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恐懼症

核電站恐懼症

核電站恐懼症,在各種類型的發電站中,核電站的風險似乎最大,可能造成的危害最嚴重,所以反對的聲音最響最激烈,而且民眾反對的程度與我這兒距離核電站的遠近基本成正比,我們必須充分考慮民眾特別是周邊地區居民的心理感受,取信於民,不能簡單否定核能,否認核能功大於過的事實,也讓世界恐懼核能的人們早日走出核能恐懼症的陰影。

介紹

核電站恐懼症,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可以稱之為電站恐懼症,在各種類型的發電站中。核電站的風險似乎最大,可能造成的危害最嚴重,所以反對的聲音最響最激烈,而且民眾反對的程度與我這兒距離核電站的遠近基本成正比儘管與全球氣候變化頻頻引發的環境災害相比,當今科技水平下發生核電站事故的機率很低,但一旦有事故對民眾的心理衝擊實在太大,所以繼續發展核能,要過的關鍵一關是與恐懼心理有關的民意關。

核電建設

1、2011年3月9日歐盟發布《低碳發展路線圖》,放言要全面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的力度;其中,作為清潔能源重要代表的核能備受強調,但日本東北部就發生了9.0級地震,在海嘯衝擊下,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輻射泄漏,至今已將近一個月,事態仍未完全受控。

2、此事的影響波及世界各國,自2011年3月中旬開始,日本 美國、德國。瑞典、和中國等建有或在建核電站的國家大都宣布將全面核查核能安全,並且暫緩或停建核能項目;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圍繞核能發展再現激烈爭議,反對者和支持者各執一詞。

3、即便核事故發生之後,歐美各國除表示要加強核能安全檢查外,基本沒有動搖繼續發展核能的立場,當今科技水平下發生核電站事故的機率很低,但問題是一旦有事故,對民眾的心理衝擊實在太大。

核能套用

1、核能作為能源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當今全世界最大的核能國家是美國,共建有104座各式核電站,其發電量占到全國總發電量的20%左右。世界上其他主要耗能大國也都非常重視發展核能,日本共有55座核電站,發電量占到全國總發電量的一半左右;德國共有17座核電站,占總發電量的23%。而中國是核能發展的後起之秀,目前已建成核電站13座,在建的有28座。

2、在此次日本核事故之前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對於發展核能基本已經形成共識,認為核能是未來能源供應的重要來源之一,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手段,也是低碳經濟的重要支撐。

3、在發布不久的歐盟《低碳發展路線圖》中,提出了到2050年降低80%碳排放的目標,認為沒有核能的發展,將根本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目前核電占歐盟總發電量的1/3,占全部“零碳排放發電量”的2/3。

4、就在日本發生核事故之時美國國會正激辯下一年度的總體預算,白宮提交的有關新能源和低碳發展的預算是引起最大爭議的項目之一;儘管國會準備削減這項預算中大部分的支出項目,但唯獨完整地保留了核能發展的相關項目,即便核事故發生之後,歐美各國除表示要加強核能安全檢查外,基本沒有動搖繼續發展核能的立場。

反對核能

1、在反對發展核能的聲音中,不難聽到一種被簡稱為“NIMBY”的訴求,這種訴求在世界電力發展之初便已出現,它影響著各類發電站的修建,不只是核電站。“NIMBY”翻譯成中文就是“不要建在我的地盤”——無論什麼類型的發電站或電廠,也不論建發電站能帶來多大好處,都不要建在“我這兒”。

2、核能是一種零排放的清潔能源,其生產過程中不產生任何溫室氣體,因此大部分主要的碳排放國家或地區,都將核能視作中長期有效替代石化能源、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客觀地說核能總體上功大於過。

發展意義

1、如果人類不發展核能,必將加劇國際能源爭奪,引起能源價格攀升,甚至造成國與國衝突,綜合損失將遠大於某次核電站事故帶來的損失。

2、以太陽能等替代石化能源尚需時日,而核能可以作為過渡,為阻止氣候持續變暖贏得時間;而如果不能延緩氣候變暖,造成的損失也將比核電站事故損失大得多。

3、發展核能有助於提高能源供應的本土化程度,改善用能大國的能源供應穩定性和獨立性。重視核能,是一個國家從政治、經濟、安全等多角度綜合考慮的結果,包括考慮當今世界低碳化發展的迫切要求。

4、核電站事故後果嚴重,我們必須更加嚴密周全地研究核電站設計、運行管理、應急搶險等全過程安全,不斷改進技術,務求保險再保險;必須充分考慮民眾特別是周邊地區居民的心理感受,取信於民。

5、必須針對此次日本核事故中暴露出來的廢棄核燃料安全處置等問題,拿出可靠方案。但我們不能簡單否定核能,否認核能功大於過的事實。否則一次核事故,不僅將成為核能發展之痛,也將成為世界整體發展之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