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園建立

較大規模的柚園在建立之前,必須先進行科學論證,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方案,進行布局規劃和果園設計,最後才能施工建園。

論證與規劃

科學的論證是柚園建立前的一項十分慎重的準備工作,要求根據柚類對環境條件的需求和當地的生態條件與社會環境,對能否建立柚園、建園的規模及效益等做出正確的結論。
(一)資料收集
1.柚類對生態環境的要求 柚類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所需熱量一般比寬皮柑橘高,與甜橙相似。一般而言,柚樹在年均溫14.7~24℃,1月均溫3~20℃,絕對最低溫不低於-9℃,大於或等於10℃;的年積溫4800~8800℃的地區均有分布。但是,柚種類複雜,不同種類或品種對溫度的適應性也有較大的差異。例如,沙田柚起源於南亞熱帶北緣的廣西容縣,以年均溫18~24℃,1月均溫7~9℃,9月均溫24~25℃,8~10月天氣晴好,晝夜溫差812℃,全年≥10℃;有效積溫5 800~6 500℃;的地區為其最適生態區。以璃溪蜜柚長泰文旦柚為代表的文旦類諸品種起源於南亞熱帶,以年均溫20~22℃,≥10c的年積溫7000~7600c的氣候條件為最適。進行柚的商品化生產,只有在所選品種的最適生態環境下栽培,才能獲得最好的效益。(見表)所列,是中國柚類主栽良種的最適氣候條件。
柚類植株樹大根深,對土壤及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土壤有效耕作層厚度應在100em以上,根系分布層土壤有機質含量達2%~3%以上,排水透氣性良好,才能滿足柚樹正常生長發育之需。酸柚砧木適宜的土壤ph為6.0~7.0,枳砧則要求ph5.5~6.5的微酸性土壤環境。且要求土壤疏鬆透氣,空氣含氧量在8%左右,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年降雨量1400~2000mm,周年分布均勻,如果在降雨太集中或雨量偏少的地區,則應考慮設定排灌設施。
柚樹體積較大,果實亦大,易遭大風或颱風的侵襲。宜選背風地建園,或設定防風林帶。柚樹對土壤鹽分敏感。在海塗建立柚園,除需設定防風林系統外,還必須通過引淡水洗鹽,施酸性肥料,多壓綠肥等措施,將土壤鹽分含量降到0.2%以下,才可栽種柚樹。
2.當地生態與氣候資料
(1)主要收集當地多年的氣象資料,主要包括平均溫度,有效積溫,1月平均氣溫,9月平均氣溫,極端最低、最高氣溫,年降雨量及逐月雨量分布,9~10月晝夜溫差、風向、風力、日照時數等。
(2)當地土壤普查資料,主要包括成土母質、土壤種類、酸鹼度、土層厚度、土壤質地,地下水位、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容重和最大田間持水量等相關指標和海拔、坡向、坡度、地貌、植被狀況等。還應了解當地洪澇及乾旱頻率,強度以及水源等抗災因素。
(3)調查了解當地柚樹栽培歷史、資源狀況、引種栽培柑橘及柚類的現狀,發展柚類生產的條件與前景,以及交通條件,市場等情況。
(4)對於較大柚園的規劃設計,還應收集或勘測獲得當地比例尺為1/5 000或1/2 000的10m或5m等高線地形圖。重大制約性因素,充分認識和利用有利因素,提出對不利因素或制約因素的矯正方案與策略。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對建立柚類生產基地提出初步意見。
2.撰寫可行性報告 在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就柚類基地建立的可行性,規劃投資規模,資金籌集,市場分析,配套產業發展及巨觀與微觀經濟、社會效益分析等提出科學、客觀的可行性報告
3.對可行性報告進行科學論證 組織相關學科的專家對可行性報告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可靠性進行充分的研討和論證,最終對可行性報告提出論證意見,並對基地規劃,柚園設計方案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使之更切實可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