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車村

基本信息

景寧縣林業局通過蹲點為東車村發展支招

4月24日至25日,景寧縣林業局局長潘文彪、森林公安分局局長王斌傑等一行4人在標溪鄉東車村蹲點調研,通過召開村兩委、黨員、村民代表座談會、入戶調查等形式,就如何發揮林業優勢,發展農村經濟等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標溪鄉東車村,分兩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104戶404人,全村土地面積7810畝,林業用地6621畝,其中有林地5773畝,用材林4840畝,竹林1033畝,森林覆蓋率77%,東車村村民收入主要為種植袋料香菇、銷售毛竹(竹筍)和勞務輸出三部分組成。據調查,今年全村30戶種植袋料香菇30餘萬袋,香菇收入近100萬元,年採伐毛竹收入可達30萬元,人均收入2810元。東車村在標溪鄉屬於中上水平,毛竹、袋料香菇已成為東車村的主要支柱產業。但是該村還存在部分因殘疾、生病等原因造成的低保戶、五保戶和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困難戶10戶。目前該村已通程控電話、安裝好自來水,康莊公路正在建設中,該村村莊比較零亂,村兩委的團結存在一定問題,特別是今年是產筍大年,竹筍銷路又不好,影響了林農收入,村民對如何發展筍用林,做好筍竹銷路,提高經濟收入比較迫切。

根據東車村的基本情況,要加快東車村經濟的發展,加快東車村新農村建設步伐,首先充分合理地利用東車村豐富的林地資源,人均林地14.3畝,特別是要充分發揮人均2.6畝的竹林資源,做好山上文章,因地制宜地發展生產,做到以林富民;其次是長短結合,處理好闊葉林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關係,適當規模地發展食用菌產業;再次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整個村莊建設進行合理規劃,合理地利用村內空閒舊宅基地,做好村容村貌的建設。

在理清東車的發展思路後,如何發揮林業的優勢,對支持和引導東車村經濟的發展提出五點意見:一是引導林農加快筍竹基地建設。從東車村的基本情況分析,林業對該村的經濟發展有較大影響,特別是該村的地理環境適應毛竹生長,竹筍質量好,在大小年上與我縣其它在產筍主區上還存在時間差,毛竹發展潛力較大。因此,如何引導林農自覺地做好毛竹基地開發,加大筍竹基地的投入,是林業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必須深思的。二是加強竹林經營技術培訓和指導。充分發揮林業技術優勢,通過下派技術幹部進行毛竹栽培技術講座、分發筍竹栽培技術手冊、實地指導等方式,加強竹農筍竹經營技術指導,提高竹農的毛竹經營水平。三是在政策上給予支持。經竹農申請自願,林業技術人員合理規劃,整合筍竹基地開發資金、興林富民示範工程建設資金,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扶持。四是組織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動村裡的能人,組織農業合作社,組織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解決筍竹銷售難的問題。五是因類施策,改變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人員的生活。對東車村1500元低收入的人員要因類施策,對因生病致困的、有勞動能力的主要採取“造血”措施,針對他們的興趣、能力和當地實際進行項目開發;對喪失勞動能力的,主要發動林業系統廣大黨員幹部職工,進行捐款獻愛心,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他們的生活

建順到東車村調研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近日,正市級領導李建順到靈寶市尹莊鎮東車村,調研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工作開展情況。東車村共有兩個自然村539戶2023口人,該村的蘋果示範園建設和食用菌生產發展較早,大棚蔬菜種植和集貿市場建設是該村的支柱產業。在示範村建設中,該村立足實際,進一步拓展蘋果品種改良、改造集貿市場、發展勞務輸出等增收渠道;投資70多萬元整修了文化大院、農民素質教育學校,新建了舒心園,硬化村內路面400多米。去年該村的食用菌發展到10餘萬袋,蔬菜大棚發展到400多個;重新規劃了800畝高標準的生態旅遊矮化蘋果示範園;對村內道路進行了綠化,加強了村級衛生室建設;投資15萬元新打一眼機井,解決了42戶移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李建順在調研時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一要努力完善建設規劃,制定科學的階段性目標,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歷屆班子接力賽”,以減少盲目性和人力、財力的浪費,動員全體民眾主動參與。二要按照“六有、六通、六化”的目標,逐項查找不足,並與市直聯繫單位及時溝通協調,共同搞好試點工作。三要突出示範特色,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區位優勢,找準主導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帶動力,為新農村建設闖出一條好路子。四要鄉村互動,鄉鎮黨委、政府要對示範村建設給予關注和指導,幫助示範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相關搜尋

標溪鄉
標溪鄉,位於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城西南。
標溪鄉,清屬三都,民國20年(1931)設鄉,屬第三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標溪鄉,鄉人民政府駐標溪村,海拔220米,距縣城19.5公里。面積51.6平方公里,東靠大濟鄉、南接雁溪鄉,西臨沙灣鎮、大地鄉,東北連梧桐鄉。轄標溪、何莊、楓林口、預章、處基、葉謝、東車、馬山、岱頭、9個行政村,40個自然村,人口824戶,2482人,其中畲族78人,預章、處基、葉謝、馬山、岱頭五個行政村系抗日戰爭時期革命老區。
地勢從東南向西北傾斜,諸水匯標溪港入小溪。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縣中部低山糧、茶、果、畜、藥綜合農業區。耕地面積2950畝,產水稻、雜糧;林地57715畝,多松、雜木,年投售木材751立方米。鄉辦企業楓林口電站,裝機2台,容量110千瓦。
抗日戰爭時期,紹興稽山中學遷預章辦學三年。有鄉級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影、信用社和郵電設施。景寧至慶元、龍泉公路在鄉所在地過境,景寧至上標電站公路貫穿鄉境,水雲通帆船、木排,交通便利。
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49萬元,人均純收入224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