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氏偽古文尚書

梅氏偽古文尚書是東晉元帝時期的豫章內史——“梅頤”(一作“梅頤”﹑“枚頤”),獻孔安國作傳的《古文尚書》五十九篇。

簡介

“梅氏”指的是東晉元帝時期的豫章內史——“梅頤”(一作“梅頤”﹑“枚頤”),獻孔安國作傳的《古文尚書》五十九篇。唐孔穎達作《尚書註疏》即以此為底本。自宋吳棫朱熹以來已懷疑其為偽造,至清閻若璩惠棟更詳予考訂,遂成定論。後即稱此偽造的孔安國《尚書傳》為“偽孔傳”,以明非真出於孔安國之手。亦省稱“偽孔”﹑“偽傳”,又叫“梅氏偽古文尚書”。
《尚書》今文、古文之別,其先由於文字之不同。今文者,伏生所傳,用隸書,漢世所通行,故當時稱為今文。古文者,孔安國所傳,孔子壁中書,用蝌蚪文,漢世已不通行,故稱為古文。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獻《古文尚書》及孔安國《書傳》,一時學者益信其說,遂以為真孔壁書行於世。此書比伏生多二十五篇,又析伏生書為三十三篇,並序共五十九篇。宋吳棫、朱熹皆疑其偽,清初閻若璩撰《古文尚書疏證》一書,專辨東晉晚出之《古文尚書》及孔安國傳皆偽造,而其讞乃定。嗣是辨之者數十家,人人皆稱“偽古文”、“偽孔傳”矣。
梅頤所獻《古文尚書》,也包括伏生的今文二十九篇,並非全為偽作.據陳夢家先生考證,偽孔傳當作於第四世紀的東晉,出於江左,為南人之學.故偽孔傳雖然已被證明並非西漢時期的孔安國所撰,但其為伏生所獻今文<尚書>二十九篇所做之傳,因兩漢學者所做註解均已散失,結果我們現在也就只能讀讀梅氏偽造的《尚書》了但是,梅氏本中也不是全是偽造,歷代的學者都對他進行了考證,偽造的篇目也是確定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