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柞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柞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東部,地跨長安、柞水、寧陝三縣,總面積16500公頃,其中柞水縣轄區面積8070公頃。保護區以保護羚牛及其森林生態系統為對象,屬秦嶺中山或高山地貌,海拔1000-2802米,相對高差1800米,最高峰牛背梁2802米,是1987年建立的以保護羚牛及其棲息地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介紹

牛背梁自然保護區內景觀獨特、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4萬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7%以上,是羚牛的天然樂園。

牛背梁門票

成人票:110元  兒童票:55元

柞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柞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柞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柞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牛背梁景區交通十分方便,西康鐵路、高速公路穿腹而過,距西安市僅47公里,離柞水縣城20公里,素有“天然藥庫”、“動物樂園”之譽。這裡的山山嶺嶺、溝溝岔岔,留下了孫思邈、羅時義、王家成等古今中草藥名醫和當代科考隊員的足跡。由牛背梁山麓到巔峰,有10多公里崎 嶇山徑。來這裡遊玩可感受到華山之險,黃山之奇,桂林之秀。這裡的氣候有日過四季之感,海拔1800多米的垂直高差,自上而下有高山寒帶、寒溫帶、溫帶、暖溫帶、北亞熱帶5種氣候。因而,這裡溫低、濕重、風大、霧多,景色變幻無窮。時而陽光燦燦,金灑群山;時而山風呼嘯,林海浪翻;時而雪花飛舞,山如玉簇。若置身峰頂,日出前,萬壑皆白雲,身在白雲上,如在太空;日出後,雲開霧散,遼闊無垠。極目遠眺,八百里秦川一攬無餘,涇河渭水清濁分明。回首南望,氣勢磅礴的崇山峻岭,儼若無數露脊鯉魚在林雪碧浪中遨遊。 在牛背梁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古木參天,長藤相纏,有野生植物和樹種1400餘種。珍貴的稀有樹種,如鐵堅杉、秦嶺冷杉、巴山冷杉、太白紅杉、領春木、越桔等,其中以各種冷杉最多,比比皆是。藥用植物也十分豐富,有1200多種,其中民間常用草藥有629種。有些藥物的名字十分别致,如百步還陽丹、九死還魂草,盤龍七、過山龍等。至於那些柴胡、連翹、杜仲、天麻、五味子、丹參等常用藥材,有500多種,不僅產量多,而且質量好。 牛背梁濃蔭蔽天的叢林,還是動物的王國。這裡棲息著被國家保護的20目53種野生動物,主要有羚牛、豹、金雕、黑熊、金貓、香獐、鬣羚、斑冠、長尾雉、紅腹角雉、勺雞、大鯢等。隨著生態、探險、民俗風情類旅遊主題越來越被現代人所喜愛,牛背梁這塊生態寶地將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營盤鎮的品牌產業,牛背梁自然保護區已被全球環境基金(GEF)組織列為全國自然保護區示範點之一,通過GEF項目的實施,保護區必將成為一個集保護、科研、教學實習和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具有示範意義的保護區和集觀賞、避暑、休閒、度假、科考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區。

保護區發展歷史

198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轉省林業局關於加強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的報告"的檔案同意建立"柞水羚牛"保護區。

1982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第四十五次會議通過的《陝西省自然保護區區劃方案》,柞水羚牛保護區為方案中提出的第一期籌建的保護區。

1985年,陝西省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第一批從1985年開始籌建柞水羚牛、周至金絲猴兩個保護區。

1986年,陝西省編制辦公室批准成立"陝西省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籌建處"。

1987年,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籌建機構正式成立,籌建處設在柞水縣城,從1987年6月起正式辦公。

1988年,國務院批准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為"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陝西省自然保護管理委員會確定了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的界線範圍。

1993年,林業部批覆了《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行性研究報告》。

1994年,依據陝西省計畫委員會《關於建設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保護站(點)的通知》精神,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籌建處從柞水縣遷至長安縣韋曲鎮。

1997年,陝西省機構編制辦公室批覆同意成立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同時撤銷籌建處,管理局人員編制暫定90名。

旅遊資源

百米瀑布

百米瀑布在去光頭山路的右側,隱約可見百米瀑布,它位於光頭山東部,在翠峰青崖之中,一條玉帶分外耀眼,隨風漂拂,在光的照耀下,常折射出七彩色,宛若一道彩虹縈繞山間。

西溝峽

西溝峽位於牛背梁東南方向,全長約15公里。西溝峽在峽口以上兩側危崖高聳,其勢如劍開,危石崢嶸,樹木掩映,溝深水長 。曲折的峽谷中巨石堆積,急流滔滔。其間流傳著不少美麗的傳說。成片的原生林中,飛鳥走獸遍布,奇峰怪石,飛瀑清潭隨處可見。步如西溝峽,晃若步入神遊仙境一般,美不勝收。

光頭山

光頭山2800m,登光頭山沿途可以看到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紀念碑,“6.9”洪災水毀紀念碑,百米瀑布,王鎖岩,月亮崖和成片的高山杜鵑林,可以親身體驗舒適的高山草甸,還有機會看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毛扭角羚。

梯子溝

梯子溝氣候濕潤,景色獨特,海拔1800m。穿過密密幽幽的松林,眼前豁然開朗,映入眼帘的是神秘的日月潭,讓人心潮澎湃、心動不已的銀河瀑布。

蒼子溝

蒼子溝海拔1500米,溝內原始森林植被豐富,風景秀美,溪水潺潺,瀑布跌宕起伏,幽幽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的環境。

秦楚古道

生物多樣性展示館秦楚古道位於保護區東沿實驗區,是南北朝時期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大冢宰晉國公修建的一條古道,名曰:“義古道”,從此秦嶺南北之阻始通。古道隸經歷代滄桑,盡得自然風光之靈氣,群峰疊嶂,萬目崢嶸,美不勝收。秦楚古道跨越終南山,北麓山勢陡峭,易觀山景;南麓地勢緩長,易享清涼。冰川遺蹟、萬畝草甸、奇花異草、千畝杜鵑、紅豆冷杉、竹海紅樺、千姿百態。清泉叮咚、曲溪交替。這裡是樹的海洋、草的世界、藥的寶庫、動物的樂園。

生物多樣性展示館

2007年9月份興建,展示館設在管理局金羚大廈11樓,展廳面積500餘平方米,由多功能廳、多媒體互動區、沙盤、動植物資源展示區等展示區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