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社村

柏社村

柏社村位於新興鎮西北部,距三原縣城25公里,該村下轄15個村民小組,是該縣較大的一個行政村。有保留較為完整的窯洞、民居住宅;保存完好的地窯134院,經常有人居住的地窯25院,廢棄地窯52院,總計211院,村落周邊為典型的田園自然景色,果樹、楸林繁茂,具有鮮明的風貌特色。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郵編:450041 代碼:410106 區號:0371 拼音:Shangjie Qu

上街區位於鄭州市西部,距省會鄭州38千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3°14′45〞至113°19′05〞,北緯34°35′至34°40′。周圍與滎陽市接壤:東鄰滎陽市城關鄉,西、南分別與高陽鎮、劉河鎮毗鄰,北部與王村鎮相連。總面積64.7平方千米(2004年)。總人口14萬人(2002年)。

相關資料

別致的建築和綠化的村莊,展示著一種現代和環保;村民的神情和言談舉止以及衣著打扮,蕩漾著一種幸福和和諧;往來穿梭的電動車及汽車等交通工具,也顯現著一片富足。這些農村的新面貌讓人從心裡讚嘆:過去的土老百姓,現如今不土了!
東柏社村是個只有231戶、859口人的小村莊。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尤其在袁朝輝書記的帶領下,全村乾群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使該村的舊貌換新顏,村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東柏社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共同譜唱和諧之曲。
為民謀利
產業強村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但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只有發展生產才能實現農民持續增收,才能改變農村的面貌,也才可能持之以恆地把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地搞下去。
東柏社村村“兩委”班子把千方百計發展富民經濟,做到民富村強作為努力追求的目標。該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開展“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活動,鍛鍊自富能力,發揮帶富能力,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引導村民發展民營經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實現“五增”目標,即主導產業增比重,集體增財力,農民增收入,就業增途徑,生活增檔次。幾年來引進企業6家,累計完成招商引資2000萬元,實現利稅80萬元,實現了每年村組集體人均純收入以10%的速度遞增。該村2006年人均純收入6699.1元,2007年人均純收入7443.5元。另外,為了提高村民的技術水平,該村利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網路終端對村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幾年來共培訓電氣焊等實用技術人員50人,目前,都在各個企業就業,月平均工資1200元,真正達到一個家庭一門實用技術,開展一項致富項目的目標。
固本強基
民主治村
穩定和諧的社會秩序,是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要實現和諧,就必須加強民主治村。只有堅持民主,才能保持社會的穩定。東柏社村村“兩委”班子堅持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努力建設民主法制示範性新村。在民主管理方面,該村完善村務、組務公開欄,將村務決策、村幹部補貼、集體財務收支、計畫生育、村民福利、租賃契約、救災物資發放等內容向村民定期公開,並根據公開內容按照年度性、常規性、臨時性、及時性進行公開,以確保村民對村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議事權和監督權。而且由村務監督小組監督公開的內容和落實的情況向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匯報。在民主監督方面,該村實現民主評議村幹部工作制度和村幹部激勵約束制度,結合年終考評總結工作每年評議二次,並把考評結果通報給廣大黨員和村民代表。另外該村還積極開展普法教育,調解組織健全,及時化解矛盾。幾年來無一起越級上訪,無重大刑事犯罪,無重大安全事故,各項指標均達100%。
提升品位
明興村
2007年東柏社村投資50萬元對村民飲用水進行了改造,投資300萬元修築村里道路3000米,投資10萬元安裝路燈進行街道亮化……這些都充分顯露出了富足的村容村貌!白天進村潔淨清爽,晚上村里也一片明亮,不但外村人嘖嘖誇讚,村民們自己都覺著賞心悅目。
但是,生活富了還不算富,精神富了才是真正富。東柏社村圍繞“鄉風文明”目標,開展淨化村風民風活動。該村投資90萬元建成了農民文化體育場所,並投資130萬元建成了農民文化大院。為了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該村每年拿出2.5萬元用於開展戲劇演唱,拿出5000元組織村民參與民間文藝活動。該村還堅持開展評選“五個好”(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好鄰居)活動以及提倡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家庭和美等等。現在該村無違反環保和土地等法律法規現象,無封建迷信、黃、賭、毒等醜惡現象,而且每年拿出3000元對好兒子、好兒媳進行披紅戴花表彰。
東柏社村村“兩委”以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齊抓共管的治村理念和舉措,積極謀求發展,使村民安居樂業,人人遵紀守法,爭做文明村民,全村成為一個尊老愛幼的和諧大家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