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羅池廟碑

柳州羅池廟碑

《柳州羅池廟碑》為唐代著名書法家沈傳師(769-827)53歲時所書,碑文由大文學家韓愈撰寫,紀念頌揚柳宗元被貶任柳州刺史所做的政績。碑立於羅池廟內,碑石早已不存,至於何年遭毀,現無從查考,今所見拓本乃據清何紹基舊藏宋拓孤本一冊影印。

相關信息

羅池廟是已故刺史柳侯的廟。《柳州羅池廟碑》 此碑書法,氣息清勁圓潤、骨法神健,結字雖較為瘦削,然挺健秀朗,肉藏於筋,略無枯瘠之垢病。乍一看,近似柳(公權)書,但細察與柳書有著根本的區別,那就是柳書中宮過於內斂,緊縮得讓人心中發慌,沈書卻無此特徵,雖然中宮也稍作內斂,但總體來說,還是屬於較寬鬆的。另一個與柳書不同點即在結構上,沈氏書法結體多呈左低右高勢,且略向右欹側,當然,此碑書法也確實存在與柳氏書法相同的地方,其中豎彎鉤、點、撇、捺、懸針豎等用筆和一些字的結體如“言“字旁,“詔”、“柳”、“師”、“不”等與柳書如出一轍,究竟是誰影響了誰?請看王鐸跋此拓本的一句話“沈書寡覿,本虞永興,柳誠懸、歐率更,合為一家”。如果王鐸的話可信,顯然沈師承了柳,然據《舊唐書》柳公權本傳推測,柳(公權)小於沈傳師九歲,同時,本傳有一段話也耐人尋味,“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說不定這“近代筆法”里就包括沈傳師在內。如撿柳書《李晟碑》與《羅池廟碑》對照,用筆與結字即頗為仿佛。看來王鐸的沈“本”柳公權是要打折扣的。黃魯直在論唐代書法時,曾說“唐初字學勁健得晉宋風,開元後變為肥厚,元和後柳、沈之徒復尚清勁”。可見柳、沈都是力“矯肥厚之病”以尚“清勁”為美的書家,若用今天的話來說,在當時柳、沈都是極富有創新精神的書家。這樣看來,柳、沈書風的相近也就不足為怪了。

柳州羅池廟碑所作年代考證

據羅振玉所藏《宋拓柳州羅池廟碑》對歷代諸說加以考辨,得出全新結論:韓愈《柳州羅池廟碑》作於長慶三年(823);而柳州《羅池神碑》當立於長慶元年(821)正月。

柳州羅池廟碑內容

羅池廟者,故刺史柳侯廟也。柳侯為州,不鄙夷其民,動以禮法。三年,民各自矜奮,曰:“茲土雖遠京師,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則我非人。”於是老少相教語,莫違侯令。凡有所為,於其鄉閭,及於其家,皆曰:“吾侯聞之,得無不可於意否?”莫不忖度而後從事。凡令之期,民勸趨之,無或後先,必以其時。於是民業有經,公無負租,流逋四歸,樂生興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園潔修,豬牛鴨雞,肥大蕃息。子嚴父詔,婦順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條法,出相弟長,入相慈孝。先時,民貧以男女相質,久不得贖,盡沒為隸。我侯之至,按國之故,以傭除本,悉奪歸之。大修孔子廟,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樹以名木,柳民既皆悅喜。嘗與其部將魏忠、謝寧、歐陽翼飲酒驛亭,謂曰:“吾棄於時,而寄於此,與若等好也。明年吾將死,死而為神。後三年,為廟祀我。”及期而死。三年孟秋辛卯,侯降於州之後堂,歐陽翼等見而拜之。其夕,夢翼而告曰:“館我於羅池。”其月景辰,廟成。大祭,過客李儀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廟門即死。明年春,魏忠、歐陽翼使謝寧來京師,請書其事於石。余謂柳侯生能澤其民,死能驚動福禍之,以食其土,可謂靈也已。作迎享送神詩遺柳民,俾歌以祀焉,而並刻之。柳侯,河東人,諱宗元,字子厚。賢而有文章,嘗位於朝,光顯矣,已而擯不用。其辭曰:荔子丹兮蕉黃,雜餚蔬兮進侯堂。侯之船兮兩旗,度中流兮風泊之,待侯不來兮不知我悲。侯乘駒兮入廟,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鵝之山兮柳之水,桂樹團團兮白石齒齒。侯朝出遊兮暮來歸,春與吟兮秋鶴與飛。北方之人兮為侯是非,千秋萬歲兮侯無我違。福我兮壽我,驅厲鬼兮山之左。下無苦濕兮高無乾秔充羨蛇蛟結蟠。我民報事兮無怠其始,自今兮欽於世世。

譯文

羅池廟,是原來的刺史柳侯的廟。柳侯在治理柳州時,不輕視百姓,以禮法曉喻民眾。三年後,柳州百姓都變得勤奮淳樸,他們說:“柳州雖然遠離京城,但我們都是天子的臣民,現在天子派來這樣仁慈的人治理柳州,假如我們不聽他的感化,就太不通情理了。”於是老老少少互相告誡,不要違背柳侯的命令。凡是在鄉里或家中做什麼事,都說“這樣做柳侯知道了會不會贊成呢?”,考慮再三然後再謹慎地做事。凡在政令規定的期限內,百姓們都樂意接受柳侯的勸戒,不管遲早,總不誤期。 經過柳侯的治理,百姓從業有一定的秩序,沒有收不齊的租稅。過去逃亡出去的人現在都從四面八方回鄉來了,大家安居樂業,從事生產建設。院落里蓋起了新房子,擺渡口出現的新渡船;池潭庭園,整潔乾淨;豬牛鴨雞,肥大繁衍。孩子聽從父親的教誨,妻子順從丈夫的意志。婚嫁喪葬,各有章法;友愛兄弟、尊敬長者、慈愛子女、孝順父母,蔚然成風。以前百姓貧困,常以子女抵債,時間久了無力償還,他們的子女就被收為奴隸。柳侯到了以後,按照國家固有的法令辦事,以傭工抵本息,使子女都能回到父母身邊。興修孔廟,力倡儒學。城鄉大街小巷規整有序,種上名貴樹木。柳州的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
柳侯曾經與他的部將魏忠、謝寧、歐陽翼在驛亭飲酒,他對他的部將說:“我被時俗所拋棄,寄生在此地,有幸與你們成為好朋友。明年我可能去世,死後會成為神。等我死後三年,請你們為我修廟祭祀。”果然第二年(柳侯)就逝世了。柳侯逝世後三年的初秋,他的神靈顯現在州府官署的後堂,歐陽翼等人見後伏地而拜。那天晚上,柳侯託夢給歐陽翼說:“請為我在羅池修廟。”那月丙辰,羅池廟修成,舉行了大祭。有個叫李儀的過路客喝醉了酒,闖入廟堂侮辱羅池神,立時得病,扶出廟門即倒地身亡。
第二年春,魏忠、歐陽翼派謝寧到京城來,請我為柳侯撰寫廟碑刻文。我想柳侯活著的時候,對柳州人民有莫大恩惠,他逝世了,他的神靈能給柳州百姓興利除弊,一直關照這一方土地,真是神奇啊!我於是寫了迎享送神詩給柳州人民,借銘歌來祭祀柳侯,並把他們鐫刻下來。
柳侯,河東人,諱宗元,字子厚。賢能仁德,有傳世詩文,曾位列朝臣,風華正茂之時,卻被擯棄不用。銘詞是:(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