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仁君

梁仁君

梁仁君,男,山東威海人。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臨沂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中國地理學會會員、山東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學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資源利用與環境效應、3“S”技術套用。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變化;區域資源開發與利用。發表國家核心期刊論文30餘篇;主持國家、省、市級課題10餘項;獲得省市級科技獎勵7項。 主講課程:《遙感學概論 》、《自然地理學 》、《土地利用規劃 》,研究生課程《流域綜合管理 》。

基本信息

學習與工作經歷

1980.09-1984.07,山東師範大學地理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4.07-1991.09,臨沂教育學院地理系,助教,講師;

1991.09-1992.07,北京師範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生學位班進修;

1992.07-2000.04,臨沂教育學院地理系,講師,副教授;

2000.04-2004.09,臨沂師範學院環境與旅遊學院,副教授;

2004.09-2007.06,南京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7.06-2009.08,臨沂師範學院環境與旅遊學院,副教授;

2009.08-2011.08,臨沂師範學院化學與資源環境學院,教授;

2011.08-今,臨沂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

教學科研工作

主講本科生《綜合自然地理學》、《資源科學導論》、《環境科學導論》、《生態學》、《環境生態學》、《景觀設計》、《水文與水資源》、《旅遊學概論》等課程;研究生課程《地理數學模型》、《生態學原理與套用》等。

主持臨沂師範學院《資源科學導論》校級創新精品課程,臨沂大學《資源科學導論》校級精品課程。

現為臨沂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幹,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育省級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在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變化、區域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效應以及種群生態學等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畫和社會服務等項目以及校級教學研究項目。

近年來,在《生態學報》、《地理研究》、《自然資源學報》、《套用生態學報》等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近40篇,參編學術專著1部。

教學科研項目

1、基於人類活動影響的物種對資源競爭的動力學研究(Y2008E22),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8.11-2011.11,主持。

2、山東省小麥農情遙感監測與估產研究(NKY2008-02),與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合作項目,2008.11-2011.11,2萬元,主持。

3、臨沂市水資源承載力對魯南經濟帶影響力分析(2008012),臨沂市社科基金,2008.10-2009.10,主持。

4、幾類生物系統的數學模型構建及其定性與分支問題(Y2007A17),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7.12-2010.12,5.5萬元,第二位。

5、魯南經濟帶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2008RKB405),山東省軟科學研究計畫,2008.10-2010.10,第二位。

6、山東省莒南縣洙邊鎮灌溉流域規劃,橫向課題,2007.12-2009.12,0.2萬元,主持。

7、基於人類活動影響的集合種群物種對資源競爭的動力學研究(BS08008),臨沂師範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2008.12-2011.12,2萬元,主持。

8、區域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效應研究,校級重點項目,2007.12-2009.12,主持。

9、集合種群物種對資源競爭的動力機制研究,校級項目,2008.9-2009.12,主持。

10、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080101003),臨沂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專題項目,2008.12-2011.6,5萬元,主持。

11、斑塊生境中物種對資源競爭的動力學研究(KL201001),江蘇省環境演變與生態建設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010.03-2012.02,6萬元,主持。

代表論文

1、梁仁君.臨沂市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現狀及對策分析.中國西部科技,2003,(6):78-80.

2、梁仁君. 生態旅遊的興起與可持續發展對策.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1,23(6):77-80.

3、梁仁君,林振山,韓洪凌,陳成忠.物種對資源競爭的動力機制及數值模擬.生態學報,2007,27(12):5390-5397.

4、梁仁君,林振山,陳玲玲.不同棲息地狀態下物種競爭模式及模擬研究與套用.生態學報,2006,26(10):3308-3316.

5、梁仁君,林振山,陳成忠.物種競爭的動力機制及數值模擬分析,生物數學學報,2007,22(3):569-575.

6、梁仁君,林振山.可再生自然資源持續利用策略研究,生態經濟,2007,10:137-139.

7、梁仁君.我國旅遊業的奧運契機分析.商業時代,2007,2:89-90.

8、梁仁君.兩集合種群物種對資源競爭的動力機制.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7,29(6):71-75.

9、陳玲玲,林振山,梁仁君.生境喪失對具有似Allee效應集合種群的影響及對策-以江蘇鹽城為例,生態學報,2007,27(11):4506-4515.

10、劉會玉,林振山,梁仁君,溫騰.集合種群動態對生境毀壞空間異質性的回響.生態學報,2007,27(8):3286-3291.

11、劉會玉,林振山,溫騰,梁仁君.不同生境毀壞速度下的物種滅絕機制.生態學報,2007,27(6):2410-2418.

12、張衍廣,林振山,李茂玲,梁仁君.基於EMD的山東省GDP增長與耕地變化的關係.地理研究,2007,26(6):1147-1155.

13、張衍廣,林振山,李茂玲,梁仁君.基於EMD的中國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動力學預測.生態學報,2008,28(10):5027-5032.

14、任曉輝,梁仁君,陳子玉.GIS技術在山區退耕還林規劃中的套用.農機化研究,2007,2:175-177.

15、陳成忠,林振山,梁仁君.基於生態足跡方法的中國生態可持續性分析.自然資源學報,2008,23(2):230-236.

16、陳玲玲,林振山,陳成忠,梁仁君.似Allee效應對2-物種集合種群競爭動態的影響.生態學報,2008,28(2):645-655.

17、張衍廣,林振山,梁仁君.基於EMD分析的山東省土地承載力的動力學預測.地理科學,2008,28(2):219-223.

18、陳玲玲,林振山,梁仁君.草原生態食物鏈對人類活動干擾的回響.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9(4):117-122.

19、陳玲玲,林振山,梁仁君.我國生態旅遊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江蘇商論,2006,9:84-85.

20、梁仁君,林振山,任曉輝.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捕撈策略和動力預測.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9(3):108-112.

21、梁仁君,林振山.中國北方沙漠化土地的動力預測及其建議.地域研究與開發,2006,25(4):99-102.

22、梁仁君,林振山.基於競爭和擴散能力的非捕食-被捕食集合種群系統的競爭機制.套用生態學報,2006,17(6):987-991.

23、韓繼鋒,梁仁君.臨沂市農業產業化的現狀和可持續發展對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1(2):99-101.

24、梁仁君,林振山.高校生態教育的現狀及體系構建的思考.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3:20-23.

25、梁仁君,林振山,許汝貞.基於GIS的沂蒙山區退耕還林(草)規劃方案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36-139.

26、梁仁君,林振山,陳玲玲.不同遷移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集合種群競爭模式及其模擬.西北植物學報,2005,25(12):2457-2464.

27、梁仁君,林振山,陳玲玲.我國水資源需求量動力學預測及對策建議.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14(6):704-708.

28、梁仁君.關於我國高等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探討.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6:24-25.

29、梁仁君.山區退耕還林的調控對策分析——以臨沂市沂蒙山區為例.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4,5:139-142.

30、梁仁君.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及對策.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7(1):78-81.

主要著作

林振山,梁仁君等.種群動力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1。

獲獎情況

1、兩集合種群物種對資源競爭的動力機制,臨沂市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三等獎,2008年9月。

2、《資源科學導論》創新課程2009年3月獲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