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西教會大分裂

基督教形成初期,即分為東西兩派,前者分布於羅馬帝國東部希臘語地區,後者分布於帝國西部拉丁語地區。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子,羅馬帝國於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西羅馬帝國以羅馬為首都。君士坦丁堡教會逐漸成為東派教會的中心,與羅馬教會日益分離。西羅馬帝國在外族入侵時,領土大都喪失,早已徒具虛名。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但羅馬教會仍為西派教會的中心。

東西教會大分裂

正文

基督教經過長期紛爭,西派和東派教會於1054年分裂成為天主教東正教的事件。
基督教形成初期,即分為東西兩派,前者分布於羅馬帝國東部希臘語地區,後者分布於帝國西部拉丁語地區。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子,羅馬帝國於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西羅馬帝國以羅馬為首都。君士坦丁堡教會逐漸成為東派教會的中心,與羅馬教會日益分離。西羅馬帝國在外族入侵時,領土大都喪失,早已徒具虛名。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但羅馬教會仍為西派教會的中心。
根源 雙方分裂的根源在於教會最高權力之爭。羅馬教會認為,彼得居使徒之首,而羅馬教會乃彼得依照耶穌基督的話所建,是使徒傳統的繼承者和維護者,因此享有無可爭辯的首席地位;並且羅馬本是帝國首都所在,羅馬教會理所當然居於普世教會之首。其他教會對此持有異議,它們認為所有教會應當是平等的。自從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後,這個問題曾一再被提出。
早期基督教會經常發生神學教義之爭,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制訂《尼西亞信經》,所有不同意見均被壓制。381年狄奧多西一世召開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除確認《尼西亞信經》的信條外,還規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具有僅次於羅馬主教的首席榮譽,君士坦丁堡因之成為僅次於羅馬的首席主教區。羅馬主教對此不服, 445年利奧一世呈請西羅馬皇帝降旨,規定一切人均須服從居“聖彼得寶座”地位的羅馬主教。 451年卡爾西頓公會議再次肯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宗主教權威,即在教會事務上享有與羅馬主教同等的權力,會議還將東派教會神學家優提克斯的基督一性論判為異端。利奧一世對前一規定提出抗議,而優提克斯的同情者則對後一決定不服。東西分裂,由此開端。
爭端  482年拜占廷皇帝芝諾發布由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烏起草的《合一諭》,強調東派教會的團結,對一性論派作出讓步。羅馬主教斐里克斯二世斥之為異端,並開除阿卡西烏教籍,造成東西教會的分裂,史稱阿卡西烏分裂。 519年在拜占廷皇帝查斯丁一世的支持下,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與羅馬主教何爾米斯達共同簽署《何爾米斯達信式》,分裂方告結束。
553 年查斯丁尼一世召開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將君士坦丁堡教會的地位提高到羅馬教會之上。 559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開始使用普世教會宗主教的稱謂。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主教(後稱教皇)的權勢有所加強。由於波斯戰爭和伊斯蘭教勢力的擴張,東羅馬帝國無暇西顧。8世紀50年代倫巴德人入侵義大利,羅馬教皇向法蘭克王國求援,法蘭克王丕平為酬謝教皇對其篡位的支持,將收復的義大利中部領土送給教皇,而不理會拜占廷對領土的要求。 800年教皇利奧三世為丕平之子查理曼加冕。羅馬教皇與法蘭克王國密切的政治關係,也導致東西兩派教會的疏遠。
858 年拜占廷皇帝彌迦勒三世任命佛提烏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要求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予以承認,但遭拒絕。 863年尼古拉一世開除佛提烏教籍。佛提烏認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的權位不在羅馬教皇之下,也在867年開除尼古拉一世教籍。雙方關係破裂,史稱佛提烏分裂。
東西教會在教義上長期的主要爭執之一是所謂“和子句糾紛”。589年托拉多會議後,西班牙歸信天主教,西班牙教會首先將《尼西亞信經》聖靈“從父出來”一句,未經東部教會同意,改作“從父和子出來”。東派教會認為這是違反共同遵守的信條,雙方為此長期爭論不休。880年佛提烏與教皇約翰八世達成協定,雙方和解。1014年教皇本篤八世時西派教會又將“和子”詞引入《尼西亞信經》,雙方重啟爭端。
決裂 發生於1054年。1050年教皇利奧九世通諭號召廢止已滲入義大利南部拉丁教會的希臘禮儀。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烏針鋒相對,命令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教會一律使用希臘禮儀。1054年教皇派出以樞機主教洪貝爾為首的使團去君士坦丁堡。但雙方互不妥協,彼此指控,矛盾激化。最後洪貝爾在聖索菲亞大堂的聖壇上放下絕罰令。色路拉里烏召開會議,宣布革除羅馬教皇及其使節的教籍。這次大分裂,史稱色路拉里烏分裂。此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自稱為正教,在宗教儀式中以希臘語為主,又稱希臘正教。中世紀時為拜占廷帝國國教。
由於教義、禮儀和教會領導權之爭並夾雜政治因素,在大分裂後的幾個世紀中,雙方裂痕繼續擴大。1098年諾爾曼十字軍領袖、法國的波赫門德攻克安提阿,給當地教會強加一名拉丁宗主教,激起君士坦丁堡市民的反對。1204年十字軍占領君士坦丁堡,進行了毀滅性的報復。發動這次十字軍的教皇英諾森三世還冊封威尼斯人莫洛西尼為首任君士坦丁堡拉丁宗主教,使雙方矛盾達到頂點,更使分裂的局面無可挽回。後來多次和解的嘗試,均告失敗。
為了阻止英、法等國重建拉丁帝國的野心,拜占廷需要得到羅馬教皇的支持。根據拜占廷皇帝彌迦勒八世的建議,教皇格列高利十世於1274年召開第二次里昂公會議,東正教會承認羅馬教皇的首席地位,雙方在形式上實現聯合。但此項決定至1285年即被東正教的一次會議所否定。
14世紀,拜占廷面臨土耳其的侵略,為了聯合西方,帝國當局作了大量努力,拜占廷皇帝甚至在1369年改宗羅馬天主教。但東正教會對帝國官方的努力並未積極回響。大多數東正教人士堅持必須通過正式的普世教會公會議,使東西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協商。但關於召集公會議的提議,屢遭教皇拒絕。15世紀時,公會議主義暫時占上風,重提召集公會議的建議。教皇尤金四世召開巴塞爾-斐拉拉-佛羅倫斯公會議(1431~1443),會議延續12年之久。東西雙方就過去爭論的舊案──“和子”句、煉獄、彌撒祭、聖餐中無酵餅以及教皇的首席地位等作了詳細的討論。拜占廷皇帝約翰八世、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約瑟,以及許多主教和神學家代表東派參加會議,他們幾乎在一切有爭議的問題上都作了讓步,並在1439年通過的“聯合通諭”上籤了字,唯有以弗所省主教尤金拒絕簽名。但聯合計畫的條款在東派教會引起普遍不滿,以致“聯合通諭”遲至1452年底才在聖索菲亞大堂正式公布。次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攻陷,聯合計畫再也無從提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