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排版系統

桌上排版系統

所謂的桌上排版系統(DTP, Desk Top Publishing)乃是利用桌上型電腦主機,以鍵盤、滑鼠、影像掃瞄器等輪入各種不同型態的資料,如數字、中英文、圖表、圖形和影像等等,套用排版軟體加以文字處理、圖形、表格編輯、影像處理等功能,經過組裝排版後,以雷射印表機、繪圖機或印表機輸出品質優良的檔案。

概述

11
桌上排版系統,它是利用電腦螢幕平面空間規劃出文字、圖案、照片、表格、色彩等區域,製作最佳的擺設效果,讓列印出版物有華麗優雅的質感。在一般的用途上,報紙、雜誌、印刷與攝影公司常是最大的買家,在台灣以NewType新人類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中/英文莎士比亞排版系統歷史最悠久樣板變化也最多,顧客滿意度也最高。

起源

DTP可說源起於1984、85年蘋果(Apple)公司的麥金塔電腦,由於該電腦採用了MOTORLA6800系列CPU的圖形處理晶片,及其作業系統是以圖形介面的方式,使用上較一般採用INTEL80系列CPU的個人電腦更為方便。後來PageMaker等組頁軟體的相繼上市,自此,桌上排版系統於是興起。
而中文的桌上排版系統則自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雅墨中文排版軟體正式與國人見面後,才在業界掀起一陣「中文排版系統」的鏇風。也由於這個衝擊,使得資訊界莫不傾全力開發這塊新大陸。
由於英文排列方式與中文走法迥然不同,再加上中文字型種類繁多,各種空心、斜體等特殊變化需求下,如何研發一套適合中國人,本土化的排版系統便是對廠商的一大挑戰。直到七十八年,雷射 印表機的問世,加上華康字型的配合下,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公司投入中文排版軟體開發、設計戰場。現今市面上的桌上排版系統琳琅滿目,不勝枚舉,如:新翰藝畢升、天蠍星、莎士比亞、蘭亭、文淵閣芙蓉坊、康熙...等,使這市場更加活耀,更見競爭力。

傳統組版與電腦排版的異同

傳統組版方面,一般是將原稿送給照相打字行輸入後,送回由編輯人員進行校對,確定無誤時,再經過美工專業人員利用漿糊、剪刀、尺、筆...等,辛苦的剪貼,直到完稿,最後再送至製版廠製版,印刷廠印刷、裝訂廠裝訂才告完成。在人力、金錢上需耗較多的成本,而效率及時間上較無法掌握。
而電腦排版則與傳統組版剛好相反,它是非常簡便、快速,因為電腦排版主要特性為儲存、校正及改版的功能。

桌上排版系統的優點

修正方便:

在螢幕上我們可以立即看到排版結果,並能輕易的校對文字、圖案,即時作好修改、插字、移動、增加及刪除的動作。

速度快:

電腦能以驚人速度完成大量資料的處理工作,對於處理有時效性的檔案,是非常地便利。

字型、版面變化多:

我們可以利用系統隨心所欲的變化字型、製作特殊效果、應需要適時調整版面及自動編列頁眉頁碼...等多種功能。

表格編排:

傳統的打字對表格編排十分費時,且不易更改,桌上排版系統一般是另附有表格製作的處理,只須事先填入所需的格式,系統即可
自動畫出整齊、美觀的表格,且表格可依需要放大或縮小,節省使用者不少的時間。

花邊處理:

除了文字排版外,一份刊物內容常須做些美工處理,以補白、突顯或區隔,一般排版系統有基礎的線條、圖形等功能供選擇。

其他:

除了上述五點之外,電腦排版還可作到一次處理,節省了原稿分類再交付檢字、打字、照相打字後再行組版的複雜手續。

與傳統比較及系統要求

DTP在短短六、七年間有如此蓬勃的發展,有人將其歸功於以下幾點因素,PC的竄起、DTP套用市場的整合化、電腦主機以及各種周邊設備價格的大幅降低、市場上品質意識的提頭及成本效益的提高等。
幕前、幕後比較
以操作方式來分,排版系統可概分成「幕前排版」、「幕後排版」、及「幕前與幕後並行」排版三種類型。以發展時間而言,「幕前排版」是先驅,像雅墨排版系統;然後是幕後排版,如LaTeX;最後才是幕前與幕後並行的排版。自第一套DTP問世之來,「幕前」與「幕後」排版的優劣爭議就不曾中斷。
分別對這三種排版方式做一摘要說明:
幕前排版方式是采交談式(Interactive),也就是「WhatYouSeeIsWhatYouGet」,你在螢幕上所看到的,也就是最後印出的結果。而目前的中文排版軟體,是以「幕前排版」方式為其主流,它是以使用者易學、易操作為其設計導向,把一些指令利用圖形顯示,經過系統處理後,使用者可接從螢幕上得知編排成果,再利用滑鼠或所附之文書處理器即刻進行修改。
幕前排版中所有的功能,如編輯、圖形、段落、文字...等皆以下拉式指令方式顯現於螢幕上,使用者可直接在螢幕上做設定及選擇。雖然減少了學習及設定指令的困雖,但幕前排版系統並非十全十美,它亦有其缺點,如資料處理容量的限制,使用者無法一次處理、編排大量的資料。
幕後(Backgroud)排版」則是以批次(Batch)方式,於文章內加入控制指令。一般是指使用者在上排版系統前,先將輸入好的資料,在類以PEII的文書編輯器中加入軟體本身的排版指令,再配合硬體周邊設備來控制列印結果。它的缺點是無法先行預知排版出的結果如何,以及即時修改的能力。因此,有些軟體不是增加「預視」功能,如LaTeX;就是像畢升排版系統般,因幕後排版指令的繁雜、缺乏市場競爭力,故推出幕前排版的系統。
雖說「幕後排版」的缺點是指令繁多不易學,然而,對像編排出書,需要字型變化複雜、編排數量龐大的情況而言,當顯示一遍成果便要花費很長時間,而變化越多,處理速度則越慢,若有許多錯誤,更不適合做幕前一頁一頁的即時修改情況下。因此,幕後排版便較適宜處理此類情形。
「幕前與幕後並行的排版」系統,包括了幕前、幕後的優點,以批次方式處理大量資料,加快了系統執行的速度。
山鼎鍾林,各有所長,對書籍、雜誌等長篇的文章而言,最好是因考量速度、效率等問題,以幕後排版軟體進行編輯工作,雖然幕後排版的指令繁多、修改不易等缺點,但若熟悉該軟體後,常用的指令背熟後,相信幕後排版是你的最佳幫手,也是專業人員所青睞的好夥伴;反觀幕前排版軟體因在使用效率較差的缺失及需依賴龐大的軟、硬體資源下才能達到理想境界,故較適合短、中篇的報告文稿等目進行編排。 硬體備配
目前排版系統訴求的對象,大多是像出版社、雜誌社、公司行號等的專業市場,故硬體的配備要求較高,一般廠商的建議是:
386以上的個人電腦
2MB~4MB容量的記憶體
40MB以上的硬式磁碟機
滑鼠
噴墨或雷射印表機
字型卡或字型片(一般排版系統會附加)
文書處理器(有些排版系統本身亦會有文書處理的功能)

如何選購排版系統

一、了解自己的需求
首先要評估自己的需求,不要全然聽信廠商的說法。筆者提供些思考方向,包括:使用者是誰?需要系統提供什麼功能?經費預算多少?現有設備容量及業務需求?等等問題。基本上,排版系統分為專業版及普及版,針對使用者的需求而功能略有不同。
二、比較不同的功能
評估了自己的需求後,再依市面上的廠牌進行分析、比較,研究產品功能的差異,有幾點須考慮:
1.字形、字型:字形美觀否除影響刊物品質外,對於讀者閱讀也;再加上字型、字形套數多寡也會對版面、文章變化產生影響。
2.編輯方式:系統是幕後或是幕前排版系統,事前必須審慎加以衡量。
3.編輯功能:版面設計、段落處理、文字效果功能(如反白、陰 影斜體、對齊、避頭點...等)、圖文整合、自動產索引目錄、表格、圖形等,雖各系統的功能是大同小異,但操作方式仍有些差異,最好是親自上機操作,測試其功能。
4.其他需求:有些刊物需加強數學、科學符號,或是須附有注音符號等特殊要求,就必須詢問該軟體是否提供。
三、輸出設備除了文字、編排方式外,另一項影響檔案美觀的關鍵因素便是輸出設備,目前,搭配排版系統的雷射印表機有300(dpi)點、400(dpi)點或600(dpi)點較普遍,只少數產品可配點陣式或噴墨式 印表機,當然,要求檔案越逼真、解析度越高、色澤艷麗,也可配合1000dpi的雷射印表機或彩色印表機輸出。
四、擴充能力
現市面上的桌上排版軟體以單機作業為主,但也有少數廠商推出網路版本的DTP,在字型、字形的增加、解析度的提升等需求下,將導致產品的擴充。此時,選擇一項能迅速、持續提升系統功能與品質的產品,才是有效、經濟的投資。
五、教育訓練及售後服務
在學習DTP過程中,除了要有說明清晰、完整的使用手冊外,若公司有教育訓練,將可節省使用者學習的時間,對系統的了解也會更深入,學習更有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廠商售後服務的保證也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因素。故而不了解市場行情者,可優先考慮有信用的廠商。

結語

一部好的桌上排版系統,並非是最昂貴、最新、功能最多,而是要適合自己的需要,綜合以上的考量後,可避免發生購買了昂貴的設備卻閒置一旁,或因新機器容量不足,而無法發揮預期的效果。
總而言之,多詢問、多比價,貨比三家不吃虧。

有關印刷方面的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