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

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

XF5F-1 XF5F-1 XF5F-1

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
格魯曼飛機工程公司(Grumman Aircraft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現在已經和諾斯羅普合併)以生產艦載戰鬥機而聞名遐邇,F4F“野貓”、F6F“地獄貓”、F-14“雄貓”都是它的不朽之作。但格魯曼也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甚至可以稱為失敗的作品,比如本文所要提高的 XF5F-1 和 XP-50。這兩個型號其實是親兄弟,只是由於效力於不同軍種,所以軍用編號不同罷了。

起源

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
XF5F-1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35 年,當時美國海軍航空局開始籌劃研製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1937 年初,航空局向各大飛機製造企業發出設計方案徵集書,要求研製一種時速超過 483 千米的雙發艦載戰鬥機。格魯曼布魯斯特寇蒂斯洛克希德舍維爾斯基沃特等公司都應徵提交了方案。格魯曼方案的公司內部編號是“第 25 號設計”,採用了兩台渦輪增壓的艾利遜 V-1710 直列 V 形 12 缸液冷發動機。但這次競標後來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因為海軍對所有方案都不滿意,認為它們與正在研製的單發艦載戰鬥機相比,沒有體現出足夠的優勢。1938 年 2 月 1 日,航空局發出經過修改後的設計方案徵集書,重新規定了新戰機的設計要求。在動力裝置方面,既允許使用一台渦輪增壓的艾利遜 V-1710 發動機,也允許使用兩台渦輪增壓的普-惠 R-1535 星形 14 缸空冷發動機或萊特 R-1820 星形 9 缸空冷發動機;武器配置要求採用兩門 20 毫米機炮和兩挺 7.62 毫米機槍;對最大速度沒有硬性要求,但當然是越快越好。
1938 年 4 月,海軍選擇格魯曼的雙發方案和沃特的單發方案進入原型機發展階段。格魯曼的“第 34 號設計”原型機被命名為 XF5F-1,沃特的原型機則被命名為 XF4U-1(也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海盜”)。在動力裝置上的選擇上,格魯曼原打算使用 750 馬力的 R-1535 發動機,但由於普-惠不能提供配備兩級渦輪增壓機的型號,只能退而求其次,改用尺寸較大的萊特 R-1820 發動機。而沃特就比較大膽,採用了設計方案徵集書中沒有提及的 1850 馬力普-惠 XR-2800-4 星形 18 缸空冷發動機。這樣,在 XF5F-1 與 XF4U-1 的競爭中,格魯曼其實已經輸掉了第一著。因為萊特發動機的直徑巨大,勢必影響飛行員的視野,而對艦載戰鬥機而言,糟糕的視野將是一個極其嚴重的缺陷,所以海軍對 XF5F-1 的這一變故內心其實頗為不悅。1938 年 11 月 8 日,貝爾也獲得了 P-39“空中眼鏡蛇”(Airacobra)的海軍型 XFL-1 的契約,發動機是一台 1,150 馬力的艾利遜 V-1710-6 發動機。
由於格魯曼當時不得不將 F4F-3“野貓”的研製置於優先地位,XF5F-1 的工作進展得極其緩慢。1940 年愚人節那天,XF5F-1(序列號 1442)由試飛員B•A•吉勒斯駕駛進行了首次飛行。XF5F-1 的氣動布局非常獨特:機頭極短,甚至沒有超出機翼前緣;又大又高的座艙被布置在機翼的後上方。這種布局顯然是出於平衡發動機重量的需要,卻進一步惡化了飛行員的視野。它的尾翼呈 H 形,兩片垂直尾翼被安排在水平尾翼的翼梢位置,有點類似於B-25“米切爾”轟炸機,只是 XF5F-1 的水平尾翼帶有明顯的上反角。兩台 1,200 馬力的萊特 XR-1820-40/-42 發動機安裝在機翼短艙內,帶動兩具以相反方向旋轉的三葉螺旋槳。起落架為後三點式,主起落架收入發動機短艙。短艙外側的機翼可以摺疊,以節省艦上停放空間。XF5F-1 在機頭預留了 4 門 23 毫米“麥迪森”機炮的位置,但最終也沒有安裝任何武器。

試驗飛行

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
XF5F-1 的試飛進行得並不順利,問題層出不窮:發動機冷卻不足,氣動阻力過大,起落架艙門在關閉時出現故障,等等。而由於被機翼和發動機短艙阻擋,飛行員的視野極為糟糕則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此時,競爭對手 XF4U-1 在試飛中的速度已經超過了 644 千米/小時,獲得海軍的大筆訂單已在預料之中。所以在 1941 年 2 月 22 日 XF5F-1 被交付給海軍的時候,幾乎已經沒有人看好它的前景,——格魯曼在這場競爭中輸定了。
但海軍此時還沒打算徹底放棄 XF5F-1,而是在 1941 年 3 月將它送回格魯曼做重大修改,以求多少彌補一些缺陷。改進後的 XF5F-1 機頭加長,向前伸出機翼前緣;座艙高度有所降低;增加了機翼整流片;發動機短艙加長,並向後延伸;還安裝了螺旋槳槳轂整流罩。7 月恢複試飛後發現,這些修改對於降低氣動阻力、解決發動機冷卻問題並沒有產生多大的效果。因此到了 10 月份,XF5F-1 再次被退回工廠做進一步改進。1942 年 1 月試飛恢復後,已經失去服役希望的 XF5F-1 主要被用來為格魯曼的新型雙發戰鬥機 XF7F-1 做驗證飛行。到 1944 年 12 月 11 日因為起落架受損而最終停飛,XF5F-1 總共進行了 211 次飛行,累計飛行時間只有 155.7 小時。
儘管在大多數人看來,XF5F-1 純屬失敗之作,但也有人肯定它有不少可取之處。XF5F-1 的最大亮點是它高達 1,219 米/分鐘的爬升率,令 XF4U-1 的 811 米/分鐘相形見絀。也正因為如此,它得了個“天箭”(Skyrocket,原意是沖天火箭)的非正式綽號。——格魯曼沒有按慣例為它取一個貓科動物系列的正式綽號。試飛員康尼•康弗斯後來回憶說:“XF5F-1 的飛行品質總的來說是不錯的。反向旋轉的螺旋槳基本上消除了發動機扭矩對起飛的不利影響。……所有特技動作都能輕鬆完成,當然,前視視野也非常理想。”1941 年,海軍飛行員對 XF5F-1、“噴火”、“颶風”、
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格魯曼XF5F-1“天箭”戰鬥機
P-40、P-39、XFL-1、XF4U、F4F 和 F2A 進行過對比試飛。1985 年,當時負責這次試飛的約翰•克羅姆林少校在給格魯曼總裁喬治•斯庫拉的一封信中說:“我記得曾經駕駛 XF5F 與 XF4U 比較爬升至 10,000 英尺(3,048米)高度所需的時間。我很快就把‘海盜’甩在了後面,以致於我還以為它的發動機出了問題。F5F 是一名艦載機飛行員的夢想。反向旋轉的螺旋槳抵消了扭矩的影響,你前方也沒有一台巨大的發動機影響你看見著陸信號軍官。……所有數據的分析結果都對 F5F 有利,它比第二名‘噴火’要領先許多。……由於零配件供應……和其它一些特殊原因,使得生產雙發戰鬥機十分困難,因此‘天箭’被排除在外。航空局最終決定將‘野貓’投入大規模批量生產。”除了研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外,XF5F-1 之所以被棄用,或許也是因為它過於“前衛”。當時單翼戰鬥機還沒開始上艦服役,要讓習慣了雙翼戰鬥機的海軍一下子接受一架雙發單翼戰鬥機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註:

Armstrong 註:格魯曼從未給予 XF5F-1 正式的綽號,一位新聞記者在觀看了 XF5F-1 的飛行後感嘆到“它爬升起來就像一隻沖天火箭(Skyrocket,一種鞭炮)!”於是天箭就成為了 XF5F-1 的非正式綽號,而不是格魯曼傳統的貓科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