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藥]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藥]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卷上。具有調陰陽,和營衛,兼固澀精液,壅理陰陽,調和營衛,交通心腎,固精止遺之功效。主治男子失精,女子夢交,自汗盜汗,遺尿。

基本信息

歌訣

男子失精女夢交,坎離救治在中爻;桂枝湯內加龍牡,三兩相勻要細敲。

組成

龍骨、牡蠣、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用法用量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溫服。

功用

1.《金鑒》:調陰陽,和營衛,兼固澀精液。

2.《金匱要略方義》:壅理陰陽,調和營衛,交通心腎,固精止遺。

主治

1.《金匱》: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一作目眶痛),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

2.《金匱要略今釋》引《橘窗書影》:遺尿。

3.《金匱要略方義》:自汗盜汗,心悸多夢,不耐寒熱,舌淡苔薄,脈來無力者。

方義

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姜、棗,和中、上焦之營衛,使陽能生陰,而以安腎寧心之龍骨、牡蠣為輔陰之主。

使用注意

《外台》引《小品方》: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冷水。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經方實驗錄》:“吳兄凝軒,昔嘗患盜汗之恙,醫用浮小麥、麻黃根、糯稻根以止其汗。顧汗之止僅止於皮毛之里,而不止於肌肉之間,因是皮膚作癢異常,頗覺不舒。後自檢方書,得本湯服之,汗止於不知不覺之間雲。”

原方選錄

《金匱》:“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龍骨、牡蠣、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治男子失精,女子夢交,自汗盜汗,遺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