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藥用植物]

梔子[藥用植物]
梔子[藥用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藥名,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基本信息

概述

梔子梔子

梔子出自《本草圖經》:梔子,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芳,俗說即西域詹匐也。夏、秋結實如訶子狀,生青熟黃,中人深紅,九月采實暴乾。此亦有兩、三種,入藥者山梔子,方書所謂越挑也。皮薄而圓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為佳。其大而長者,乃作染色,又謂之伏屍梔子,不堪入藥用。
常綠灌木,高達2m。葉對生或3葉輪生,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14cm,寬2~7cm,全緣;托葉2片,通常連合成筒狀包圍小枝。花單生於枝端或葉腋,白色,芳香;花萼綠色,圓筒狀;花冠高腳碟狀,裂片5或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梔子入藥,除果實全體入藥外,還有果皮、種子分開用者。梔子皮(果皮)偏於達表而去肌膚之熱;梔子仁(種子)偏於走里而清內熱。生梔子走氣分而瀉火,焦梔子入血分而止血 。

主要品種

①大葉梔子:var.grandifloraNakai.,也稱大花梔子:栽培變種,葉大、花大而富濃香、重瓣,不結果。
②水梔子:植株矮小,花小、葉小,重瓣。
③雀舌梔子:又名小花梔子、雀舌花。植株矮生平臥,葉小狹長,倒披針形。花亦較小,有濃香。花重瓣。
④黃梔子:又名山梔子,為梔子花的野生種。葉稍小,花單瓣,入秋結橙紅色果實,經久不凋,且抗鹼力強,為觀花、觀果的良好樹種。
⑤卵葉梔子:var.ovalifoliaNakai.葉倒卵形,先端圓。
⑥狹葉梔子:var.angustifoliaNakai.葉狹窄,野生於香港。
⑦斑葉梔子
var.aureo-variegataNakai.葉具斑紋。
學名:Gardeniajasminoidescv.prostrata
別名:雀舌梔子、小花梔子、雀舌花
拉丁名:GardeniajasminoidesEllis
科屬:茜草科梔子屬
⑧小葉梔子:常綠灌木,植株矮小,枝條平展,葉狹長、倒披針形,對生或三葉輪生,托葉膜質鞘狀,花較小單生於葉腋或枝頂,花萼筒有棱,花冠高腳碟狀,白色、重瓣,芳香;果卵形,有6個縱向稜線。

藥品簡述

梔子梔子

藥名:梔子
漢語拼音:zhi zi
英文名:Cape Jasmine Fruit, Fruit of Cape Jasmin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別名:木丹、鮮支、卮子、 支子、越桃、山梔子、枝子、小卮子、黃雞子、 黃荑子、黃梔子、黃梔、山黃梔、山梔
歸經:心經肝經肺經胃經三焦經
科屬分類:茜草科
功效分類:清熱涼血藥
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焦梔子:涼血止血。
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未摻或調敷。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果實。
生態環境:生於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中南、西南及江蘇、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灣等地。
採收和儲藏:於10月中、下旬,當果皮由綠色轉為黃綠色時採收,除去果柄雜物,置蒸籠內微蒸或放入明礬水中微煮,取出曬乾或烘乾。亦可直接將果實曬乾或烘乾。

炮製方法

1、生梔子:篩去灰屑,揀去雜質,碾碎過篩;或剪去兩端。
2、山梔仁:取淨梔子,用剪刀從中間對剖開,剝去外皮取仁。
3、山梔皮:即生梔子剝下的外果皮。
4、炒梔子:取碾碎的梔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金黃色,取出,放涼。
5、焦梔子:取碾碎的梔子,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涼。
6、梔子炭:取碾碎的梔子,置鍋內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須存性,取出,放涼。
7、《雷公炮炙論》:凡使梔子,先去皮須了,取人,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乾,搗篩如赤金末用。

用藥禁忌

1、脾虛便溏者忌服。
2、《本草匯言》:吐血衄血,非陽火暴發者忌之。
3、《得配本草》:邪在表,虛火上升,二者禁用。

中藥化學成分

梔子梔子

果實含環烯醚萜類成分:梔子甙(gardenoside),都桷子甙(GENIPOSIDE),都桷子素龍膽雙糖甙(genipin-1-gentiobioside),山梔甙(shanzhiside),梔子酮甙(gardo-side),雞屎藤次甙甲酯(scandosidemethylester),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acid),去乙醯基車葉草甙酸(deacetylasperulosidicacid),去乙醯車葉草甙酸甲酯(methyldeacetylasperulosidate),10-乙醯基都桷子甙(10-acetylgeniposide)6〃-對香豆醯基都桷子素龍膽雙糖甙(6〃-p-coumaroylgenipingentiobio-side)。又含酸類成分:綠原酸(chlorogenicacid),3,4-二-O-咖啡醯其奎寧酸(3,-4-di-O-caffeoylquinicacid),3-O-咖啡醯基-4-O-芥子醯基奎寧酸(3-O-caffeoyl-4-O-sinapoylquinicacid),3,5-二-O-咖啡醯基-4-O-(3-羥基-3甲基)戊二醯基奎寧酸[3,5-di-O-caffeoyl-4-O-(3-hydroxy-3-methyl)glutaroylquinicacid],3,4-二咖啡醯基-5-(3-羥基-3-甲基戊二醯基)奎寧酸[3,4-dicaffeovl-5-(3-hydroxy-3-methylglutaroyl)quinicacid],藏紅花酸(cro-cetin),藏紅花素(crocin),熊果酸(ursolicacid),藏紅花素葡萄糖甙(crocinglucoside)等。還含黃酮類成分:芸香甙(rutin)以及D-甘露醇(D-mannit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膽鹼(choline),二十九烷(nonacosane),葉黃素(xanthophyll)等。果皮及種子中也含梔子甙、都桷子甙、都桷子甙酸、都桷子素龍膽雙糖甙。花含三萜成分:梔子花酸(gradenlicacid)A、B和梔子酸(gardenicacid)葉含梔子甙,都桷子甙,梔子醛(cerbinal),二氫茉莉酮酸甲酯(methyldihydrojasmonate),乙酸苄檬(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等。根莖含D-甘露醇,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豆甾醇(sing-masterol)。

藥理作用

梔子梔子

梔子對肝臟功能的影響

1、對肝臟功能的作用:用SD大白鼠分為4組;A組為對照組;B組為正常動物,用2g生藥提取物灌胃;C組為結紮總膽管,引起高膽紅素血症的動物;D組為高膽紅素血症動物,並用2g生藥的梔子提取物灌胃。實驗測定肝臟Y蛋白、Z蛋白、BSP清除率、膽紅素及有關酶的測定。
實驗結果表明:
1)梔子提取物對動物血清和肝勻漿內鹼性磷酸酶的活力並無影響。結紮總膽管引起鹼性磷酶酶活力增加將近2倍。但梔子提取物對升高了的酶活力並無作用。
2)梔子提取物對大白鼠血清和肝內乳酸脫氫酶活力的影響極小,4組動物酶活力的波動均在正常範圍之內。
3)梔子提取物對正常動物血清GOT無影響。結紮總膽管後,血清GOT增加7倍,梔子提取物可顯著降低升高了的酶達40%。肝內GOT較穩定,4組動物均無明顯改變。
4)梔子提取物對正常動物的酶活力無影響,但能使結紮總膽管動物升高了的酶活力恢復正常,可認為梔子提取物並不增加UDP一GT的活力。
5)測定肝臟二磷酸脲苷-葡萄糖脫氫酶表明,結紮總膽管可以降低酶活力,梔子提取物能增加正常動物酶活力,同時也能使降低了的酶活力升高。
6)梔子提取物能增加正常動物的Y蛋白、Z蛋白的量,但不能使由於結紮總膽管而減少的Y蛋白、Z蛋白量增加。表明梔子抗膽紅素血症作用與Y蛋白、Z蛋白關係不大。
7)動物給藥後靜脈注射BSP(2g/100g體重),測定血液中及膽汁中的BSP清除率,發現到達峰值時間均有相應的延長,表明BSP從肝內排出的過程受到阻滯。
8)梔子能降低血清膽紅素含量,但與葡萄糖醛醯轉移酶無關。因此可以認為梔子提取物對肝細胞無毒性作用,梔子提取物可降低動物血清膽紅素水平,但其退黃機制較為複雜,它不增加UDP-GT的活力,也不增加肝內的Y蛋白和之蛋白,也不像茵陳蒿那樣,增加膽汁的分沁量。。

梔子梔子

2、肝臟的保護作用:
1)ICR大鼠預先(24或48小時以前)給於梔子提取物,可防止因半乳糖胺引起的暴發性肝炎。
2)實驗大鼠給於異硫氰酸a-萘酯50mg/kg,可使大鼠血清膽紅素和血清鹼性磷酸酯酶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如每日給於梔子粗提物(1.5g/kg,口服,3天)可使因異硫氰酸a-萘酯中毒大鼠的血清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鹼性磷酸酶下降。梔子中提取的成分梔子甙同樣有此作用。
3)對肝臟的影響:大鼠灌胃藏紅花素50mg/kg8天對肝臟功能無影響,但可引起急性肝臟變色。如服用高劑量100mg/kg2周則可引起肝損害和黑變,但低劑量10mg/kg40天並不產生上述情況,上述的肝損害和黑變是完全可逆的。因此藏紅花素即使很高劑量對大鼠肝臟的毒性極小,在人服用時不可能達到如此高的劑量,所以藏紅花素作為食品著色劑是十分安全的。

對膽汁分泌的影響

大鼠、兔實驗證明,梔子具利膽作用。其醇提物和梔子甙、藏紅花素等均能使膽汁分泌量增加。大鼠口服、靜脈注射或十二指腸內給於梔子甙25mg/kg引起膽汁分泌增加,以十二指腸內給藥最為顯著,幾與去氫膽酸鈉的效價相當。

對胃液分泌及胃腸運動的影響

十二指腸給予梔子甙25mg/kg,能使幽門結紮大鼠胃液分泌減少,總酸度下降,pH值升高,作用相當於硫酸阿托品的1/5-1/10。靜脈注射梔子甙和其甙元(Genipin),劑量分別為100mg/kg與25mg/kg,能抑制大鼠自發性胃蠕動和匹羅卡品(Pilocarpine)誘發的胃收縮,但作用短暫。低濃度(1:25,000)梔子醇提取物能興奮大鼠、兔小腸運動,高濃度(1:1,000)則抑制。小鼠和豚鼠離體迴腸試驗表明梔子甙有較弱的抗乙醯膽鹼和抗組胺作用。

促進胰腺分泌作用

楊稚珍等用膽胰插管研究梔子及其不同提取物對大鼠膽胰流量及胰酶活性的影響,結果顯示,梔子及其幾種提取物有明顯的利胰、利膽及降胰酶效應。京尼平甙有最顯著的降低胰澱粉酶作用,而其酶解產物京尼平的增加胰膽流量作用最強,持續時間較短。裴德愷的研究認為梔子促進胰腺分泌作用可能與保持胰細胞膜的結構、功能直接有關,從而從細胞水平上論證了梔子治療胰腺炎的藥效基礎。初步觀察亦發現梔子有使膜脂的過氧化產物減少作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梔子醇提取物(梔子果實粉碎後以乙醇滲漉,滲漉液在50℃減壓濃縮去醇,製成300%濃縮液)5.69g/kg,能減少小鼠自發活動(踏板法),與對照組相比較P<0.01,且與環己比妥鈉(靜脈注射,50mg/kg)有協同作用,能延長睡眠時間近12倍。但如用藥組小鼠灌胃35g/kg梔子醇滲漉液,然後分別在1、2、3小時,靜脈注射環己烯巴比妥鈉50mg/kg,記錄翻正反射消失時間,結果只有於2小時給藥的梔子組能顯著延長環己烯巴比妥鈉睡眠時間(P<0.05)。但梔子對苯丙胺誘發活動無對抗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梔子醇提物5.69g/kg,體溫可平均降低3℃,大鼠腹腔注射200mg/kg體溫下降可持續7小時以上。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梔子煎劑和醇提物對麻醉或不麻醉貓、兔、大鼠,不論口服,腹腔注射或靜脈注射給藥均有降壓作用,其降壓作用對腎上腺素升壓作用及阻斷頸動脈血流的加壓反射均元影響。也沒有加強乙醯膽鹼的降壓作用。給予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對梔子的降血壓作用無影響。其降壓作用不是由於釋放組胺所引起。靜脈注射普魯卡因也不改變梔子的降血壓效果,說明其降血壓作用與傳入神經纖維無關。對神經節無阻斷作用。當切斷兩側迷走神經後,梔子的降血壓作用顯著減弱或完全消失,阿托品也可取消其降血壓作用。故認為梔子的降血壓作用部位在中樞,梔子降血壓效應主要是加強了延腦副交感中樞緊張度所致。亦有報導梔子對外周阻力影響不大,離體鼠心灌流實驗表明,梔子提取物能降低心肌收縮力。麻醉犬、鼠靜脈注射梔子提取物500mg/kg引起的血壓下降是由於心收縮容積及心輸出量下降。Im藏紅花酸(藏紅花素的水解產物)0.01mg/kg,能減少餵飼膽固醇兔動脈硬化的發生率。大鼠靜脈注射大劑量1g/kg的梔子甲醇提取物時,心電圖可呈現心肌損傷及房室傳導阻滯。但麻醉兔靜脈注射梔子甙30mg/kg,對血壓、心率和乙電圖都無明顯影響。梔子果實的熱水提取物能刺激體外培養牛主動脈內皮細胞的增殖,從而使血管內膜得以修復。

梔子梔子

抑菌作用

梔子煎劑對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多種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致瀉作用

去乙醯車葉草甙酸甲酯有瀉下作用,小鼠的半數有效量為0.53g/kg,服用6小時後開始腹瀉。羥異梔子甙亦有導瀉作用,小鼠口服的半數有效量為1.2g/kg,服後3小時開始作用。梔子甙的導瀉作用半數有效量為300mg/kg,服藥後3小時起作用。梔子甙酸的導瀉作用半數有效量>800mg/kg。

鎮痛作用

梔子甙及其水解產物京尼平對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運動有抑制作用。

抗炎及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作用

梔子以乙醇回流提取,在40℃以下減壓濃縮至粘稠膏狀(G1);將乙醇回流提取後的藥渣,用水滲漉,滲漉液水浴蒸乾(G2);將G1部分以甲醇溶解加硅藻土拌勻,以不同有機溶劑洗脫,分別回收溶劑得石油醚部分(G3),氯仿部分(G4),乙酸乙酯部分(G5),甲醇部分(G6)。
然後以梔子甙(C-A),氫化可的鬆軟膏(H-U),氫化可的松注射劑(H-I),外傷止痛膏(H-E)作為對照。觀察梔子各分離部位對軟組織損傷動物模型的治療作用和抗炎作用。結果如下:
1、梔子各分離部分對軟組織損傷模型的治療作用:
1)梔子對小鼠軟組織損傷模型的實驗治療:小鼠由特製的軟組織打擊器製成模型,然後分別塗藥,每日1次,連續4次,5天后處死,按外表觀察,分5組評分,同時進行組織切片觀察,分4級評分。梔子中G2、G3、G4對小鼠軟組織損傷無治療作用,G5和G6具較好的治療作用。經4次敷藥,從外表觀察已基本治癒,無出血、瘀血灶。組織學觀察,只見輕度肌纖維腫脹及少量點狀出血灶,而外傷止痛膏對軟組織損傷無明顯治療作用。
梔子梔子
2)G5、G6對家兔軟組織損傷的實驗治療方法與1類似。實驗表明,G5、G6對家兔軟組織損傷同樣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敷藥1小時後,家兔恢復正常活動,出血、瘀血灶明顯好轉。敷藥4天后,外表已無明顯的出血和瘀血灶。5天后處死動物組織學觀察,見肌纖維輕度腫脹,部分組織內有點狀出血和瘀血灶。實驗進一步證明外傷止痛膏對出血和瘀血性組織損傷無明顯效果。
2、梔子各分離部位的抗炎作用:
1).對小鼠急性耳腫脹的作用:
梔子G1、G5、G6對二甲苯致小鼠耳殼腫脹均有明顯作用,抑制率分別達42.1%、62.4%、69.0%。與氫化可的鬆軟膏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2)梔子G5、G6對甲醛致大鼠亞急性足跖腫脹的作用:
梔子G5、G6部分對甲醛致大鼠亞急性足跖腫脹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塗藥後24小時,G5、G6對足跖腫脹的抑制率分別達28.7%、46.3%,塗藥後48小時更為明顯,達47.4%、53.5%。
3)C-A對小鼠急性耳腫脹的作用:
桅子C-A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以及巴豆油致小鼠耳腫脹均有明顯的作用(P<0.01),抑制率分別達65.0%、77.3%。
4)梔子甙(A)對幼鼠器官重量的影響:腹腔注射200mg/kg的梔子甙(A)對幼鼠免疫器官無影響,同時對WBC計數也無影響,而氫化可的松對胸腺、脾臟均有萎縮作用。

藥(毒)理學

梔子梔子
梔子醇滲漉濃縮液(300%)1次給藥,腹腔注射和灌胃小鼠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7.1g/kg和107.48/kg。梔子甙(Geniposide)和梔子水提物對小鼠的急性毒性很低,前者口服、腹腔注射、靜脈注射給藥的半數致死量為3g/kg。水提物腹腔注射給藥的半數致死量為5g/kg。京尼平(Genipin)l次給藥觀察72小時,其口服、腹腔注射、靜脈注射對小鼠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237、190與153mg/kg。梔子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為107.4g/kg,腹腔注射為27.45g/kg。梔子乙醇提取物10g/kg灌胃,連續4天,使小鼠環己烯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延長,肝臟呈灰綠色,乙醇提取物4g/kg或去羥梔子甙250mg/kg灌胃,連續4天,可使大鼠肝微粒體P-450含量和對硝基苯甲醚脫甲基酶活性降低,肝呈灰綠色。梔子骨髓微核試驗、Ames試驗和睪丸染色體畸變試驗表明,梔子無致突變,致畸效應。

套用配伍

梔子梔子
1、熱病心煩。本品苦寒清降,能清瀉三焦火邪、瀉心火而除煩,為治熱病心煩、躁擾不寧之要藥,可與淡豆豉同用,如梔子豉湯(《傷寒論》);若配黃芩、黃連、黃柏等,可用治熱病火毒熾盛,三焦俱熱而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者,如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
2、濕熱黃疸。本品有清利下焦肝膽濕熱之功效,可用治肝膽濕熱鬱蒸之黃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陳、大黃等藥用,如茵陳蒿湯(《傷寒論》),或配黃柏用,如梔子柏皮湯(《金匱要略》)。
3、血淋澀痛。本品善清利下焦濕熱而通淋,清熱涼血以止血,故可治血淋澀痛或熱淋證,常配木通、車前子、滑石等藥用,如八正散(《和劑局方》)。
4、血熱吐衄。本品功能清熱涼血,可用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證,常配白茅根、大黃、側柏葉等藥用,如十灰散(《十藥神書》);本品若配黃芩、黃連、黃柏用,可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
5、目赤腫痛。本品清瀉三焦熱邪,可治肝膽火熱上攻之目赤腫痛,常配大黃用,如梔子湯(《聖濟總錄》)。
6、火毒瘡瘍。本品功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可用治火毒瘡瘍、紅腫熱痛者,常配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腫,如縮毒散(《普濟方》)。
7、焦梔子功專涼血止血,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常用選方

梔子梔子
1、治傷寒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腦:梔子十四個(剖),香豉四合(綿裹)。上二昧,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傷寒論》梔子豉湯)
2、治傷寒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剖),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傷寒論》枳實梔子豉湯)
3、治傷寒身黃髮熱:肥梔子十五個(剖),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梔子半,去滓,分溫再服。(《傷寒論》梔子柏皮湯)
4、治濕熱黃疸:山梔四錢,雞骨草、田基黃各一兩。水煎,日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5、治尿淋,血淋,鮮梔子二兩,冰糖一兩。煎服。(《閩東本草》)
6、治小便不通:梔子仁二七枚,鹽花少許,獨顆蒜一枚。上搗爛,攤紙花上貼臍,或塗陰囊上,良久即通。(《普濟方》)
7、治急性胃腸炎,腹痛,上吐下瀉:山梔三錢,盤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錢,青木香二錢。上藥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錢。水煎,分二次服。(《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8、治口瘡、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兩,山梔子、黃柏各一兩,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兩沸,含之。(《普濟方》梔子湯)
9、治目赤:取山梔七枚,鑽透,入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黃末三錢匕,攪勻,食後鏇鏇溫服。(《聖濟總錄》梔子湯)
10、治胃脘火痛,大山梔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盞,煎七分,入生薑汁飲之。(《丹溪纂要》)
11、治鼻中衄血:山梔子燒灰吹之。(《簡易方論》)
12、治肺風鼻赤酒:老山梔為末,黃蠟等分溶和。為丸彈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
13、治赤白痢並血痢:山梔子仁四七枚。銼,以漿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溫二服。(《聖濟總錄》梔子仁湯)
14、治熱水腫:山梔子五錢,木香一錢半,白朮二錢半。細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15、治婦人子腫濕多:炒山梔子一合。為末,米飲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16、治折傷腫痛:梔子、白面同搗,塗之。(《瀕湖集簡方》)
17、治火丹毒:梔子,搗和水調敷之。(《梅師集驗方》)
18、治火瘡未起:梔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為佳。(《千金方》)
19、治瘡瘍腫痛:山梔、蒲公英、銀花各四錢。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銀花藤適量,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20、治燒傷:梔子末和雞子清濃掃之。(《救急方》)。

文獻論述

梔子梔子
1、《本草衍義》:仲景治(傷寒)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NONG,梔子豉湯治之。虛故不用大黃,有寒毒故也。梔子雖寒無毒,治胃中熱氣,既亡血、亡津液,腑臟無潤養,內生虛熱,非此物不可去。又治心經留熱,小便赤澀,用去皮山梔子、火煨大黃、連翹、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錢服,無不利也。
2、《丹溪心法》:山梔子仁,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人所不知。亦治痞塊中火邪。大凡心隔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吃寒物而得病者,於初得之時,當與溫散或溫利之藥。若曰病得之稍久則成郁,久郁則蒸熱,熱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備言之矣,若欲行溫散溫利,寧無助火添病耶! 古方中多以山梔子為熱藥之嚮導,則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復而病安。
3、《湯液本草》:或用梔子利小便,實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氣清而化,膀胱為津液之府,小便得此氣化而出也。梔子豉湯治煩躁,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氣主肺,血主腎,故用梔子以治肺煩,用香豉以治腎躁。躁者,懊NONG不得眠也。
4、《本草經疏》:梔子,清少陰之熱,則五內邪氣自去,胃中熱氣亦除。面赤酒皰皶鼻者,肺熱之候也,肺主清肅,酒熱客之,即見是證,於開竅之所延及於面也,肺得苦寒之氣,則酒熱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其主赤白癩瘡瘍者,即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之謂。療目赤熱痛,及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者,總除心、肺二經之火熱也。此藥味苦氣寒,瀉一切有餘之火,故能主如上諸證。梔子稟至苦大寒之氣,苦寒損胃而傷血,凡脾胃虛弱者忌之,血虛發熱者忌之。性能瀉有餘之火,心肺無邪熱者不宜用;小便不通,由於膀胱虛無氣以化,而非熱結小腸者不宜用;瘡瘍因氣血虛,不能收斂,則為久冷敗瘡,非溫暖補益之劑則不愈,此所謂既潰之後,一毫寒藥不可用是也。世人又以治諸血證,不知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瘀血凝結於中,則反致寒熱,或發熱勞嗽,飲食減少,為難療之病,凡治吐血法,當以順氣為先,蓋血隨氣而行,氣降則火降,火降則血自歸經。不求其止而止矣。此治療之要按,不可違也。
5、《本草正》:梔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陳除濕熱疸黃,加豆豉除心火煩躁,加厚補、枳實可除煩滿,加生薑、陳皮可除嘔噦,同元胡破熱滯瘀血腹痛。
6、《本草通玄》:仲景多用梔子茵陳,取其利小便而蠲濕熱也。古方治心痛,每用梔子,此為火氣上逆,不得下降者設也。(若)泥丹溪之說,不分寒熱,通用梔子,屬寒者何以堪之。
7、《本草崇原》:言梔子生用則吐,炒黑則不吐,且以梔子豉湯為吐劑,愚每用生梔子及梔子豉湯,並未曾吐。
8、《得配本草》:“山梔,得滑石治血淋溺閉,得良姜治寒熱腹痛,得柏皮治身熱發黃,配連翹治心經留熱(心熱則赤淋),佐柴胡、白芍治肝膽鬱火,使生地、丹皮治吐衄不止。上焦、中焦連殼,下焦去殼,洗去黃漿炒用,瀉火生用,止血炒黑,內熱用仁,表熱用皮,淋症童便炒,退虛火鹽水炒,劫心胃火痛薑汁炒,熱痛烏藥拌炒,清胃血蒲黃炒。山梔、丹皮、白芍、龍膽,皆瀉肝家之火,其中卻自有別,蓋肝喜散,遏之則勁,宜用梔子以清其氣,氣清火亦清,肝得辛為補,丹皮之李,從其性以醒之,是即為補,肝受補,氣展而火亦平,肝氣過散,宜白芍制之,平其性即所以瀉其火,使之不得自逞,火盛肝氣必實,龍膽苦以泄其氣,寒以制其火,故非實,膽草不用,如不審其究竟而混投之,是伐其生生之氣,即使火氣悉除,而人已憊矣。
梔子梔子
9、《本草思辨錄》:梔子,其治在者多,在肺者少。苦寒滌熱,而所滌為瘀郁之熱,非浮散之熱,亦非堅結之熱。能解郁不能攻堅,亦不能平逆,故陽明之腹滿有燥屎,肺病之表熱咳逆,皆非其所司。獨取其秉肅降之氣以敷條達之用,善治心煩與黃疸耳。心煩或懊或結痛,黃疸或寒熱不食或腹滿便赤,皆郁也。心煩心下濡者為虛,胸中窒者為實。實與虛皆汗吐下後余邪留踞,皆宜吐去其邪。梔子解郁而性終下行,何以能吐?協以香豉,則一升一降,邪不田受則吐。黃疸之瘀熱在表,其本在胃,梔子入胃滌熱下行,更以走表利便之茵陳輔之,則瘀消熱解而疸以愈。然則振子於肺無與乎仲聖云: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肺與大腸相表里,服據於則益其大腸之寒,此可為秉金氣之一證。至治肝則古方不可勝舉,總不離乎解鬱火。凡肝鬱則火生,膽火外揚,肝火內優,梔子解鬱火,故不治膽而治肝,古方如瀉青丸、涼肝湯、越鞠丸、加味逍遙散之用梔子皆是。涼膈散有梔子,以治心也。瀉黃散有梔子,以治胃也。而瀉白散不遴入,則以肺中氣熱而不涉血者,梔子不與也。《本經》主胃中熱氣,朱丹溪謂最清胃脘之血,究梔子之治,氣血皆有而血分為多,然不能逐瘀血與丹皮、桃仁分功;其解血中之鬱熱,只在上中焦而不在下焦;亦不入足太陽與手、足少陽;不入足太陽,故不利小便。茵陳蒿湯所以必先煮茵陳,許學士之治酒皶鼻,朱丹溪之治熱厥心痛,《集簡方》之敷折傷腫痛,皆屬血中鬱熱。其餘之治,悉可類推。

生藥材鑑定

梔子梔子
性狀鑑定
果實倒卵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4-3.5cm,直徑0.8-1.8cm。表面紅棕色或紅黃色,微有光澤,有翅狀縱棱6-8條,每二翅棱間有縱脈1條,先端有暗黃綠色殘存宿萼,先端有6-8條長形裂片,裂片長1-2.5cm,寬2-3mm,多碎斷,果實基部收縮成果柄狀,末端有圓形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內表面鮮黃色或紅黃色。有光澤,具隆起的假隔膜2-3條。折斷面鮮黃色,種子多數,扁橢圓形或扁矩圓形,聚成球狀團塊,棕紅色,表面有細而密的凹入小點;胚乳角質;胚長形,具心形子葉2片。氣微,味微酸苦。以皮薄、飽滿、色紅黃者為佳。
顯微鑑別
果實中部橫切面:圓形,縱棱處顯著凸起。外果皮為1列長方形細胞民,外壁增厚並被角質層;中果皮外側有2-4列厚角細胞,向內為薄壁細胞,含黃色色素,少數較韌型維管束稀疏分布,較大的維管束四周具木化的纖維束,並有石細胞夾雜其間;內果皮為2-3列石細胞,近方形,長方形或多角形,壁厚,孔溝清晰,有的胞腔內可見草酸鈣方晶,偶有含簇晶的薄壁細胞鑲嵌其中。種子橫切面,扁圓形,一側略凸,外種皮為1列石細胞,近方形,內壁及側壁顯著增厚,胞腔含棕紅色或黃色色素,內種皮為頹廢薄壁細胞。胚乳細胞多角形,中央為2枚扁平的子葉,細胞內均充滿糊粉粒。
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2g,加水5ml,置水浴中加熱3min,濾過。取濾液5滴,置瓷蒸發皿中,烘乾後,加硫酸1滴,即顯藍綠色,迅速變為黑褐色,繼轉為紫褐色。(檢查藏紅花素)
(2)本品1%熱水浸出液,濾過。取濾液10ml,置有塞量簡中,加乙醚5ml,振搖,水層呈鮮黃色,醚液無色。(檢查藏紅花素)
商品規格
按梔子果實成熟的程度分為一、二等。
一等:果實長圓形或橢圓形,飽滿。表面橙紅色、紅黃色、淡紅色、淡黃色,具縱棱,頂端有宿存萼片。皮薄,革質。略有光澤。破開後種子聚集成團狀。氣微味微酸而苦。
二等:較瘦小。表面橙黃色、暗棕色或帶青色,間有怪形果或破碎,余同一等。

偽品鑑定

真品梔子
外觀呈橢圓形或長卵形,長約1.5~3.5厘米,直徑1~1.5厘米,表面有翅狀縱棱5~8條,頂端宿萼殘存,有非腺毛,多碎斷,果皮薄而脆;聞之氣微,口嘗味微酸而苦。用乙醇溶液進行螢光測試,真品測試呈藍色。
偽品水梔子
外觀為長圓形,長3~7厘米,個兒比真品大,表面有翅棱6條,較凸出,且多卷折,頂端宿萼較大,無非腺毛,果皮較厚;口嘗鼻聞與真品相似,但用乙醇溶液進行螢光測試不顯藍色。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梔子的水及醇提取液有明顯的利膽作用,對許蘭氏黃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等多種真菌有抑制作用;製成流浸膏有鎮靜、降壓作用;所含的去羥梔子苷有瀉下作用;製成油膏可加速軟組織的癒合,而偽品水梔子雖與真品為同科植物,但不具有這些功效,故不可代替梔子使用。

用植物栽培

1、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疏鬆而較濕潤的砂質壤土或粘質壤土為佳。
2、整地: 育苗地,先深耕33cm左右,除去石礫及草根,再行造畦,畦高17cm,寬1.3m。打碎土塊,耙平,每畝施基肥2000kg。然後按行距27cm,挖寬7cm、深3cm的橫溝,以待播種。
3、種植:
1)種子繁殖: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以春播為好。在2月上旬至2月下旬(立春至雨水)。選取飽滿、色深紅的果實,挖出種子,於水中搓散,撈取下沉的種子,晾去水份;隨即與細土或草木灰拌勻,條播於畦溝內,蓋以細土,再覆蓋稻草;發芽後除去稻草,經常除草,如苗過密,應陸續勻苗,保持株距10-13cm。幼苗培育1-2年,高30餘厘米,即可定植。
2)扦插繁殖:扦插期秋季9月下旬至1O月下旬,春季2月中下旬。剪取生長2-3年的枝條,擯節剪成長17-20cm的插穗。插時稍微傾斜,上端留一節露出地面。約一年後即可移植。
3)定植:2-3月間定植,按株距1.2-2m,作好直徑50cm,深30cm的穴,並用堆肥10kg與細土拌勻作基肥。每穴栽苗1株。
4、田間管理:幼苗期須經常除草、澆水,保持苗床濕潤,施肥以淡人糞尿為佳。定植後,在初春與夏季各除草、鬆土、施肥1次,並適當壅土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