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樹的主要蛀乾害蟲,其成蟲補充營養,啃食嫩枝皮,造成寄主衰弱;幼蟲鑽蛀樹幹,致松樹枯死。更為嚴重的是該天牛是傳播松樹毀滅性病害——松材線蟲( Bursaphelench xylophilus)病的媒介昆蟲,被列為國際國內檢疫性害蟲。

基本信息

形態

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

成蟲體長15—28毫米,體寬4.5—9毫米,體黑褐色,除刻點外,被棕黃色絨毛,有時略帶赤色,形成點點小斑紋。前胸背有兩條相當寬的橘黃色直杖。小盾片密被橘黃帶赤的械毛。鞘翅具5條直救,由方形或長方形的黑色或灰白色的絨毛斑點相間所粗成。觸角深棕粟色,雄蟲第1,2節全部和第3節基部具有稀疏的灰色絨毛,雌蟲除末端2—3節外,其餘各節大都被灰白色絨毛。觸角比體長一倍多或三分之一,除柄節外,較細長,第三節比柄節長一倍,並略長於第四節。前胸寬勝於長,刻點粗密多細紋,中瘤不顯著;側刺突被大,端鈍,圓錐形。鞘翅末端切平,內端角明顯,外端角大圓形 。

卵長約4 mm,乳白色,略呈鐮刀形。

松褐天牛幼蟲 松褐天牛幼蟲

幼蟲乳白色、扁圓筒形,老熟時體長可達43 mm。頭部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狀橫紋。

蛹乳白色,圓筒形,體長20—26 mm 。

生活習性

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

此蟲一年發生一代,成蟲在6—7月出現,在樹幹下部或大枝基部咬破樹皮,作成較淺的傷痕產卵。幼蟲蛀入皮下,在邊材上蛀成寬而不規則的平坑。深秋時穿鑿橢圓形孔侵入心材部分,並向上方蛀成縱坑道,在末端化蛹越冬,來年晚春羽化 。

寄主植物

馬尾松,冷杉,雞眼藤,雪松,落葉松 。

分布

國內:北京、江蘇、浙江、福建、湖南、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香港、西藏等地。

國外:日本 。

天敵

病原微生物、寄生性線蟲、寄生性昆蟲、捕食性昆蟲、蜘蛛、鳥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