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神星

林神星(87 Sylvia),直徑280千米,由諾曼·羅伯特·普森於1866年5月16日發現。它亦是第一顆被發現擁有超過一顆衛星的小行星。

基本資料

林神星

發現者諾曼·羅伯特·普森

發現日期1866年5月16日

其他編號B

天體分類小行星帶

軌道資料 C

曆元 2004年7月14日 (JD 2453200.5)

離心率 (e)0.080

半主軸 (a)3.490AU

近日點 (q)3.213天文單位

遠日點 (Q)3.768天文單位

公轉周期 (P)2381.697天 (6.52a)

平均公轉速度15.94 千米/秒

軌道傾角 (i)10.855°

升交點黃經 (Ω)73.342°

近日點引數 (ω)266.195°

平均近點角 (M)352.763°

物理資料

直徑384×264×232 千米

質量1.478±0.006×1019千克

密度1.2 ± 0.1 克/立方厘米

表面重力0.048 米/秒²

逃逸速度0.12 千米/秒

自轉周期0.216天

光譜分類X型小行星

絕對星等6.94

反照率0.0435

表面平均溫度~151 K

簡介

林神星 (87 Sylvia),直徑280千米,由諾曼·羅伯特·普森於1866年5月16日發現。它亦是第一顆被發現擁有超過一顆衛星的小行星。

命名

早期發現的小行星大冠以女性化的名字,Rhea Sylvia為羅馬神話中一個住在森林中的半人半神,她兩個兒子後來創建了羅馬。中文譯作林神星。普森從約翰·赫歇爾提供給他的名字清單中選了這個名字。

特徵

林神星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擁有兩顆小衛星。第一顆衛星於2001年發現,直徑約18千米,以87.6小時為周期繞林神星公轉。第二顆衛星於2005年3月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的Franck Marchis、巴黎天文台的Pascal Deschamp、Daniel Hestroffer及Jerome Berthier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的Yepun望遠鏡拍攝得到,它的直徑只有7千米,公轉周期只有33小時。

巧合地,由於傳說中Sylvia有兩個兒子,因此這兩顆衛星便被命名為Remus及Romulus,即羅馬的創建者。

天文學家利用兩顆衛星來計算林神星的密度,發現林神星的密度只有1.2克/立方厘米。只此它有可能只是碎石堆成、內部空隙甚多的小行星。這種小行星多為碰撞後的碎片重新因引力聚合而成,兩顆細小衛星也是其中的碎片。

天文學家

諾曼·羅伯特·普森(Norman Rodert Pogson,1829—1891),英國天文學家。18歲時對彗星軌道有強烈興趣,鑽研軌道計算方法。1852年供職於牛津大學拉德克立夫天文台。1860年後一直在印度馬德拉斯天文台工作。共發現9顆大行星和21顆小行星。1868年及1871年,他參加了印度的日食觀測隊。在他的天文生涯中,一共發現了8顆小行星及21顆變星。曾編制過《恆星星表和變星星圖》。獲得法國科學院的拉朗德科學獎金。他共發現小行星8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