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和中非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

東非和中非國家互相協調政治、經濟關係,加強團結合作的地區性國際組織。

東非和中非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

正文

東非中非國家互相協調政治經濟關係,加強團結合作的地區性國際組織。簡稱東非和中非議國家首腦會,共有17個成員國。第一次會議於1966年3月31日~4月2日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召開,有坦尚尼亞、薩伊、尚比亞、烏干達、蘇丹等11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會議發表的聯合公報,確定該組織的宗旨是:與會國家“忠於並且繼續支持非洲統一組織”,重申接受非洲國家統一組織關於不干涉其他非洲國家事務的原則;協調成員國的政治、經濟活動,加強團結合作,反對殖民主義
東非和中非國家首腦會議沒有常設機構。至少每兩年舉行一次會議,必要時經協商可隨時召開會議。會前先召開成員國外交部長會議進行準備。會議設工業與能源、人力資源、貿易與旅遊、運輸與交通、農業5個部門委員會,以確定在這些領域的優先合作項目,並就貫徹會議的決議所採取的最恰當和最有效的措施提出建議。
東非和中非國家首腦會議已經舉行過多次。主要討論成員國間的睦鄰和合作關係、非洲團結、反對種族主義和非殖民化等問題,並於1969、1971和1974年先後通過了《盧薩卡宣言》、《摩加迪沙宣言》和《布拉柴維爾宣言》,確定對南非奉行的種族隔離政策採取統一立場,支持南部非洲人民反對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鬥爭;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進行有意義的合作。會議對加強東非和中非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協調它們的活動發揮了積極作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