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和地震活動性

板塊構造和地震活動性

《板塊構造和地震活動性》是由地震出版社出版,本書首先概要介紹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誕生的歷史輪廓,學說提出的主要地理、地質和地球物理等依據及其要點;然後,匯集全球尺度板塊構造與地震活動時間、空間和強度關係的某些研究成果;最後,在附屬檔案中給出Engdahl和Villasenor於2002年發表的"全球地震活動性(1900-1999)"文章和新編的1900年以來全球大地震(M≥7.0)目錄,以及Le Pichon回顧板塊構造誕生艱難曲折過程的文章,供讀者參考。

基本信息

書 名:板塊構造和地震活動性 (平裝)

作 者: 傅征祥,劉桂萍,邵志剛,石軍,晏銳
出 版 社: 地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9-1
定 價: 80.0 元

內容簡介

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監測預報處為了促進板塊構造說和地震活動性在地震預測研究中的套用,提出編集全球板塊構造與地震活動關係的主要研究成果,以進一步開展全球地震活動趨勢跟蹤,研究其對中國大陸地震活動的影響,並供從事地震活動性和地震預測研究的年青科技工作者參考。
本書首先概要介紹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學說誕生的歷史輪廓,學說提出的主要地理、地質和地球物理等依據及其要點;然後,匯集全球尺度板塊構造與地震活動時間、空間和強度關係的某些研究成果;最後,在附屬檔案中給出Engdahl和Villasenor於2002年發表的“全球地震活動性(1900—1999)”文章和新編的1900年以來全球大地震(M≥7.0)目錄,以及Le Pichon回顧板塊構造誕生艱難曲折過程的文章,供讀者參考。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大陸漂移學說
一、Wegener大陸漂移學說的主要依據
1.美洲和非洲海岸線擬合
2.古植物和陸生動物遷移
3.冰川沉積物分布
4.大地形變測量
二、Wegener大陸漂移的驅動力構想
第二章海底擴張學說
一、海底擴張學說的主要觀測和理論依據
1.海嶺(洋中脊和海隆)
2.大陸和海底大規模的平移斷層
3.地磁極遷移、磁性異常條紋和地磁場反向
4.海底熱流異常
5.重力異常
6.地震活動
7.年輕的海底平頂山
8.地幔對流
9.大陸和海洋地殼結構差異
10.地球的岩石圈和軟流圈
二、Hess.Dietz海底擴張學說的主要論點
三、海底擴張和大陸漂移學說的進一步論證
1.全球洋脊系統
2.古地磁條紋帶和Vine-Mathews-Morley假說
3.磁場極性倒轉年表
4.基於磁異常的洋脊相對擴張速度
5.基於古地磁極的古板塊構造重構
6.海底沉積物年齡
7.海洋熱流和海底年齡
8.轉換斷層
9.全球地震活動和洋脊分布
10.Wadati-Benioff(W-B)地震帶和島弧一海溝
11.洋脊和弧狀構造的地震震源機制
第三章 板塊構造學說
一、板塊構造幾何學的定義和假設
二、球面剛性板塊旋轉運動
1.地球剛性岩石圈
2.球面剛性板塊移動的Euler定理
三、板塊構造學說的誕生
1.Wilson的板塊構造平面模型
2.McKenzie和Parker的球面剛性板塊運動“石砌”說
3.Morgan的全球岩石圈20個板塊劃分
4.Le Pichon的全球岩石圈六大板塊劃分及其相對運動
5.熱點和岩石圈板塊絕對運動
6.岩石圈板塊邊界分類
7.三連點和岩石圈板塊構造運動幾何
8.岩石圈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
四、岩石圈板塊運動的驅動力
1.大尺度構造力中的板塊邊界力
2.局部構造力
3.板塊運動驅動力源比較
4.岩石圈應力系統分類
五、Wilson旋迴
六、超越板塊構造學的地幔柱構造學
七、一些全球性的彩色地學圖件
1.全球海洋等深度圖
2.全球地震活動分布圖
3.全球火山分布圖
4.全球熱點分布圖
5.全球海洋年齡分布圖
……
第四章 板塊構建學說和地震活動性
參考文獻
附屬檔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