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作戰

桂林作戰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10月至11月,在桂柳會戰中,中國第16集團軍在廣西省桂林對日軍第58師團進行的保衛戰。日軍在1944年發動了被中國稱為“豫湘桂戰役”的大規模作戰,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陽遭到了中央軍第 十軍的頑強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國民黨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餘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桂林一線,準備進攻桂林。

概況

(圖)桂林作戰桂林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第二次入侵廣西時,中國軍隊以桂林、柳州為重點進行的抵抗。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慘敗,制海權為美軍所奪,為了拯救其散處東南亞各國幾十萬占領軍,發起“打通大陸交通幹線”的戰略性進攻。4~5月,日軍在河南打通了平漢線;6~8月在湖南作戰勝利,即以駐華中的第十一軍和駐廣東的第二十三軍共15萬餘人,從湖南、廣東兩方面向廣西進攻。日軍進攻廣西的具體目的,除要打通“大陸交通線”進入越南及東南亞各國外,還要摧毀桂林、柳州等地的美國空軍基地,防止美機起飛轟炸日本本土。9月間,日軍第十一軍從湖南直撲桂林;二十三軍沿西江上梧州經桂平進攻柳州。10月7日第四戰區將3個方面軍編組為左、中、右兵團,集中兵力保衛桂、柳。9日,日軍第40、第58、第37師和第34師一部,向桂林城發起總攻。

經過

(圖)桂林作戰桂林作戰

1944年10月28日,日軍由北、東、南三面向桂林進攻。為避免不利態勢,守軍第79、第93軍等部,已於27日向桂江西岸轉移。桂林城防軍由第31、第46軍各一部為基幹編成,在集團軍副總司令兼城防司令韋雲凇指揮下按計畫進入陣地,準備戰鬥。從10月29日至11月1日,日軍先以小部隊在城東、北、西北三面數次向守軍進攻,除城西北郊發生激烈爭奪戰外,余均被守軍阻擊後撤。2日,日軍在城北莫路村、烏石街集結兵力萬餘人;在東郊同心村、冷水塘一帶集結4000餘人。守軍炮兵集中向鳥石街轟擊,空軍飛臨助戰,斃傷日軍甚眾。至晚,桂林四郊均發生激戰。3日,日軍被守軍擊退大部,僅筆架山為優勢日軍占領。城南日軍在鬥雞山以南開闊地利用耕牛300餘頭觸發守軍預設的地雷。4日至6日,城四郊再次發生激戰。東郊日軍進攻申山、七星岩,星子岩,守軍只能憑手榴彈阻擊,最後日軍攻占星子岩頂及其東南麓並侵入普陀山車站;城北日軍在戰車12輛的支援下,突破平頭山和貓兒山陣地,貓兒山守軍全部陣亡;城南西磨盤山,茅頭山經兩晝夜激戰,守軍傷亡慘重,陣地失守。7日,城北日軍第58師團萬餘人,城東、城南日軍第58師團6000餘人,城西日軍第34師團1個聯隊和偽軍6000餘人,在炮火支援下向城區猛攻,城北平頭山守軍全部陣亡。日軍續向北極路攻擊;城東屏風山失陷;普陀山方面亦進入混戰。守軍為安全計將中正橋破壞。日軍在優勢火力支援下,分乘竹筏渡桂江,在中正橋、伏波山間登岸,經過激戰,突破守軍陣地,侵入市區。9日,突入城內的日軍與守軍在皇城、東環路展開逐屋爭奪戰,同時,日軍後續部隊亦源源渡江增援;城北日軍亦利用戰車,在炮、空火力支援下,猛攻清潭山、龍山、虞山、呂祖山等據點。守軍浴血苦戰,至午後全部犧牲,各據點相繼失守;城西日軍在十餘輛戰車支援

(圖)桂林作戰桂林作戰

下,分別攻占兩路口、猴山隘、中心山、陽家山;城南將軍山守軍堅決抵抗,終因彈盡糧絕,至兒日桂林失守。是役,中國城防守軍1個軍直屬部隊、2個師、1個團、3、個營和3個連,除郊區部分外,城內包括城防司令部參謀長、第31軍參謀長、第170師副師長等以下官兵全部陣亡。日軍亦付出了慘重代價。

桂林守軍原為廣西桂軍第三十一軍(下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八八師)、第一三五師及部分地方守備部隊,在戰役開始之前,上層又把第一八八師調出,以以第四十六軍的一個大部分是新兵的後調師第一七○師來替換,同時把第三十一軍副軍長馮璜及第一三一師第三九一團調出桂林,後又把第一三五師和地方守備部隊也調走,這就使得桂林守軍只剩下桂軍缺少一個團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七○師,第一七○師說是一個師,其實兵力也僅僅相當於一個團而已,在後來的戰鬥中也編入了第一三一師(也有一種說法是第一七○師沒有直接參加桂林戰役,他們只是和日軍接觸一下就退出桂林了),而國民政府統帥部的開始的意思是要全部放棄桂林、柳州一線,但是後來白崇僖後來又要求堅守桂林,為日後反攻爭取贏得時間,所以在15萬裝備精良的日軍面前,桂林守軍只有廣西桂軍第一三一師這一個師1萬2千餘人,加上後來從各地自發進入桂林城的廣西地方民團,總兵力不到2萬人,沒有坦克飛機,只有22門火炮(加農炮兩門炮,山炮12門,高射炮4門,戰車防禦炮4門),大部分廣西民團和少部分桂軍士兵拿的還是土槍而已,但是桂林守軍都抱著必死決心與桂林共存亡,所以士氣十分高漲,而且守軍立足於主要與日軍打巷戰,他們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禦工事,所有的水井都下了毒,實行焦土抗戰。廣西地方民團更是組成了數千人的敢死隊,他們的任務是身上綁上手榴彈或者炸藥,然後用自己的身體炸毀日軍的坦克和登入艇。

1944年10月28日,日軍十幾萬人馬大舉進攻桂林,桂林保衛戰開始。

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風山、貓兒山等四個據點進攻,駐守這裡的桂軍2個營700餘官兵一直抵抗到11月4日,11月4日,屏風山、貓兒山等陣地失守,日軍開始直接進攻桂林城,並且派登入艇試圖從水路攻擊桂林,桂林守軍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抗,日軍曾經27次沖入桂林市中心,都因為陷入巷戰的泥潭使得損失慘重而不得不撤出,日軍曾經想從灕江迂迴進攻桂林,但是被桂軍準確的火力殺傷大半,地方民團敢死隊甚至身上綁上手榴彈劃著名竹排去炸毀日軍的登入艇,日軍僅僅在灕江上就付出了陣亡7000餘人的代價,在水上戰鬥激烈的同時,城區巷戰也始終處於白熱化狀態,日軍第58師團師團長在日後的戰報中稱: “我師團在桂林遭到了廣西當地土著武裝的頑強阻擊,這些土著武裝的裝備雖差,但是極為兇悍,至死決心甚濃,其勇猛為我軍遠遠不及,我軍士氣低落到極點……”日軍下級軍官也有過這樣的記錄:“自小聽說之桂林景色宜人,為世之罕見,但今日我軍遭到了自戰爭以來最兇猛的抵抗,城中到處都是槍聲,到處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隊900餘人在戰役結束後僅剩70餘人,且多為傷兵,在戰後從敵軍死屍上發現桂林之敵軍的武器竟然大多為我中國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槍,如此簡陋的武器居然令我們遭受到如此巨大的傷亡,雖為敵人,但亦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從此也可以看出日軍傷亡之大和士氣的低落,到了11 月7日,日軍見強攻傷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攻擊桂林各處守軍陣地,守軍中大多數沒有見過毒氣,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傷,其中800名桂軍士兵(多為傷兵)在七星岩抵日軍數日,日軍在損失了近千人後向七星岩內施放毒氣,七星岩內桂軍官兵大量中毒,日軍此時沖入其中,很多桂軍士兵用剩下的一點點力氣射擊日軍並同日軍肉搏,但終因中毒後力竭和彈盡糧絕而全部犧牲。

結局

(圖)桂林作戰桂林作戰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守軍1萬9千餘中,1萬2千人戰死(其中一半被毒氣毒死),7000多人因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軍俘虜。而日軍的傷亡據日軍後來遞交大本營的戰報中說:“皇軍在桂林之役中戰死1萬3 千9百餘人,傷1萬9千1百餘人,失蹤300餘人,其中陣亡9名大佐級別的聯隊長、 31名中佐級別的大隊長,近100名中隊長和小隊長,灕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役我我一生中所經歷到的最慘烈的戰役,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

11月初,10萬日軍圍攻桂林,桂林守軍只有桂系部隊的2萬餘人,但官兵抗戰意志堅決,作戰英勇,在優勢敵人面前拚死抵抗,經10天浴血巷戰,11月10日桂林陷落。守軍除城防司令韋雲淞率少數官兵逃脫外,其餘均戰死或被俘,131師師長闞維雍、城防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兩位中將自殺殉國,31軍參謀長呂旃蒙少將在突圍時中彈犧牲。同一天,柳州也陷入敵手。數十萬軍民奪路向桂西北逃難,被日軍尾追入貴州境內。

由桂林保衛戰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被日本人排在衡陽保衛戰之前,原因是桂林守軍的裝備要比衡陽守軍的裝備差得多,且不少還是地方武裝,更重要的是桂軍始終沒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狀態下投降(被俘虜的守軍全部是被毒氣弄得昏迷不醒了的),就算在彈盡糧絕,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據不少日本人的回憶錄,在參戰的廣西民團中,有不少還是滿頭白髮的老人,而衡陽守軍怎么說也是裝備較好的中央軍,怎么說最後衡陽守軍也投降了,不管是什麼原因,但衡陽守軍結果是投降了。

桂林戰役後,聽不少廣西的老人說,在美麗的灕江上整整有過近5公里的江面上都是中日兩軍的屍體,戰役之殘酷可見一斑。

點評

桂林保衛戰是國民地方軍抗戰的縮影,在抗日戰場上,桂軍、西北軍、湘軍、川軍、滇軍等等,在外敵入侵,民族危亡的時期,他們依然表現出了中國人應有的血性,為拯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像淞滬抗戰中,湘軍士兵在進入戰地時都要對周圍的人說:“來世再見”,桂軍士兵光著膀子挺著刺刀與日軍坦克“肉搏”,川軍的一個師與日軍激戰僅存數百人等等,這些都是中國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