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恩

梁巧恩

梁巧恩是銷售茉莉龍井茶第一人。

基本信息

人物故事

比賽現場

廣西南寧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茶藝師比賽現場,陣陣茗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伴著輕鬆舒緩的音樂,茶藝師們一邊表演精彩的茶藝,一邊細細解說著茶藝和其中蘊含的茶文化。

梁巧恩表演的荷花龍井,在盛滿水的玻璃缸里漂浮著幾朵含苞待放的新鮮荷花,尤其特別的是,整套茶具都以荷花為點綴,在清新淡雅中展示了大佛龍井茶,受到專家們的好評。梁巧恩說,每個茶具上的荷花圖案都是自己製作的,通過荷花映襯家鄉的大佛龍井,同時讓更多的專家和茶商認知自己正在開發的新產品“荷花龍井”。

巧抓機遇做深茶文化

梁巧恩在南寧的真正出名不是在茶藝表演上,而是“大佛龍井”落戶橫縣西南茶城,成為銷售龍井茶第一人。她緣結茶城從商還得從2005年說起,那時她在北京,這年10月隨旅遊團到廣西旅遊,在游西南茶城時,她走遍了整個茶市,發現這么大的一個市場沒有一家銷售龍井茶的店鋪,這位來自茶鄉的姑娘頓感潛在的商機。

她說乾就乾,通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研,在縣名茶協會的支持下,她於2006年,在西南茶城租了140平方米的店鋪,開了家大佛龍井專賣店,專銷大佛龍井禮品茶,很快得到了茶商和一些單位的青睞,生意越做越紅火。
梁巧恩出生於新昌產茶區回山鎮,兒時隨父母上山採過茶,有時把家裡炒好的茶葉拎到市場上還能賣個好價格,她忘不了在茶鄉長大的那段經歷。她念師範時學的是音樂教育,畢業後曾在縣城一所國小任教。不甘心寂寞的她到北京創業,一個偶然的機遇,讓她看中了橫縣這個商機,開起了一家大佛龍井專賣店,走上了一條創業之路。在經營大佛龍井中,她更注重“經營”茶文化,她同專著茶書的作家葉羽晴川交上了朋友,時常討探如何做深茶文化,她利用家鄉天姥山這一名山,巧打大佛龍井品牌,讓更多的人從這座文化名山中認知大佛龍井,成為很多廠家和部門的禮品茶。

茉莉龍井成新茶之秀

山環水抱的橫縣,因為清香淡雅的茉莉花名聞遐邇。梁巧恩思忖,如果以大佛龍井茶為原料,開發茉莉龍井,那市場前景一定看好。但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不太可能,因為龍井茶是乾茶,花茶窨制是有濕度的。於是,梁巧恩成為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在試製過程中,她碰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窨花問題,而花茶窨制(熏制)的基本原理是將鮮花與茶葉拌和,加工是利用鮮花吐香和茶葉吸香兩個特性。

龍井茶是乾茶,在窨花過程中需解決如這“一吐一吸”的一個個技術問題,經過一次次試製,她終於成功了。2007年,她終於用家鄉的高級龍井茶來窨花,製作成茉莉龍井,把龍井茶的茶香和茉莉花的花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一杯杯茶味花香水乳交融“茉莉龍井”成功上市,成一款高級花茶。被當地稱為縣花茶新秀——茉莉龍井。

產銷結合念活茶字經

梁巧恩介紹,茉莉花茶是大眾茶,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品,為此,她就是看中了這個廣闊的市場,研發了茉莉龍井。那年,在北京更香和橫縣的高級“有機茉莉花茶”上市後,當聽到有一款叫“茉莉龍井”的茉莉花茶出現時,業內人士迫不及待地紛紛細品,讚不絕口,由於茉莉龍井的出現,讓更多的人記住了大佛龍井。
當地的媒體是這樣評價茉莉龍井的,梁巧恩是廣西浙江商會副會長、廣西橫縣東淳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她利用橫縣茉莉花和家鄉的龍井茶結合,研製了茉莉花茶新產品,就像茉莉花一樣,它逐漸飄香廣西區內外,甚至走出了國門,得到廣大茶葉消費者的認可,也得到了茶業界商家和專家的認同。
梁巧恩在茉莉龍井開發成功的基礎上,下一步計畫開發荷花龍井,讓家鄉的龍井茶和當地農特產品相融合,開拓新的市場。今年年底,梁巧恩回到家鄉,在縣名茶協會的牽線支持下,考察了雪溪茶場、群星實業等茶場茶企,她將同家鄉的茶場茶企合作,在異鄉做大大佛龍井生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