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甜菜夜蛾

棉田甜菜夜蛾

3齡前群集為害,但食量小;4齡後,食量大增,晝伏夜出,有假死性。蟲口過大時,幼蟲可互相殘殺。

基本信息

主要危害作物

棉花、甜菜、玉米、麻、煙、蔥、綠豆、大豆、甘薯、甘藍、花椰菜、白菜、蘿蔔、萵苣、番茄、青椒、茄子、馬鈴薯、黃瓜、西葫蘆、豇豆、架豆、茴香、胡蘿蔔、芹菜、菠菜、韭菜等多種蔬菜及其他植物170餘種。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8~10mm,翅展19~25mm。灰褐色,頭、胸有黑點。前翅灰褐色,基線僅前段可見雙黑紋;內橫線雙線黑色,波浪形外斜;劍紋為一黑條;環紋粉黃色,黑邊;腎紋粉黃色,中央褐色,黑邊;中橫線黑色,波浪形;外橫線雙線黑色,鋸齒形,前、後端的線間白色;亞緣線白色,鋸齒形,兩側有黑點,外側在M1處有一個較大的黑點;緣線為一列黑點,各點內側均襯白色。後翅白色,翅脈及緣線黑褐色

棉田甜菜夜蛾棉田甜菜夜蛾

卵圓球狀,白色,成塊產於葉面或葉背,8~100粒不等,排為1~3層,外面覆有雌蛾脫落的白色絨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老熟幼蟲體長約22mm。體色變化很大,由綠色、暗綠色、黃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線有或無,顏色亦各異。較明顯的特徵為:腹部氣門下線有明顯的黃白色縱帶,有時帶粉紅色,此帶的末端直達腹部末端,不彎到臀足上去(甘藍夜蛾老熟幼蟲此縱帶通到臀足上)。各節氣門後上方具一明顯的白點。此種幼蟲在田間常易與菜青蟲、甘藍夜蛾幼蟲混淆。蛹體長約10mm,黃褐色。中胸氣門顯著外突。臀棘上有剛毛2根,其腹面基部亦有2根極短的剛毛。

生物學特性及發生消長規律

山東、江蘇及陝西關中地區,一年發生4~5代,北京年發生5代,湖北5~6代,江西6~7代,江蘇、南京、河南新鄉、山東,以蛹在土室內越冬,江西南昌、湖南鳳凰以蛹越冬為主,並有少數未老熟幼蟲在雜草或土縫中越冬,冬暖時稍微取食。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全年可生長繁殖,在廣州無明顯越冬現象,終年繁殖為害,成蟲白天潛伏在草叢、土縫處隱蔽,夜間活動,最適宜的溫度20~23℃、相對濕度50~75%。有趨光性。成蟲產卵期3~5天,每雌可產100~600粒。卵期2~6天。幼蟲共5齡(少數6齡)。

幼蟲發育歷期11~39天。老熟幼蟲入土,吐絲築室化蛹,蛹發育歷期7~11天。越冬蛹發育起點溫度為10℃,有效發育積溫為220日度。甜菜夜蛾是一種間歇性大發生的害蟲,不同年份發生量差異很大。一年之中,在華北地區則以7~8月為害較重。河南棉區在棉田發生2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為第一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進入第二代,8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蟲為害盛期。

防治方法

(1)秋耕或冬耕,可消滅部分越冬蛹

(2)採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各代成蟲盛發期用楊柳枝把誘蛾,消滅成蟲,減少棉田落卵量。

(3)春季3~4月清除雜草,消滅雜草上的初齡幼蟲。

(4)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蟲。

(5)生物防治提倡噴灑每克含孢子100億以上的殺螟桿菌或青蟲菌菌粉,對水500~700倍液。

(6)掌握在卵孵化盛期於3齡前噴灑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40%乙醯甲胺磷乳油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3000~4000倍液、20%滅幼脲1號膠懸劑500~1000倍液、44%速凱乳油1000~15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油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此外還可選用20%撲蟲淨、40%辛氰乳油、20%滅多威乳油等。注意把藥噴到葉尖和幼蕾上及葉片背面。

(7)提倡施用甜菜夜蛾性外激素配製方法:配製100支誘芯時,先把0.4g的抗氧化劑2,6一Di—test—butyl一4一methylphenol(BHT)溶在0.3ml的乙醚中,完全溶解後加入100μlZ9,E12—14:Ac和10μlZ9,E12—14:OH,再加入少許乙醚,使體積成為0.5ml,最後加入0.5ml玉米油,使總體積成為lml。分裝時,每支塑膠管裝10弘l混合液,兩端封口即成。這樣平均每隻誘芯含lmlZ9,E12—14:Ac和0.1mlZ9,E12—14:OH。每667m2放置100個,防效優異。

地理分布

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