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煎丸

枳殼煎丸是中藥方劑的一種,可用於婦人痃癖氣,嘔吐酸水,腹脅脹痛,面色萎黃,不能飲食。

正文

枳殼煎丸

來源

《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一。

組成

枳殼90克(麩炒微黃,去瓤,搗羅為末,以米醋1升,慢火熬如餳) ,五靈脂30克, 川大黃45克(銼碎,微炒) ,蓬莪術30克 ,桂心30克, 木香30克, 川烏頭30克(炮裂,去皮、臍) ,訶黎勒皮30克, 當歸30克(銼,微炒) 。

用法

上藥除枳殼外,搗細羅為末,入前煎中,和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5丸,空腹時用生薑湯送下。漸加至20~30丸。

主治

婦人痃癖氣,嘔吐酸水,腹脅脹痛,面色萎黃,不能飲食。

中藥方劑之枳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