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尾新雀鯛

條尾新雀鯛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2-2.6倍。吻短而鈍圓。口中型;兩頜齒兩列,小而呈圓錐狀。眶前骨具鱗,眶下骨具鱗,下緣平滑;前鰓蓋骨後緣多少呈鋸齒。

基本信息

條尾新雀鯛條尾新雀鯛

條尾新雀鯛Neopomacentrustaeniurus

分類:鱸形目

特徵:體側扁,呈略微延長的卵圓形。口小。魚體為灰黑色,背鰭末端為黃色;凹形尾鰭中央黃色,上下葉黑且末端略微延長。

習性:棲息於1~3公尺熱帶地區的河口、紅樹林或有淡水注入的港口區,喜愛沙泥底質,是少數能適應淡水的廣鹽性雀鯛。雜食性,以藻類及浮遊動物為主。產黏著卵。

分布:印度洋菲律賓與澳洲及密克羅尼西亞海域,台灣目前僅見於大鵬灣潟湖。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0-3米
最大體長:10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2-2.6倍。吻短而鈍圓。口中型;兩頜齒兩列,小而呈圓錐狀。眶前骨具鱗,眶下骨具鱗,下緣平滑;前鰓蓋骨後緣多少呈鋸齒。體被櫛鱗;鼻部具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6-17個。鰓耙數21-23。背鰭單一,軟條部略延長而呈尖形,硬棘XII-XIII,軟條11-12;臀鰭硬棘II,軟條10-11;胸鰭鰭條17-19;尾鰭深叉形,上下葉末端延長呈絲狀。體呈褐色;鰓蓋上緣近側線處具一小黑點。背、臀鰭後半部有時為淡白至黃色,通常僅在背鰭基底末端具一個白色斑點;胸鰭透明,基底上緣具一稍大黑點;尾鰭基部暗褐色,且延伸至上下葉之外緣,中間部分則為淡白至黃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紅樹林、河口、淡水溪流的下游與有淡水流注的港灣。也可發現於純粹的淡水域,但通常是在離岸幾公里內的海水域。產卵則可能在半鹹淡水與淡水中發生。
漁業利用:小型之雀鯛,無食用價值。有人將其作觀賞魚之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