棋詩

棋詩

北宋詩人黃庭堅《弈棋二首呈任公漸》中的一首云:偶無公事客休時,席上談兵較兩棋。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湘東一目誠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誰謂吾徒猶愛日,參橫月落不曾知。這首詩寫的是下圍棋,全面地描繪了下棋的情景。因為沒有公事要辦,也沒有客人來訪,就坐在席上談起了兵法——較量一下棋藝。“心似”兩句具體形象地刻畫出下棋人專心致志的神情和姿態。下棋人忘掉了世界,忘掉了自己,心好像輕盈的蛛絲,悠悠地飄揚在天空;由於苦思冥想,凝神不動,好像蛻化的蟬殼,掛在枯乾的樹枝上,全身仿佛僵化成一個無生命的軀殼。“湘東”兩句則緊扣圍棋的特點寫,如果像湘東王那樣只有一隻眼睛看不清楚,那就真的甘心就死(梁元帝蕭繹曾為湘東王,盲一目,後被西魏俘殺);棋局像天下中分,雙方各占一定的地盤,那還是可以相持下去的。四句詩把下棋人的心理、棋局的安排都寫得貼切生動。最後兩句寫下棋入迷的情景。他們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地只顧下棋,連參星橫斜、月亮西落,已是夜盡天明都不知道了。全詩都扣緊“棋”來寫,藝術技巧很高。

基本信息

歌詠象棋律詩

象棋在我國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現摘錄一些歌詠象棋的律詩,並附加我自己的一些摹寫,歡迎大家評論指正。

1:北宋理學家程顥 (公元1032-1085年),有詠象棋詩一首:

大都博弈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

車馬尚存周戰法,偏裨兼備漢宮名。

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

卻憑紋楸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閒爭。

我自己的摹寫:

螢屏嘈嘈皆韓劇,紋枰離離可用兵。

車馬馳奔無定法,士相輔弼有威名。

軍帳坐堪自重,九宮陣里煩憂輕。

飛象過河君莫笑,孤身一帥亦堪爭。

3: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進士毛伯溫有詠象棋詩一首:

兩國爭雄動戰爭,不勞金鼓便興兵。

馬行二步鴻溝渡,將守三宮細柳營。

擺陣出車當要路,隔河飛炮破重城。

幄帷士相多機變,一卒功成見太平。

我自己的摹寫:

黑雲壓城起紛爭,金鱗灼日列鏖兵。

馬踏飛鴻天塹渡,將定奇謀錦官營。

列陣運車當歧路,揮旗平炮須瞄城。

緘默士相少靈變,豎如虎敵虜平。

2: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進士劉墉有詠象棋詩一首:

隔河燦爛火荼分,局勢方圓列陣雲。

一去無還惟卒伍,深藏不出是將軍。

衝車馳突誠難御,飛炮憑陵更逸群。

士也翩翩非汗馬,也隨彼相錄忠勤。

我自己的摹寫:

星漢遙迢罡煞分,威勢塞川氣乾雲。

捨身赴難惟卒伍,視死如歸是監軍。

揮車往來城可御,屯炮葉底更超群。

士也默默謙勝馬,斜庇帥哥獻殷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