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山寺塔

柏山寺塔

柏山寺塔位於陝西省富縣城西直羅鎮柏山上柏山寺內。塔始建於唐代,宋、明兩代重修。磚結構,平面八角形,十一層,高43.3米,每邊長3.7米,直徑9.1米。塔內第一、第二層,均有邊長為2.3米見方的小室。塔身外面每層均有唐宋門窗、斗栱。有的門又作小龕,內置各種人物石雕。石雕多為唐代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作品。此塔由於宋、明兩次重修,故留下的時代特徵,較為明顯。

基本信息

歷史記載

據清初纂修《郴州志.建置部.寺觀》記載,唐初李世民為秦王時遣使建造“柏山寺”,因滿山皆柏,遂取柏山為名。相傳柏山寺塔的建造與李世民李隆基平定突厥的歷史事件有關,當為敕建皇家佛塔,歷歲月滄桑,在宋初又予重建,距今1000餘年。

古塔介紹

柏山寺塔柏山寺塔
柏山寺塔,又名直羅塔,屬宋代建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塔收分柔和,秀麗端莊。
方室頂部疊澀收頂;壁面作仿木結構三間,隱出倚柱、闌額,其中二至五層飾平座欄桿;各層均東南西北設有券門或券龕,券龕兩側為臥欞窗,券龕內置石雕菩薩造像,1980年僅餘的第三層七尊羅漢和四尊天王、武士像、羅漢完整者38厘米,天王像高68—87厘米,形神兼備,堪稱宋代石刻藝術佳品,現存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和鄜州博物館
在該塔未辟券窗的塔面上,飾臥欞窗並嵌有碑碣,鐫刻著布施者姓名及功德,柏山寺塔檐下為三抄六鋪作斗拱,補間斗拱為三抄偷心造,斗拱造型密集而華麗,塔頂殘損,塔剎無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