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糖13號

桂糖13號

桂糖13號是廣西甘蔗研究所於1981年12月以桂糖57/624為母本,崖城72/351為父本,委託海南甘蔗育種場進行有性雜交,得到種子後在該所經過11年的試驗鑑定選育而成的早熟品種。

基本信息

品種信息

桂糖13號(原品系名桂糖82/338)是廣西甘蔗研究所於1981年12月以桂糖57/624為母本,崖城72/351為父本,委託海南甘蔗育種場進行有性雜交,得到種子後在該所經過11年的試驗鑑定選育而成的早熟品種。1996年8月5日通過廣西自治區品種審定。品種審定編號:桂審證字第125號。引

產量表現

桂糖13號品種經1986—1988年進行兩年的春植和兩年的宿根品比試驗,春植和宿根平均畝產蔗量5360公斤,比對照桂糖11號增產6.6%;10月至翌年1月份平均蔗糖分為14.12%,比桂糖11號同期高0.74%(絕對值);畝含糖量761.8公斤,比桂糖11號增產11.8%。1988—1991年在百色、欽州、桂林、柳州地區農科所和桂平、貴港、合浦、橫縣、賓陽等13個點進行區域試驗,其中新植區試32次,平均畝產蔗量6079公斤,宿根區試20次,平均畝產蔗量4448公斤,新植和宿根平均畝產蔗量5264公斤,分別比桂糖11號的新植、宿根和新植宿根平均畝產蔗量減產0.3%、0.9%和0.5%,減產輕微,基本屬於畝產蔗量與桂糖11號相當的水平。但新植、宿根和新植宿根10月至翌年2月份的平均蔗糖分為14.61%、13.38%和14.44%,分別比桂糖11號同期的提高0.66%、0.52%和0.61%(絕對值);平均畝含糖量為883.8公斤、595.5公斤和739.6公斤,也分別比桂糖11號增產4.7%、3.2%和4.0%。
該品種1992年在合浦縣南康、福城試種示範5000多畝,當年12月上旬,經組織同行專家進行查定結果:新植、宿根和新植宿根平均畝產蔗量分別為7167公斤、5923公斤和6545公斤,分別比當地種植的當家品種桂糖12號增產3.0%、21.0%和10.6%;新植宿根平均蔗糖分為14.7%,比桂糖12號高0.58%(絕對值);平均畝含糖量為963.5公斤,也比對照桂糖12號的822.4公斤增產17.2%。1990—1995年全區累計試種6.3萬畝,深受民眾歡迎。引

特徵特性

1、特徵:植株直立,中至中大莖,節間長度中等,圓筒形。蔗莖遮光部份為淺綠帶褐色,露光部份為紫紅色,蠟粉較多,蠟粉帶明顯。芽呈五角形、扁而較大,芽基陷於葉痕內,芽尖達生長帶,芽溝淺而短。葉鞘紫紅色,易脫落,鞘背無毛,葉片直立青綠。
2、特性:早熟高糖,10月份平均蔗糖分即可達到12.2%,全期各月蔗糖分均高於桂糖11號,成熟期平均蔗糖分達到16%以上。宿根性好,出苗較多,成莖率比桂糖11號高5—8%。中抗黑穗病,抗倒性較強,但耐旱、耐瘠及抗寒性比桂糖11號略差。具有萌芽率高、分櫱較多、成莖率高、有效莖數多、無氣根、易脫葉等特點。引

栽培要點

宜早種、早管,早施肥,並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下足基肥,及時中耕培土,防治病蟲害,促進早生快發,快成莖,提高產量。
該品種耐肥抗倒力較強,宜選擇在肥水條件中等以上的沙壤土和壤土種植,適當密植,一般畝播8000—8500個芽為好。引

適應範圍

適宜在桂南蔗區水肥條件較好的土地種植。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