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

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療風痹。適當加減可治療肩周炎、末梢神經炎、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后遺症等疾患。有報導以本方加牛膝、紅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療末梢神經炎;加當歸、白芷、細辛、威靈仙等治療面神經麻痹;加羊肉250克煎湯並加雞血藤、當歸等治療產後身痛;加黨參、白朮、赤芍、川芎等治療肢端麻木;加全蟲、地龍、蜈蚣、細辛等治療橈神經損傷;加炙乳香、沒藥、牛膝、紅花、當歸、水蛭等治療脫疽;加骨碎補、當歸、續斷、杜仲等治療痛痹;合烏頭湯化裁治療坐骨神經痛均證明有滿意療效。

基本信息

出處

金匱要略

功效

益氣溫經,和營通痹。

藥物組成

黃芪15克 桂枝12克 芍藥12克 生薑25克 大棗4枚

藥方用法

水煎分三次溫服(成人常用劑量: 3劑)

主治

營衛虛弱之血痹。肌膚麻木不仁,或肢節疼痛,或汗出惡風,舌淡苔白,脈微澀而緊。

現代運用

1.本方為治療血痹之常用方劑。以四肢麻木,或身體不仁,微惡風寒,舌淡,脈無力為證治要點。
2.若風邪偏重者,加防風、防己以祛風通絡;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紅花以活血通絡;用於產後或月經之後,可加當歸、川芎、雞血藤以養血通絡,肝腎不足而筋骨痿軟者,可加杜仲、牛膝;兼陽虛畏寒者,可加附子。
3.對於皮膚炎、末梢神經炎、中風后遺症等見有肢體麻木疼痛,屬氣虛血滯,微感風邪者,均可加味用之。
4.不僅適用於血痹,亦可用於中風之後,半身不遂,或肢體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氣短乏力,以及產後、經後身痛等。

文獻摘要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黃芪桂枝五物湯,在風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黃芪為主固表補中,佐以大棗;以桂枝治衛昇陽,佐以生薑;以芍藥入營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營衛兼理,且表營衛里胃腸亦兼理矣。推之中風於皮膚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方歌

黃芪桂枝五物湯,芍藥大棗與生薑
營衛俱虛風氣襲,血痹服之功效良。

各家論述

論述1
《金鑒》:以黃耆固衛;芍藥養陰;桂枝調和營衛,托實表里,驅邪外出;佐以生薑宣胃;大棗益脾,為至當不易之治也。
論述2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黃芪桂枝五物湯,在風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黃芪為主固表補中,佐以大棗;以桂枝治衛昇陽,佐以生薑;以芍藥入營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營衛兼理,且表營衛里胃腸亦兼理矣。推之中風於皮膚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論述3
由於營衛氣血不足,已不能濡養肌膚,加上風寒入侵血脈,使血行澀滯,運行不暢,肌膚變得麻木不仁。本方中黃芪益氣實衛;桂枝溫經通陽;白芍和營養血;黃芪、桂枝相伍補氣通陽;生薑、大棗合用既可調營衛,又可健脾和中,重用生薑可助桂枝以散風寒通血脈。全方配伍起來,既可溫養衛氣營血以扶正,又可散風寒、通血脈,祛除邪氣。
論述4
血痹證由素本“骨弱肌膚盛”,勞而汗出,腠理開,受微風,邪遂客於血脈,致肌膚麻木不仁,狀如風痹,但無痛,是與風痹之區別,而脈微澀兼緊,說明邪滯血脈,凝澀不通。《素問·痹論》說:“營氣虛,則不仁。”故以益氣溫經,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黃芪為君,甘溫益氣,補在表之衛氣。桂枝散風寒而溫經通痹,與黃芪配伍,益氣溫陽,和血通經。桂枝得黃芪益氣而振奮衛陽;黃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藥養血和營而通血痹,與桂枝合用,調營衛而和表里,兩藥為臣。生薑辛溫,疏散風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棗甘溫,養血益氣,以資黃芪、芍藥之功;與生薑為伍,又能和營衛,調諸藥,以為佐使。方藥五味,配伍精當,共奏益氣溫經,和血通痹之效。

臨床醫案

醫案1
痹:張,形寒,手足痛,肌肉漸腫,勞力行走,陽氣受傷,客邪內侵,營衛失和。仿《局方》“痹在四肢,汗出陽虛者,與黃耆五物湯”。黃耆、桂枝、茯苓、炙草、當歸、煨姜、南棗。
醫案2
真中風:診得兩手脈厚而長,惟左手略兼弦象,兩寸稍緊,脈厚者,得土之敦氣,厚道足以載福,為長壽之徵。但弦為風脈,緊為痛脈,今緊在兩寸,主上半身有痹痛之患,據稱手腕及臂上痛,時愈時作,已閱五年之久,且指尖時苦麻木,昔年尤甚,近年略減,細察此症,系風在關節而作痛,至其所以痛者,乃氣血與風邪相抗拒,非同偏枯者之全不覺痛,其妙在於痛處,不難扶正以屏邪,書稱中指麻木,三年內防患中風,以中指屬手心經故也。今幸麻木之處以食指、拇指為甚,系肺與大腸氣之不調,尚無大害,然風善行而變數,必須及早治之,然斯時若肥風藥以預防中風,是適招風取中,無異藉寇兵而齊盜糧,宜出諸鄭重,切勿孟浪以圖一逞,宜用黃耆五物湯。黃耆2錢,桂枝尖2錢,生白芍2錢,生薑4錢,大棗2枚,同煎服。
醫案3
腦血管意外後遺症:一老嫗,證見右半身癱瘓,口眼喎斜,手足麻木,肌肉不仁,右半身自汗出。血壓:150/100毫米汞柱。此乃營衛氣血虛虧,陽氣阻閉,經脈失於營養之證。予黃耆桂枝五物湯治之。共服15劑,血壓:140/90毫米汞柱,脈舌正常。諸症蠲除,一如常人。四年後追訪,終未再作。
醫案4
血痹:劉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維生素B12與維生素B1;肌肉注射60餘日,療效不明顯。後改為針灸治療,初針有小效,繼之無效。證見氣虛懶言,疲乏無力,四肢麻木以上肢較甚,臀部發涼。脈雙沉細,舌質淡嫩,苔薄白。取黃耆桂枝五物湯治之。服15劑,諸證俱蠲。
醫案5
自汗:患者,女,31歲。工人。痢後繼見汗出,已兩年余。動則大汗淋漓,乍冷乍熱,時時惡風,並出現腸鳴,進食不慎即瀉,頭暈無力,舌淡苔薄白,脈無力寸浮大。經某醫院診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屢治罔效。遂用黃耆桂枝五物湯加白朮、五味子,水煎4劑,服後自汗明顯改善,將桂枝減量,白朮增制,使之外助黃耆以固表,內達健脾以收功。繼進6劑,腸鳴消失。再進3劑,諸症悉除。
醫案6
胸痹:患者,女,51歲,幹部。病初自覺胸悶氣短,繼則胸前區時感隱痛,並向左肩背放射,遇寒痛甚,已2年余。心電圖診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予黃耆桂枝五物湯加薤白、炙甘草,共服30餘劑,胸痛諸證得以控制,心電圖近於正常。
醫案7
胃脘痛:患者,女,42歲,工人。胃脘時感隱痛,逢勞遇寒尤甚,已5年許,鋇餐透視診為“胃竇炎”。曾屢服大劑辛熱理氣之品,漸致腹脹納呆,大便時溏,周身乏力,舌淡潤,脈沉弦遲。方用黃耆桂枝五物湯加炙甘草、乾薑,服藥後,胃痛頓解。酌去乾薑,加腹皮與茯苓交替使用,予以健脾,因病陳久,宜緩緩圖治。繼服20餘劑,諸證漸愈。
醫案8
低熱:朱某某,女.35歲,教師。低熱2年余,體溫常在37.5℃左右,偶爾達38℃。伴有怯風怕冷,自汗津津,聲低氣短,納谷不香,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證。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而胖,脈細緩無力。證屬氣虛身熱。擬取甘溫除熱法,黃耆桂枝五物湯加焦白朮、炙甘草。服上方12劑後,症狀基本消失。改用補中益氣丸調服半月以善後,隨訪至今未發。

病例

血痹
岳美中醫案:郭某某,女性,33歲,北京某廠幹部。於1973年6月間,因難產使用產鉗,女嬰雖取下無恙,但出血達1800毫升之多,當時昏迷,在血流不止的情況下,產院用冰袋敷鎮止血,6個小時,血始止住。極端貧血,血色素3克,需要輸血,一時不易找到同血型的供血者,只輸了400毫升,以後自覺周身麻痹不遂,醫治未效,在彌月內於6月28日即勉強支持來求診治。患者脈現虛弱小緊,面色蒼白,舌質淡,是產後重型血虛現象,中醫診為“血痹”,以黃芪桂枝五物湯補衛和營以治之。處方:生黃芪30克,桂枝尖9克,白芍9克,大棗4枚(擘),生薑18克。水煎溫服。
7月2日二診:上方服3劑,脈虛小緊象漸去,汗出,周身麻痹已去,惟余左脅及手仍麻,恐出汗多傷津,用玉屏風散加白芍、大棗作湯劑,以和陽養陰。處方:生黃芪24克,白朮30克,防風9克,杭白芍9克,大棗4枚(擘)。水煎溫服。
7月13日三診:服上方10劑,汗出止,脅痛愈,右脈有力,左偏小,食指與小指作麻兼微痛,左臂亦痛,是心血仍虛而運行稍滯,用三痹湯治之。本方養血補氣之藥多於祛風散邪,宜於氣虛血少而有麻痹之證者。處方:生黃芪18克,川續斷6克,大獨活6克,大秦艽6克,防風6克,遼細辛3克,川當歸9克,川芎6克,熟地黃9克,酒炒自芍9克,桂枝9克,雲茯苓9克,杜仲炭9克,川牛膝9克,台黨參9克,炙甘草6克。水煎溫服。
7月26日四診:服上方10劑,周身覺有力,食指痛愈。唯左脈仍弱,血虛宜補,予人參養榮丸。
8月1日五診:左右脈漸趨平衡而仍弱,小指與無名指作痛。按小指內側,是手少陰心經脈所終,無名指是手少陽三焦經脈所起,三焦與心包絡相表里。從經脈尋求,很明顯是心經虛弱,氣血難以充周經脈所致,投予生脈散作湯用,以養心氣。處方:黨參9克,麥門冬9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
9月3日六診:上方服2周,小指與無名指疼痛消失,所患產後病症已基本痊癒,唯脈仍現虛象,囑常服人參養榮丸以善後。(《岳美中醫案集》1978年版)
按語:難產大出血後發生周身麻痹不遂,又見脈象虛弱小緊,面色蒼白,舌質淡等血虛之象,故岳老以此斷為血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取得良效,後以補氣養血之品,以善其後。
痿證
(原發性腦萎縮)
胡青山醫案:某女患,45歲。四年來頭痛,頭暈,健忘,並日益加重。經全腦造影、腦電圖、超聲、腦脊液等項檢查,診斷為原發性腦萎縮。症見四肢無力,肌肉萎縮,頭昏健忘,氣短便難,舌質淡紅,脈弱,屬中醫痿證。用本方加減:黃芪150克,白芍50克,何首烏35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當歸、雞血藤、牛膝各20克。水煎服,日1劑。半年後基本痊癒,隨訪2年余,病情穩定。(《黑龍江中醫藥》1985;<1):20)
按語:肌肉萎縮而見頭暈氣短,健忘,脈弱,氣血虛候迭現,故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當歸、雞血藤、牛膝等,以補益氣血,通利血脈獲愈。[1]
中風后遺
鍾耀奎醫案:陳某,62歲,廣州江門。1947年由美返國後,迷信風水,每日與地理師訪尋龍穴,連續數月。某日,尋穴方定,突然中風倒地,抬返家,延醫診治。醒後,口眼向右歪斜,右半身癱瘓,不知痛覺。舌微強,言語不能流利,病約50餘日,數易醫,未效。
初診:六脈微細,便秘,兩日一行,診屬氣血俱虛,擬方大劑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750克,桂枝’750克,杭白芍750克,生薑750克,大棗100枚,虎脛骨300克,桑寄生300克。上藥用水一大鍋,煎取12碗,每小時服1碗。
二診:服後證如前,惟大便1次,較溏而已。再服原方,續服7日,右手稍有知覺,可微舉,足仍如前,言語較清楚。續服至第10天,手足均能舉動,但乏力,未能走動。余認為病已去其半,藥力亦宜酌減,因此照第一日之劑量減半,再服10天。
三診:余診後第20天,症狀大有好轉,可步出中庭走動,家人大為欣喜,但口眼仍微歪斜,說話不十分清楚。改與乾金附子散。炮附子90克,桂枝尖90克,細辛15克,防風24克,生曬黨參90克,乾薑30克。服3劑。
四診:口眼較正,說話已清楚流利,惟足部乏力,手可舉至與肩’平。改與真武湯加味。炮附子60克,杭白芍90克,雲茯苓90克,生白朮60克,生薑90克,虎脛骨90克,桑寄生90克,桂枝90克。服10劑。
五診:病者能行前來門診。此後以黃芪建幣湯、黃芪桂枝五物湯、真武湯等三方每日輪服。服20天,各證均如常人,惟口眼微向右歪,不能復原,停藥。
按語:本案重用黃芪至750克,桂、芍、生薑亦均用750克,大棗用到百枚,膽略之大,為常人所不及。鍾氏自注曰:病者對我信仰甚篤,故余能投此重劑,病者亦敢服,否則,難取速效也。
無脈症
李宜方醫案:田某,男,42歲。1988年2月6日就診。右手麻木、發冷、脈測不得一年余。勞累或受涼後症狀加重,並背部緊縮疼痛,遇陰雨天加劇。半年前曾在省級醫院診為大動脈炎。血壓左臂20/13kPa,右臂血壓沒有顯示。舌質淡紅,苔薄白,右脈不得。中醫診為脈痹,辨證屬營衛不和,氣虛血瘀,脈道痹阻。治以調和營衛、補氣溫陽行痹。方選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30g,芍藥12g,桂枝9g,紅花10g,川芎10g,生薑3片,大棗6枚。水煎服,日1劑。
服藥6劑後,自覺右手麻木減輕,脈搏微弱可取,背部緊縮疼痛亦明顯好轉。藥已中的,守方加當歸20g、丹參20g,以增強活血之力,再進12劑。藥畢自述右手麻木、背部緊縮疼痛等症均消失,切診右手脈有力可取。至此,服藥不足20劑而症獲痊癒。(山東中醫雜誌1993;(3>:33)
按語:(原按):西醫學認為,無脈症多發於大動脈或主動脈及其分支的慢性進行性閉塞性炎症,其中以頭和臂部動脈受累而多見,發病以青年為多。主要臨床症狀為上肢易疲勞、麻木或發涼,病側血壓測不出或極低。治療本病,西醫以激素為主,效果多不理想。無脈症屬中醫“脈痹”範疇,病機雖與氣血相關,但癥結在營衛不和,而此營衛不和的本質又為營衛不足。《素問·逆調論》說:“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營血不足則不能充盈脈絡,衛氣虛弱則無力通達四末,故出現肌膚、血脈之“不仁”、“不用”病狀。黃芪桂枝五物湯是本病對證之方,果獲良效。
肩痛
(肩周炎)
張民欽醫案:金某,男,48歲,1993年1月6日因車禍右肩關節脫位,經手法復位,兩月後右肩關節疼痛,右上肢不能抬舉,X線示:右肩關節及諸骨質未見異常。診斷為他傷性右肩關節炎。處方:黃芪30g,白芍12g,桂枝12g,生薑10g,大棗5枚,雞血藤12g,秦艽10g。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1服。服藥10劑後,右肩關節內鏇及外鏇外展功能恢復,疼痛較前減輕。守法治療2周而愈。隨訪1年,右肩關節功能正常。(國醫論壇1995;<3):11)
按語:(原按):創傷性肩周炎臨床較少見,但素體虛弱,復加肩部或上肢外傷史者容易誘發。《素問·痹論》曰:“營氣虛,則不仁。”人至中年,素體“骨弱肌膚盛”,勞而汗出,邪遂凝於血脈,再加外傷,而致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採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治療,方中黃芪益氣,桂枝、芍藥通陽行痹,生薑、大棗調和營衛,雞血藤、秦艽通絡止痛,共奏益氣溫陽除痹之功,用治創傷性肩周炎可謂方證相符,故收效頗佳。
低熱
劉殿青醫案:朱某某,女,35歲,教師。1982年10月5日初診。低熱二年余,體溫常在37.5℃左右,偶爾達38℃。伴有怯風怕冷,自汗津津,聲低氣短,納谷不香,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證。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而胖,脈細緩無力。證屬氣虛身熱。擬取甘溫除熱法,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處方:黃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焦白朮10克,炙甘草3克,生薑3克,大棗5枚。服上方12劑後,症狀基本消失。改用補中益氣丸調服半月以善其後,隨訪至今未發。(江蘇中醫雜誌1984;<1):37)
按語:“甘溫除熱”大法,肇始於《內經》,自張仲景起,代有發揮,至金代東垣氏,其理論已臻成熟。所使用方劑,概為黃芪建中湯、小建中湯、黃芪桂枝五物湯、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昇陽益胃湯之屬。本案中氣虛弱兼有營衛不調之候,故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加白朮、炙甘草者,以增培補中氣之功。
盜汗
劉殿青醫案:張某某,男,36歲。1982年6月5日初診。患者夜間盜汗二年余。近因工作繁勞,盜汗加重,每夜汗濕襯衣,伴頭昏目眩,心悸氣短,肢倦無力,納谷減少,面黃神疲,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脈浮緩少力。此乃勞倦傷氣,衛陽不固,營失內守之故。擬益氣溫陽,斂營固衛,少佐斂汗之法,取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處方:黃芪30克,桂枝lO克,白芍10克,炒黨參15克,煅龍骨15克,煅牡蠣30克,生薑3克,大棗5枚。上方服8劑後,盜汗止,食納增加,精神好轉。繼用黃芪30克,大棗5枚,煎湯代茶飲,鞏固一周,隨訪至今未發。(江蘇中醫雜誌1984;<1):37)
按語:自古之論,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然於臨床,並非絕對。張景岳指出:“然以余觀之,則自汗亦有陰虛,盜汗亦多陽虛也。……何以辨之?曰:但察其有火無火,則或陰或陽,自可見矣。蓋火勝而汗出者,以火爍陰,陰虛可知也;無火而汗出者,以表氣不固,陽虛可知也。本案盜汗見頭昏目眩,氣短乏力,舌淡脈緩,顯為陽氣虛弱之證,故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黨參、煅龍牡以溫陽益氣,調和營衛,固表上汗,方證相對,是獲佳效。
汗出偏沮
高濯風醫案:趙某,女,29歲。1982年9月3日初診。患者於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每至子夜左半身汗出如洗,汗後自覺虛弱之至,伴心悸氣短、少寐多夢、月事衍期、量少色淡。高老予調和營衛、補虛斂汗。藥用:黃芪15克,桂枝白芍各9克,白朮15克,防風3克,生龍骨、生牡蠣、生地、百合各30克,炙甘草6克。連服9劑,汗止而寐安,心悸氣短消失,月事如期來潮,色轉紅而量亦增。繼服3劑,固其後效。(遼寧中醫雜誌1987;(1l>:25)
按語:“偏沮”一證,首見於《素問·生氣通天論》,其云:“有傷於筋,縱,其若不榮,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本案因汗出而致虛,氣不足則心悸氣短,血不足則心神失養而少寐多夢,汗泄過多則陰血虧損,故月事衍期,量少色淡。高老謂血汗同源,汗止則血充,血充則經自榮,故不調其經,而治在調和營衛,補虛斂汗。因汗泄過多,遂於黃芪桂枝五物湯中加生地、百合,以助陰液生復。辨證準而遣藥精,故收效甚捷。
癲癇
(Jackson發作)
鍾強醫案:李某某,女,45歲,1994年10月5日診。以左側顏面及上肢陣發性抽搐3月求治。左眼及口角陣發牽扯,繼之左上肢陣攣抽搐,為時幾秒至數十秒,且感左上肢酸麻無力,數分鐘後復如常人,每日數次發作,甚為其惱。腦電圖示:右額頂葉有少許棘尖波發放,中度異常腦電圖。診為“Jackson氏癲癇”。患者舌苔薄白,舌質有少許瘀點,脈來細緩。此營衛虛弱,氣血不暢,濡潤無權,故作動風。當調和營衛,通陽活血。用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20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大棗10克,生薑5片,酸棗仁15克。10劑服後,迄今未發。(四川中醫1996;(5):33)
按語:四診合參,一派營衛不足之象,故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之。以其抽搐,血不養筋也,責之於肝,故加酸棗仁以養肝血。
失眠
(神經衰弱)
郭正杰醫案:肖某,男,30歲。1985年5月3日診。頭頂至腦後麻木伴疼痛半年,近一月加劇,且增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症.經某市人民醫院作腦電圖檢查,無異常發現,診斷為“神經衰弱”,服安定、谷維素、維生素B1.腦樂靜等藥,症無緩解,且頭痛愈甚。診見:形體稍胖,四肢不溫,畏寒,舌淡苔白,脈沉細而澀。證系陽氣不足,復感風寒,濁邪上逆,痹阻清陽,營陰鬱滯。治擬溫陽散寒,通痹止痛之法。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15克,酒白芍20克,桂枝、藁本、羌活、遠志生薑各10克,大棗7枚。服5劑後,諸症減輕,守原方繼進10劑而愈,隨訪二年,未復發。(四川中醫1989;<6):32)
按語:頭頂為諸陽之會,風寒入侵,寒凝巔頂,陽氣痹阻,失之溫養,故頭部麻木而痛,四肢不溫,陽氣不行,則營陰鬱滯,心失所養,故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藁本、羌活,遠志溫陽散寒,通痹止痛,和營活絡,藁本善治巔頂頭痛,尤能引諸?藥達病所,羌活長於治後腦痛,遠志寧神益智。諸藥相伍,標本同治,是以諸症得平。忘機(2009-4-2816:26:37)
心悸
於素勤醫案:劉某,男,52歲,1990年2月初診。患者素體虛弱,3個月前因受涼感冒而納呆乏力,動則汗出,經治療月余,仍胸悶乏力,心悸氣短,飲食不香。心電圖檢查示:竇性心律,頻發早搏。曾服西藥治療近2個月,效果不佳,故延余診治。刻診:面色無華,心悸氣短,動則加劇,舌體胖質淡紅、苔薄白,脈弱而結代。證屬心氣不足、心血虧虛。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白芍、炙甘草各15克,桂枝10克,柏子仁、麥冬各12克,生薑3片,大棗5枚。水煎服,131劑,分2次服。
服藥5劑後,心悸氣短大減,脈結代減少,唯仍易汗出,原方黃芪加至30克,再進5劑,脈律規整,已無結代,食納尚少,原方加砂仁6克,服5劑而病癒,隨訪1年未再發。(新中醫1992;(3>:47)
按語:(原按)本案素體較弱,又因感冒後失於調養而導致心血虧虛,心氣不足,血行不暢,心脈受阻,故而心悸氣短,出現脈結代。方用黃芪補中益氣,麥冬、白芍補血養陰,柏子仁養心安神,桂枝、生薑溫通心陽而通利血脈,炙甘草、大棗益氣補脾。藥證合拍,使氣血充足,血脈流暢,心神得養,故心悸自愈。
咳喘
(遷延性肺炎)
趙克安醫案:劉某,女,4歲,1989年4月6El因發熱、咳嗽、喘息,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收住院。先後給予西藥青黴素、鏈黴素、先鋒黴素v,中藥麻杏石甘湯、涼膈散、沙參麥冬湯等治療,達1月之久,仍低燒不退,肺部中、小濕羅音不消。5月9日會診,症見面色觥白,氣短神倦,虛煩不寧,動則氣喘,時自汗,喉間痰鳴,舌質淡,苔薄白,指紋青而淡達氣關,脈細無力。雙肺可聞及中、小濕羅音,以右肺為重。近2周體溫波動在37.5~38c,熱型不規則。辨證為肺氣虛弱,營衛不調,心陽不振,正虛邪戀。予黃芪桂枝五物加味:黃芪9克,白芍6克,桂枝3、克,大棗3枚,乾薑3克,附片4克。1劑,水煎,頻頻飲之。
次日煩減神安,精神漸振。再予3劑,體溫降至37℃以下,納增神振,左肺濕羅音已消失,右肺明顯減少,然仍自汗,指紋淡紫,脈細弱。此陽氣漸復,營衛未和,氣血未暢,陰不斂陽。原方去姜、附,加煅龍牡各6克,五味子4.5克,3劑。藥後肺部羅音消失,易方香砂六君子湯以善其後。5月19日痊癒出院。(山西中醫1994;<6):29)
按語:(原按)風溫犯肺,辛涼宣透;熱結陽明,苦寒通腑,法非不善。本病人乃寒涼過劑,治上犯中,損正傷陽,正虛邪戀之變證。“陽不足者溫之以氣”,故投黃芪桂枝五物湯益氣通陽,補虛和營,甘溫除熱;伍附片配乾薑共奏溫通心陽之功。陽通血運則肺脈無阻,肺氣方有宣降之力。藥切病機,3劑陽復症減;續劑去附片、乾薑加龍牡、五味子以育陰斂陽;陰平陽秘,諸證悉平。可見“炎症”並非都是熱證,亦非盡為實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