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實導滯湯

枳實導滯湯是中藥方劑的一種,可用於溫病熱證而有里滯者。

枳實導滯湯

正文

枳實導滯湯

來源

《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

枳實6克 生綿紋4.5克(酒洗) 淨楂肉9克 尖檳榔4.5克 川朴4.5克 川連1.8克 六和曲9克 連喬4.5克 紫草9克 細木通2.4克 生甘草1.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下滯通便。

主治

溫病熱證而有里滯者。

配圖

相關連線

處方名

枳實導滯湯

組成

枳實(炒)3錢,白朮(炒焦)5錢,茯苓3錢,黃芩(酒炒)2錢,黃連(薑汁炒)3錢,澤瀉(炒)2錢,大黃(酒蒸)1兩,神曲(炒)4錢,生薑3片。

主治

傷濕熱之物,痞悶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食遠服。

各家論述

此枳術丸合三黃湯,而兼五苓之制,以祛濕熱宿滯也。

摘錄

《張氏醫通》卷十三

中藥方劑之枳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