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桑葉癭蚊

桑樹桑葉癭蚊

桑樹桑葉癭蚊Dip10sis morivorella Naito, 屬雙翅目,癭蚊科。別名桑黑癭蚊。分布河北、浙江、山東、安徽等省。近年遼寧、江蘇也有發現。寄主桑。幼蟲在桑葉的葉脈處取食,致桑葉產生白色隆起的蟲瘦,影響桑葉的產量和質量,嚴重的桑園蟲癭葉率高達90%以上。

形態特徵

桑樹桑葉癭蚊桑樹桑葉癭蚊
成蟲體長2—2.5mm,雄蚊略小。雌成蟲紅色,雄成蟲深紅黑色。頭小,略呈梨形。複眼腎形,大而黑,占頭部一多半。觸角灰褐色,呈鏈珠狀,各節觸角密生短小黑剛毛。前翅無色透明,翅面上遍生彎曲的毛。足灰褐色,極長,跗節被密毛和鱗片,爪一長一短。卵長0.4mm,細長橢圓形,桔紅色,表面光亮。末齡幼蟲橢圓形,略扁,體長4mm,無足。寄生在葉背蟲癭內的幼蟲桔紅色,後色變淺,2齡時淺黃色,3齡時桔紅色。幼蟲為害不久,幼蟲四周的桑葉變厚形成蟲癭包裹著幼蟲。蟲癭淺綠色,長形。蛹長2.5mm,初為橙紅色,後變深至黑紅色。繭近長橢圓形,白色。

生活習性

年生代數不詳,世代重疊。6—8月間發生2—3代,10月底仍可見到蟲癭。成蟲壽命1天,卵期2—3天,幼蟲期12天,蛹期12天左右,完成1個世代約需27天左右。

防治方法

(1)及時摘除蟲癭葉,集中燒毀。(2)必要時噴灑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3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