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鷹圖屏風畫

松鷹圖屏風畫

《松鷹圖屏風畫》是永德應最高統治者織田信長之命繪製的。畫面以金地為襯,一棵巨松虬結盤曲,上立一頭側面凝視的雄鷹。姿態兇猛,睥睨一切。這幅原作現藏東京藝術大學內。

【名稱】松鷹圖屏風畫
【類別】繪畫
【年代】狩野永德
【原屬】日本
【簡介】
安土桃山時代(公元1563~1615年),日本的封建專制君主的權力意志十分強烈。這表現在利用宗教,建立神權一體的新政治等上面。如豐臣秀吉死後,敕封他的神號為豐國大明神,並在京都東山建豐國寺,讓百姓把他當作神來膜拜;寵臣富田知廣讓狩野山樂等畫家為其畫肖像,以傳後世。因而肖像畫十分盛行。此外,裝飾在達官貴人的客廳里的屏風畫或作為門扉的槅扇畫也十分流行。這種畫擺設在上層官僚特別是武士將領的府邸大廳內,其題材也受到制約,目的也是為了顯示其權力意志。屏風畫《松鷹圖》就是典型的一例。
《松鷹圖》的繪製者是日本著名的屏風畫家狩野永德(1543~1590年)。他是狩野派畫族始祖元信的孫子。狩野派是日本流行四個世紀(15~19世紀)之久的一個宗族畫派。差不多日本的主要畫家都來自這個宗派。這一畫派在當時主要為將領武士與官僚階層服務。就該派所畫的作品題材與畫法技巧來看,雖屬中國畫傳統,但實際上的表達方式與藝術風格是日本式的。畫面最初以前後兩個層次來表現,後來又變為一個層次。畫風比較粗獷,有的用大掃帚作畫筆,以大面積色塊來處理;線條較為流暢明快,有別於我國宋代山水畫的表達方法。另外,畫面的明暗關係也不複雜,但裝飾性很強,這是由屏風的用途或雙面扇作門扉的建築部位決定的,它一般只供遠處觀看。狩野派的首倡人是狩野景信。他原是武士階層中的一位業餘畫家。其子狩野正信(1434~1530年)被公認為是這一畫派的第一代畫人。但真正自成體系的時代,是在正信的兒子狩野元信(1476~1559年)之後。 狩野永德作為元信的孫子,創造了一種以金地、濃彩為特色的屏風畫。它以水墨勾勒作輪廓。屏風畫從整體看富麗堂皇,構圖雖不複雜,卻氣勢磅礴,為室內平添一種精神氣氛。桃山時代的武將為了炫耀其宅第的豪邁與威嚴,常喜歡在屏風上畫雄鷹、鳳凰、龍虎、獅子、犀牛、麒麟等猛禽異獸形象,用以象徵主人的權勢。在武將法制中有所謂威懾庶民之說。這種題材的屏風畫可算是這種武權政治的精神反映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