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塞爾坑化石遺址

擁有超過四萬件出土物的梅塞爾化石坑(Grube Messel)是世界上出土物最豐富的化石遺址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出土哺乳動物化石最多的遺址之一,它深刻而生動地記錄了地球某一歷史時期劇烈的生態變化。

簡介

梅塞爾化石坑梅塞爾化石坑

梅塞爾化石坑(Grube Messel)是世界上出土物最豐富的化石遺址之一,大約109種植物屬、8種魚類、31類爬行動物、5類兩棲動物和超過50種鳥類和30類無脊椎動物(尤其是昆蟲)的化石揭示了進化與生命的奇蹟。

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都會被這個獨特的地方所吸引。在經過培訓的學者指引下,參觀者可以了解有關過去世界以及形狀與顏色美學的知識。學者以直觀的視覺方式生動地再現火山和火山口湖周圍的雨林世界。梅塞爾化石坑出土的這些引起轟動的化石包括完整的骨骼化石,由於它們保存相當完好,可使人們了解早期生物解剖結構和生活方式的真實圖景。哺乳動物化石十分吸引人們的注意,尤其是原始小馬的殘骸。迄今為止,已挖掘出三十多具完整的始祖馬骨骼。保存下來的胃部殘留物和軟組織可以讓人們了解這種生物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梅塞爾化石坑被認為是人們了解第三紀生物的一扇獨一無二的窗戶,其出土化石物種極為豐富。這些化石出土物使人們看到恐龍滅絕大約1300萬年後的生物演化。每一個想去尋找歷史、尋找那些早已不復存在的眾多物種足跡的人,都會被這些動植物的祖先所吸引。

特色

麥塞爾達爾文猴麥塞爾達爾文猴

在梅塞爾坑(Grube Messel)是歐洲最好的始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地點,但是靈長類的化石較少,目前一共只發現了八個靈長類的化石,而我們描述了四千七百萬年前的中始新世早期的梅塞爾組(Messel Formation)一個新的假熊猴科(Notharctidae)原兔猴亞科(Cercamoniinae)的靈長類動物——麥塞爾達爾文猴(Darwinius masillae n.gen. n.sp.),屬名紀念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誕辰200周年。

麥塞爾達爾文猴的正型標本是PMO 214.214和WDC-MG-210,暱稱“艾達(Ida)”;保存了大約95%,僅缺失左後腿,連消化道中的食物果實和樹葉都被保存了下來。麥塞爾達爾文猴正型標本的頭骨里尚未完全替換的牙齒顯示,它是一個不到一歲就死亡了的雌性。推測麥塞爾達爾文猴成年後體重可以達到650到900克,它應該是敏捷的廣義樹棲性動物,生活在麥塞爾的森林裡。
麥塞爾達爾文猴是目前發現的最完整的靈長類化石,包括骨骼、身體、消化道和食物。對這些特點的研究允許古生物學家重建它的生活史、運動和飲食,未來對始新世個漸新世的靈長類的研究都將受益於麥塞爾達爾文猴保存的信息。對種系發生的研究的特別重要,缺乏彎爪和梳型齒顯示出麥塞爾達爾文猴不是化石狐猴,但是屬於一個更大的靈長類類群——兔猴超科(Adapoidea),是早期簡鼻多樣化的代表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