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嘉予

柯嘉予,男。還創辦《時報》作為瓊山縣蘇維埃人民政府機關報,嚴憲謨兼任主編,柯嘉予常化名柯維克在《時報》上發表文章。

基本信息

簡介

嘉予(1896――1977),又名柯啟績、柯為范,海南瓊山縣(今屬海口市)海秀鄉濱濂村人。1896年10月24日出生於濱濂村一個貧農家庭,世代以種田為生。父親柯輯瑞在本村私塾執教,母親嚴氏負責種田。柯嘉予家中有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五。大哥啟綸,1925年由嘉予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後,啟綸被捕犧牲。解放後,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二哥啟錦從商;三哥啟統幼年失明;四哥啟紳,為縫衣匠;弟弟啟絢,解放後,曾任海南行署商業處秘書。

經歷

柯嘉予少年時在本村私塾讀書,1921年秋於瓊山縣立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朝陽大學。讀書期間,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由於表現突出,於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柯嘉予與在京讀書的瓊崖籍共產黨員莫同榮等組織瓊島魂社,創辦《瓊島魂》雜誌,提倡民主與科學,抨擊軍閥黑暗統治,宣傳愛國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革命思想。此刊物發至上海、北京、瓊崖及南洋,對瓊崖人民革命鬥爭起了一定的啟蒙作用,尤其對知識分子影響更大。1925年秋大學畢業後,柯嘉予被黨組織分配至廣州從事革命活動。

1926年1月,柯嘉予隨國民革命軍渡瓊。這時,王文明、馮平等27人被黨組織派回瓊崖,指導革命活動。瓊崖收復後,廣東國民政府委派國民黨左派張難先任瓊崖行政專員。當時,柯嘉予遵照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精神,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加入國民黨,並任瓊崖行政公署秘書科長。嘉予積極與張難先配合,大量任用共產黨人、革命青年和左派人士。領導全瓊國民黨組織和行政工作,努力減輕人民的痛苦,廢除軍閥時期規定的各種苛捐雜稅,取締煙館賭館,征辦貪官污吏,取締反動派的活動。1926年2月,國民黨瓊崖特別黨部在海口市成立,不久,國民黨海口市黨部成立,柯嘉予任常務委員兼秘書長。為了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影響,進一步推動瓊崖革命運動的發展,柯嘉予與同志們在海口創辦《瓊崖民國日報》,兼任編輯工作。

同年春,省農民協會瓊崖辦事處和瓊崖總工會派一批工運骨幹到海口市郊區農村發動農民運動,建立農會。在省農民協會瓊崖辦事處的領導下,海口市郊農民協會辦事處成立,馮白駒任辦事處主任。同年5月,馮白駒、林平、朱潤川、柯嘉予、吳清坤等人到濱濂村陳汝鑒家召開會議,討論組織農會事宜,並成立濱濂村農民協會籌備會,後宣布成立濱濂村農民協會。之後,馮白駒,柯嘉予又相繼在儒益、蒼東、蒼西、周仁、永莊、業里等村莊發動民眾,建立了農會組織。夏秋之間,府海市郊各村都成立了農會和黨組織。6月初,柯嘉予與吳清坤、陳九亭等共產黨員從海口步行到瓊山縣羊山邊緣的蒼東村,以給親戚傳授中草藥知識為名,把青年組織起來,舉辦平民夜校,以《千字文》為課程進行教學,向青年、民眾宣傳革命理論,幫助農民學習文化和科學知識,啟發農民的階級覺悟和政治覺悟。

1926年6月,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成立,王文明任地委書記,柯嘉予當選委員兼軍事部副部長,馮平兼部長。仲凱農工學校創辦期間,柯嘉予曾親臨該校視察工作,並稱讚仲凱農工學校“是第二黃埔,是革命熔爐”。同年夏,受瓊崖地委的委託,柯嘉予與共產黨員林基、陳仁公、許俠夫、羅文淹等在海口創辦瓊崖公學,兼任教員,柯嘉予同時還是海口市平民教育委員會委員和海口市中山女子學校教員。同年10月,海口總工會內部出現分裂,代表工代會的工賊張學良、王蘇民、邢覺非等在把持碼頭工會中故意挑撥碼頭工人之間的關係,並組織打架隊,尋釁滋事,激起廣大工人的極度憤慨。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工人運動,柯嘉予、林平組織和領導旅店工會工人掀起反對工賊的鬥爭,同時組織4000多人的隊伍上街遊行示威,要求國民黨當局取締海口工代會組織,保護海口工會的合法利益,取得勝利。

1927年1月,為促進農運工作發展,瓊崖地委在海口創辦瓊崖高級農民政治軍事訓練所,柯嘉予、羅文淹等十多人兼任訓練所教員。他講課聯繫實際,通俗易懂,深受學員的好評。蔣介石背叛革命後,4月22日,國民黨瓊崖當局奉蔣介石的密令,發動反革命政變。霎時,白色恐怖籠罩府海地區,城市革命組織和黨組織遭到破壞,革命力量遭到挫折。政變當天,柯嘉予、朱潤川、吳清坤等同志在市黨部即海口市新華南柴竹街的一間小樓上吃晚飯,不幸被國民黨警察局的便衣警察包圍。在險難關頭,除柯嘉予跳樓避難外,其餘同志均被捕,壯烈犧牲。當晚,柯嘉予返回濱海村家鄉,由村中積極分子陳汝鑒帶領轉移到儒益村,後又轉移到蒼東、蒼西村。瓊崖農訓所黨支部書記王文源轉告馮白駒廣東區委和瓊崖地委的指示精神後,馮白駒立即趕到濱濂村與柯嘉予會合。瓊崖“四二二”事變後,瓊崖特委決定將革命鬥爭重點由城市轉移到農村,馮白駒和柯嘉予等以海口市郊東城村為府海地區黨組織活動的據點,向蒼東、蒼西、蒼英、道心、太平、高坡、仁里、坡巷、薛村、坡崖、坡訓、北片、翁導等村莊發展黨組織,開展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隨後,柯嘉予又與吳維修等重返蒼東、蒼西一帶村莊,積極組織農軍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

1927年6月,為了更有效地開展武裝鬥爭,瓊崖特委成立瓊崖工農討逆軍司令部。6月至11月,柯嘉予任瓊崖工農討逆軍第六路軍(瓊山)司令,後由馮建農接任,黨代表為馮白駒。同年秋,根據特委的指示,柯嘉予等人將從海口撤退到市郊的黨員組織起來,在海口市郊東城村成立中共海口市委員會,柯嘉予任書記。在市委和柯嘉予的領導下,府海地區的鬥爭迅速發展,蒼東、蒼西、蒼英、濱濂、永莊、東城、業里等村莊的青年積極參加紅軍和地方革命政權建設。柯嘉予關心郊區黨組織的建設,時常回濱濂村指導普庵里黨支部的工作。支部工作相當出色,革命低潮時,普庵里支部遭破壞,柯嘉予堂兄柯啟秀被殺,柯啟超因年少免死,蹲監三年半後釋放。

1927年12月,瓊崖特委鑒於海口市委對城市暴動工作不力,加上柯嘉予在海口太“紅”,不適宜在海口繼續開展活動,決定改組中共海口市委,由藍浚�任書記。這時,柯嘉予把精力放在市郊農村工作上。1928年上半年,瓊山縣蘇維埃人民政府在蒼東村成立,柯嘉予任主席,嚴憲謨為秘書,柯啟琳為交通員。另外,還創辦《時報》作為瓊山縣蘇維埃人民政府機關報,嚴憲謨兼任主編,柯嘉予常化名柯維克在《時報》上發表文章。

1929年,瓊崖革命陷入低潮,由於敵人通緝和追捕,柯嘉予離開瓊崖到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後輾轉到上海尋找中共黨組織,後因長期與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而脫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柯嘉予在南京銀行部門工作直到1958年退休。1977年,柯嘉予在上海市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