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級

桌面級是屬於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術語。桌面級產品區別於工作站和伺服器,是指在客戶端上使用的產品。如桌面級顯示卡指套用在台式計算機里的顯示卡,而移動版顯示卡指套用在筆記本計算機里的顯示卡。

基本信息

簡介

桌面級(desktop) 屬於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術語。桌面級產品區別於工作站和伺服器,是指在客戶端上使用的產品。如桌面級顯示卡指套用在台式計算機里的顯示卡,而移動版顯示卡指套用在筆記本計算機里的顯示卡。

對比

由於使用環境不同,桌面版和移動版產品性能差距很大。同一個型號的,移動版性能只有桌面版的60~70%。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台式機性能強,功耗高,發熱量大,所以移動版沒法和桌面比較。

桌面級顯示卡

1、桌面顯示卡:針對D3D提供硬體加速的功能,主要用於運行3D遊戲;

2、專業顯示卡:為了電影工業、工業繪圖等發展出來的,這種顯示卡必須能夠應付極大面數物件的即時顯示,提供比較準確的繪圖運算,經常用於製作3D動畫;

3、物理卡: 物理卡只能在與另外一張顯示卡SLI或者crossfire的環境下才能運行。物理卡的作用是對遊戲中CPU需要運算的物理部分進行運算,從而將CPU從物理運算中解脫出來。說白了,就是圖形加速卡,還得需要桌面卡或者專業卡的支持.。

3種卡有各自不同的用途,桌面卡適合只用來玩遊戲的機子;專業卡因為是opengl卡,很多遊戲不支持;物理卡不是完整的顯示卡。

桌面級硬碟

與企業級硬碟的區別

企業級硬碟:顧名思義,企業級硬碟是針對企業級套用推出的硬碟,結合企業級套用的特點不難總結出企業級硬碟的特點性能、可靠性高,具備更高的容錯性和安全性。主要套用在伺服器、存儲磁碟陣列、圖形工作站等。

桌面級硬碟:主要是針對家庭個人套用,主要套用在台式PC、筆記本等領域。

當前企業級硬碟主要採用SAS(串列SCSI)、FC(光纖)、SATA等接口;桌面級硬碟主要是SATA接口。

從產品技術規格上區別

1、容量:由於企業級套用需求更大的存儲容量,因此相比桌面級硬碟,企業級硬碟具備更大的存儲容量,當前單硬碟最大容量可達1TB.

2、性能:主要體現在轉速、快取、平均尋道時間等。企業級硬碟具有10000轉以上轉速、更大的快取(4MB以上)、更短的尋道時間等等

3、可靠性:企業級硬碟具有更高的平均無故障時間,一般來說桌面級硬碟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大部分都在50萬左右小時,企業級的都在100萬以上。平均無故障時間不能夠反應硬碟的質量好壞,只是說明硬碟出現故障的機率而已。

4、.套用建議:如果是真的是套用在企業環境下,比如:7*24小時不間斷工作,這個時候強烈建議您購買企業級硬碟使用。即使對性能要求不高,計畫採用SATA硬碟的用戶也強烈建議您採用企業級硬碟。因為,您存放在硬碟中的數據的價值遠遠高於硬碟的價值,一旦硬碟出現故障導致數據丟失我想帶來的損失你自己會很清楚的。所以這裡推薦採用企業級硬碟的主要原因就是出於可靠性的考慮。畢竟桌面級硬碟因為不是針對7*24不間斷套用設計故其元器件、技術方案等都沒有做這方面的考量,所以一旦把桌面級硬碟套用到企業級環境,硬碟出現故障的幾率會大大增強。

還有一點很重要,對於數據安全方面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覺得一般沒事,但是一旦真的有事恐怕就是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桌面級平台

按照業內的劃分,台式機用CPU叫做桌面平台,筆記本的CPU叫移動平台;早期AMD是沒有移動平台的,筆記本基本是INTEL的一統天下,此外還有部分全美達和摩托羅拉(蘋果電腦),當時的移動平台是基於桌面平台的,採用的核心、工藝、快取等都一樣,只是在指令集上增加了SPEEDSTEP,使CPU在不同工作負荷下具有調整工作頻率的功能。就像排檔一樣,在編號上會增加一個M以示區別。同規格的桌面平台和移動平台在外觀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移動平台的針腳基本是均勻分布,個頭也要比桌面平台小很多,而當時的桌面平台針腳是在DIE四周分布的;這種情況直到迅馳出現,迅馳是奔騰M-CPU,INTEL指定的晶片組和INTEL指定的無線網路模組整體的稱呼,缺少任何一個就不能稱為迅馳,奔騰M-CPU是完全脫離桌面平台、完全以移動需求而設計的一種平台,相比同時期的P4 桌面平台,具有更短的流水線長度和更高的執行效率,加入了大容量的二級快取,並且加入了增強的SPEEDSTEP功能,節電能力直追以長指令集見長的全美達,造成至今全美達仍一蹶不振。至此迅馳已發展了4代,頭兩代產品除了工藝更小外無更大突破,第三代採用了更新的製程和667前端縂線,而現在的第四代則採用的雙核的設計思路,雖然在耗電量上有所增大,但是30%以上的性能提升還是值得的。

此外,現在桌面平台大紅大紫的 CORE系列CPU初始的設計是面對移動平台的,當時INTEL在桌面平台遭遇到AMD強力挑戰,而P4 的NETBREST架構雖然可以繼續提升主頻,但是功耗問題已無法解決。無奈之下INTEL採用了原本套用在移動平台的設計,而這種設計思路具有更大的開發潛力,也為INTEL帶來的生機;AMD在移動平台可說是後來者,它的設計源於桌面平台,快取也不大,加入了POWERNOW指令集用以節能,但是整體上的設計實力和技術功底,仍無法與INTEL比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