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錦州之戰

松山錦州之戰是中國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至十五年,清軍與明軍爭奪松山(今遼寧錦州南)、錦州等地的作戰。崇禎初年,後金(清)軍攻占大凌河城(今遼寧錦縣)後,錦州及其以南的松山城成為明朝在遼西的前哨。後來成為清軍入關的易功之地。

Songshan-Jinzhou zhi Zhan
松山、錦州之戰
中國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至十五年,清軍與明軍爭奪松山(今遼寧錦州南)、錦州等地的作戰。崇禎初年,後金(清)軍攻占大凌河城(今遼寧錦縣)後,錦州及其以南的松山城成為明朝在遼西的前哨。明廷命洪承疇總督薊遼軍務、前鋒總兵祖大壽扼守錦州,防禦清軍南下。十三年,清帝皇太極為打通遼西入關孔道,決定採用長期圍困之策奪取錦州。他先派兵拔除錦州外圍明軍據點,繼而在城周掘壕立營,四面包圍錦州城。次年三月,錦州東關守將吳巴什等降清為內應,清軍攻占外城。祖大壽告急,明廷調兵號稱13萬集寧遠(今遼寧興城),令洪承疇馳援錦州。七月底,洪承疇率軍進駐松山城至錦州東南郊的乳峰山,且戰且守,消耗清軍。八月中旬,皇太極親統援軍馳抵松山,直插明援軍側後,斷其歸路和糧道,擊敗明軍。明軍軍心動搖,王朴、吳三桂等六總兵乘夜率部向寧遠撤退,遭清軍伏擊,傷亡慘重,洪承疇僅收萬餘人退守松山城。皇太極乘勝圍城,並以一部阻擊山海關內明軍增援。十五年二月,松山副將夏成德降清,接應清兵入城,洪承疇被俘,後投降。三月,祖大壽率錦州守軍降清。此戰,明軍關外主力喪失殆盡,為清軍入關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