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井

柯玉井

柯玉井,明代嘉靖年間出生在廣東潮州府海陽縣浮洋井裡村.中醫藥聖殿“太安堂”創始人,他一生濟世救人、為民造福,向世人展現明代中醫藥的興盛發展軌跡以及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明隆慶四年(1570年),朝廷誥封柯玉井公為“奉政大夫”,並宣之入朝述職。不幸的是,柯玉井公即仙逝於入朝途中。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明萬曆十年(1582年),朝廷又追賜柯玉井公“鄉進士出身”,廣東潮州府知府郭子章奉詔親臨柯玉井公故里,為之立“大夫第”,以表彰、紀念其勤政濟民、秉德濟世的千秋功德,潮州柯氏由此名滿潮汕。

柯玉井

在遭發配充軍的太醫中有一人名叫萬邦寧,醫術十分高明,被流放到廣西梧州。時任梧州知府的正是井裡村人柯玉井。柯玉井對萬太醫的蒙冤深表同情,奉為上賓,遂成莫逆之交。後來,萬邦寧冤案平反奉召回京,升為太醫院院使。萬邦寧蒐集宮廷御方、祖訓家傳等,編纂成《萬氏醫貫》“天、地、人”三部曲,並贈予柯玉井以答謝知遇之恩。

在萬氏鼎力相助下,柯玉井於1567年創辦了“天安堂”,《萬氏醫貫》也在井裡村傳抄,許多柯氏後人因此步入行醫之道。

作為醫書傳人之一的柯耀銳醫生稱,書中不少古方十分靈驗,比如剛出世的嬰孩晚上夜哭不止,照醫書中所載以八隻蟬衣和七片薄荷熬湯服用,簡單而效果佳。

柯玉井:出身於潮州一個清寒的書香門第,鄉試本高中解元,卻因科場舞弊被令孤秩雲取代,名次大挫。令狐被倭寇掠財並綁架杳無音信,其家人嫁禍於柯玉井並報官,恰在柯玉井拜堂成親之日受到衙役追捕。避禍途中遇到逃亡太醫王山尊,王驚異於柯玉井的人品和過人的醫學潛質,言傳身教。玉井棄文從醫,經王山尊、萬邦寧、劉道長等醫學大師的悉心教誨和點化,又經太醫院歷練以至彝族土醫的啟發,經過數十年行醫與做人的曲折歷練,終於將儒、釋、道三家的真諦揣摩深悟,融為一體,從而達到了中華醫學的更高境界。晚年先後在雲南楚雄、廣西梧州做官,傾力於安邦撫民,濟困扶危,化解族群恩怨,大得民心。最後辭官歸里,創辦太安堂,立下千古堂訓。

廣東潮州井裡村人、出身醫學世家的柯玉井上任廣西梧州府為官,幫助當地民眾建磚瓦房消除火災頻髮根源,又用祖傳藥方治癒了大批燒傷、皮膚病患者。當其時,明代著名御醫萬邦寧受“太醫朱林案”株連,被流放到梧州,柯玉井與他結為知己。萬邦寧後回朝升任太醫院院使,將親著的醫學典籍《萬氏醫貫》贈與柯玉井。後來,柯玉井回到潮州府,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創辦了“太安堂”,並將《萬氏醫貫》作為傳家寶,代代相傳醫道藥理,至今近500年。據介紹,太安堂中醫藥文化已入選第二批汕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涉獵眾多中醫及中藥材知識,堪稱醫案最多的中醫藥文化劇。

這幾年,中國的影視界非常積極地為中醫正名,電視劇方面有較早的《大宅門》,後來的《大清藥王》、《神醫喜來樂》等;電影方面,著名導演張藝謀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將中醫製藥的盛大場面放在電影開篇的位置……

有關柯玉井的電視劇:《太安堂·玉井傳奇》正是一部充分展示中醫藥獨特文化內涵與魅力的電視劇。如果只看片名,似乎也與上述的劇作沒有多大的區別,甚至感覺可能傳奇故事性更強一點,但是據介紹,該劇以弘揚中醫中藥傳統文化為宗旨,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藍本,以明代潮州優秀子弟、明代嘉靖丁酉科進士、潮州柯氏五世祖柯玉井公一生“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歷練過程為主線。

一部醫書——明代嘉靖年間,太醫院院使萬邦寧奏明聖上,將自己撰寫的醫藥典籍《萬氏醫貫》贈給梧州知府柯玉井,萬邦寧在《萬氏醫貫》的序言裡記敘了本劇主人公柯玉井的故事梗概。

一宗冤案——明代嘉靖年間,“太醫朱林案”使萬邦寧無辜受牽連發配到梧州。時任梧州知府柯玉井以禮厚待萬老太醫。一段施救報恩的傳奇,造就了一代名醫,並由此奠定了其後世子孫的世代偉業。

一次宮變——首次把明代嘉靖年宮中發生的十幾個宮女勒殺皇帝的“壬寅宮變”搬上螢屏,從獨特的中醫藥視角解讀歷史事件。

與以往螢屏上出現過的中醫藥題材電視劇不同,該劇一改過去同題材電視劇的國讎家恨、勾心鬥角、恩愛情仇的套路,而是通過對深受中國傳統儒、釋、道文化的洗禮的主人公,在太醫院名師及諸多高手的幫助下,歷經磨鍊,終成一代名醫並創辦中醫藥聖殿太安堂的傳奇故事的演繹,全方位展示中醫藥的魅力以及它在人民民眾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一部與人民民眾生活休戚相關的、全新中醫藥題材的電視連續劇。

《太安堂·玉井傳奇》由太安堂第十三代傳人、柯玉井公第十三代孫、太安堂集團董事長柯樹泉投資拍攝,柯樹泉說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中醫藥文化,任重而道遠,更是太安堂集團義不容辭的使命。通過不斷的努力,繼承太安堂“秉德濟世,為而不爭”的堂訓精神,展示太安堂500年深厚中醫藥技術文化底蘊和歷久彌新的尊貴品牌,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弘揚祖國中醫藥國粹。

據介紹,《太安堂·玉井傳奇》從前期籌備到劇本創作,再到拍攝製作,歷時3年多,創作這個劇本之初,沒有任何可供對照的同類題材文學著作,這就注定與大部分歷史題材劇作不一樣,它們還有可供改編的文學原著或是史學著作,而《太安堂·玉井傳奇》的劇本創作只能去參考大量的史料,然後融入編劇們的藝術創作。

為此,主創人員遍訪了北京、廣東、雲南、湖北、廣西、江蘇等省、市、自治區,行程幾萬里,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潮州、汕頭等地召開了近20次劇本研討會,終成一個結構嚴謹、敘事手法新穎獨到的劇作。並且劇本由多個編劇共同完成,這就避免了在劇本創作中過於主觀的創作走向,從而達到知識性、藝術性和可觀賞性的統一。

儘管《太安堂·玉井傳奇》中有涉及入宮任太醫的不少情節,但該劇絕不是一部宮廷戲,儘管劇中關於柯玉井與髮妻黃徽淑、師妹當歸的感情糾葛,但這並不是整個劇作的主旨,該劇最大的亮點正是劇中的知識性。我們在劇中可以看到很多涉及中醫及中藥材的相關知識,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史實,更準確地展現中醫藥精髓,劇本創作之初就專門組織了一批國家名老中醫及權威機構的中醫研究人員擔任醫學顧問團隊,涉及中醫藥知識性的細節實事求是、絕不馬虎,對提到的專業知識進行考證、研究,力求使劇本中涉及中醫藥知識部分準確,彰顯中醫文化的獨特魅力,達到傳播中醫文化精髓的藝術創作目的。並且據介紹,由於該劇中援引的中醫藥醫案藥方較多,已引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的關注,該劇很有可能獲得醫案藥案案例最多的電視劇的記錄認證,並且劇中所有的醫案藥案均可考證。

另外,本劇還具有幾大特色:由曾經執導過《大宋提刑官》的著名導演闞衛平擔綱總導演,領頭創作,並把握全劇整體藝術風格和全劇製片質量;由著名演員巍子、陳松伶(香港)分別出演男女主角,著名演員胡軍傾情加盟;劇中的片頭片尾曲及插曲全部採用了符合格律的、經全球網路徵集中獎的古詩詞作品譜曲而成;劇中的背景和音樂突出了柯玉井家鄉潮州的特色,在明清建築實景地拍攝,並採用明清古家具、古瓷器、古字畫和正宗中藥炮製器具為道具。

《太安堂·玉井傳奇》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送審的過程中均受到一致好評,一致認為,在當下的電視劇強有力的傳播影響下,以“傳授中醫養生之道、傳播國粹中醫文化”為主導的中醫題材大劇在全社會的熱播,必將給全社會帶來又一次中醫熱潮,這對於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和弘揚中醫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另外,據介紹,《太安堂·玉井傳奇》除在國內發行外,已先行進軍海外。不僅讓中國觀眾,也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觀眾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中國的傳統中醫文化,促進傳統文化的交流,彰顯大中華國粹中醫藥的無窮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