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昌勝

梅昌勝

梅昌勝,1959年出生,教授,湖北省舞蹈家協會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民間舞的編創與教學工作,大型民族舞劇《荷花賦》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創作舞蹈《碟子的心聲》、《快板勁舞—特快專遞》分獲全國“群星獎”舞蹈比賽“金獎”、“銀獎”。 2012年9月25日,在湖北省文聯第九次文代會上當選湖北省文聯副主席。他擅長挖掘本土文化素材,彰顯湖北特色、中國氣派。1997年,編導的大型民族舞劇《荷花賦》,榮獲“文華新劇目獎”、“文華編導獎”。2001年,受邀擔任中央電視台元宵晚會總導演。2002年、2003年擔任央視“春晚”特約舞蹈總監。2007年,擔任“八藝節”開幕式總導演,執導的音樂劇《大三峽》榮獲“文華劇目獎”。2008年,編導的《秭歸花鼓舞》代表湖北參加北京奧運會。2010年“九藝節”上,執導的大型舞劇《王昭君》榮獲“文華獎特別大獎”。

基本信息

簡介

梅昌勝,教授,湖北省舞蹈家協會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民間舞的編創與教學工作,大型民族舞劇《荷花賦》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創作舞蹈《碟子的心聲》、《快板勁舞—特快專遞》分獲全國“群星獎”舞蹈比賽“金獎”、“銀獎”。

梅昌勝 梅昌勝

2012年9月25日,在湖北省文聯第九次文代會上當選湖北省文聯副主席。他擅長挖掘本土文化素材,彰顯湖北特色、中國氣派。1997年,編導的大型民族舞劇《荷花賦》,榮獲“文華新劇目獎”、“文華編導獎”。2001年,受邀擔任中央電視台元宵晚會總導演。2002年、2003年擔任央視“春晚”特約舞蹈總監。2007年,擔任“八藝節”開幕式總導演,執導的音樂劇《大三峽》榮獲“文華劇目獎”。2008年,編導的《秭歸花鼓舞》代表湖北參加北京奧運會。2010年“九藝節”上,執導的大型舞劇《王昭君》榮獲“文華獎特別大獎”。

藝術之路

1972年,12歲的梅昌勝還是紅陽中學(現漢口利濟路中學)的一名國中生。一天,一位“不明身份”的老師要求同學們從籃球架下縱身跳起,測試能否觸摸到吊在上方的球。

十幾個孩子中,只有梅昌勝如蜻蜓點水般地起跳、摸球、著地。第二天,他便接到通知到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報到。

當時,“男孩跳舞是一件特別醜的事”,調皮貪玩的梅昌勝不願意去,身為幹部的父親斬釘截鐵地命令:“去!要服從黨和國家的安排。”

梅昌勝“被迫”到了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就讀。經過5年的專業學習,他慢慢走上了舞蹈之路。

畢業後,梅昌勝留校任教。“舞蹈藝術,只有在舞台上才能閃光。”他更熱衷於當舞蹈演員。

1979年,海軍東海艦隊文工團招聘,梅昌勝以極高的天賦和紮實的基本功入選,如願以償成為一名專業的舞蹈演員。“那幾年對我磨練特別大,承擔了多部舞蹈的主演,表演技藝突飛猛進。”

正當梅昌勝舞蹈事業蓬勃發展之際,一次意外受傷幾乎粉碎了他的舞蹈夢。

在寧波演出中,梅昌勝的右腳跟腱不小心折斷。幸好手術成功,但醫生宣判“從此無法再跳舞了。”

梅昌勝沒有向命運屈服,他模仿古人“懸樑刺股”,每晚睡覺前,將右腳後跟綁起高高懸掛在床架上方,起到拉長跟腱的效果。一年後,跟腱奇蹟般地康復了。

梅昌勝急切想要回到心愛的舞台。團長擔心他的身體,可又無人挑得起重擔。梅昌勝主動請纓在一次重大演出中表演雙人舞《弓舞》。

救護車在門外等候,梅昌勝在室內舞蹈。當幾個連番跟斗後穩穩落在舞台中心的瞬間,梅昌勝竊喜:“我終於征服了命運。”

繁忙的工作之餘,梅昌勝報考了復旦大學語言文學自修班。“每周末從寧波坐8個小時的火車到上海,上一整天課後,連夜返回。”如此3年,風雨無阻。

可是命運繼續挑戰他,1984年,東海艦隊文工團解散,他輾轉調到武漢軍區勝利文工團。沒過兩年,勝利文工團再次面臨解散。

梅昌勝乾脆藉機回到母校武漢音樂學院進修,學習音樂作曲、配器。

有了舞蹈、文學、音樂三方面知識儲備的梅昌勝,開始了編導之路。

首部作品即招來爭議,“亂七八糟”,“有創意,只是操作手法上需改進。”

梅昌勝在否定與鼓勵中尋找自我,憑著執著的追求和驚人的毅力,終於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世界。

1990年亞運會上,梅昌勝等編導的大型樂舞《火鳳凰》,獲極大成功。

1997年,以戲曲大師陳伯華為原型,梅昌勝編導大型舞劇《荷花賦》,首次將中國戲曲舞蹈、民間舞蹈、芭蕾舞蹈融合,榮獲“文華編導獎”。

中央電視台邀請他擔任2001年元宵晚會總導演,2002年、2003年連續兩屆出任央視“春晚”特約舞蹈總監。

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在武漢隆重舉行。梅昌勝擔任開幕式總導演,晚會精彩紛呈,大氣華美,彰顯湖北特色、中國氣派,獲得一致好評。同年,其執導的音樂劇《大三峽》,榮獲“文華劇目獎”。“九藝節”上,再次收穫“文華大獎特別獎”。梅昌勝和創作團隊首次以舞劇形式演繹了“昭君出塞”的動人故事。

北京奧運會上,由梅昌勝編創的舞蹈《秭歸花鼓舞》,成為開幕式前表演時間最長的節目。

在諸多國際大型活動中也有梅昌勝的身影。1995年,“國際民間藝術節”在加拿大舉行,組委會邀請梅昌勝任開幕式總導演。1997年,他再次執導該藝術節在巴西的開幕式。

他多次受邀到美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演出、訪問、授課。“舞蹈,也是團隊的藝術。”身為省歌劇舞劇院院長的梅昌勝也將這一藝術理念引入到管理工作中。他精心將人員合理分配,成立並掛牌了湖北省交響樂團、歌劇團、舞劇團、編鐘國樂團、現代舞團,各個分團有所側重、合理運轉。

他率領團隊與美國猶他州南猶他大學合作,聯合推出大型舞劇《海倫之夢》,以“中美友好使者”海倫·斯諾為原型,打造出傳記式舞蹈史詩,以藝術促進中美文化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