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王集鄉[河南省唐河縣東王集鄉]

東王集鄉[河南省唐河縣東王集鄉]
東王集鄉[河南省唐河縣東王集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河縣東王集鄉位於唐河縣東南部邊沿,唐河、桐柏、泌陽三縣 交界處,河南油田腹地,面積1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萬 畝,轄19個行政村,4.7萬人,年國民生產總值均在13508萬元 以上,年財政收入近600萬元, 曾多次榮獲河南省“宣傳思想 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六好”先進黨委、南陽市財政工作先 進鄉、治安模範鄉、鄉鎮企業明星鄉等榮譽稱號。

基本概況

唐河縣東王集鄉地處兩市(南陽、駐馬店)三縣(唐河、桐柏、泌陽) 交界處,北臨豫53線,南接312國道,東與泌陽縣高店鄉、賒灣鄉交界。全鄉東西長17公里,南北寬13公里,總面積127.1平方公里,總人口4.7萬人,轄19個行政村,177個自然村,276個村民小組,耕地10萬畝。滬-陝高速穿境而過,鄉風良好,民風純樸。總長38公里的鄉村兩級道路四通八達。6座通訊塔遍布全鄉。境內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000毫米;以黃膠土和白膳土為主,土質肥沃;地下富含石油、天然鹼等礦產資源。

歷史沿革

清初王姓始住建村,清乾隆10年故名。明清屬唐縣大河保,1913年屬沘源縣,1921年設王集鄉,屬畢店區。1923年屬唐河縣,1935年設保。1947年復置鄉。1956年設中心鄉,1962年建立王集人民公社,屬畢店區。1968年撤區,將王莊、安店兩公社併入王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鄉,後因和新野縣王集同名,故改為東王集鄉。

現轄轄19個村委會:草場村、前崗村、藏崗村、李莊村、王寨村、李華村、黃棚村、王集村、郝莊村、牛莊村、王莊村、邱坡村、郝店村、羅莊村、安店村、鄭溝村、楊莊村、朱廟村、安莊村。

自然環境

東王集鄉屬於東大崗,境內崗丘起伏,溝壑縱橫,素有“七坡一窪二分平”之說,東北高,西南低。坡溝荒地2.8萬畝,多分布在李華、黃棚、北李莊、王寨、前崗、王集六個村委。南北各有一條河流,江河在南部邊沿,從楊莊寨村委入境,流經楊莊寨、安店、鄭溝、羅莊4村委,境內河段長12公里。泌陽河在北部邊緣,從臧崗村委入境,流經藏崗、李莊、王寨、李華4個村委,境內河段長8公里,兩河沿岸為沖積平原,適宜農桐間作。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8C,年均降雨量925——950毫米,無霜期230天左右,適宜農作物生長。

經濟發展

東王集鄉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明顯。 南臨312國道和寧西鐵路,北接豫335線,王畢路、王邢路橫穿 全境,三萬伏高壓電線貫通東西,泌陽河南江河環繞全鄉,五 座中型水庫全年蓄水,兩座通訊基站屹立於鄉中心地帶,通訊 條件優越。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日漸深入,科技長入經濟明顯,大農業 的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高產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為 主;高效經濟作物以菸葉、棉花、小辣椒、茶葉、瓜菜、優質 梨為主,產品供不應求,遠銷武漢、長沙、廣州等地,畝均效 益2000元以上。全鄉已建成菸葉、脫毒紅薯、小辣椒、優質梨、 茶葉等500畝以上示範方26個。畜牧業發展迅猛,已建成牛莊、 王莊、郝莊、黃棚4個養殖小區和23個養殖專業場,養殖大戶 900餘戶,年種植牧草0.9萬畝。 富群養羊場和書麗養羊場等 得到了市、縣專家的充分肯定。
鄉鎮企業發展迅猛,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去年以來共建成招商引資項目25個,完成招商引資額2480萬元,各類企業達30 家,各類經濟業主160家,從業人員6900人,實現總產值6700 萬元,入庫稅金120萬元,已逐步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 金屬 冶煉、建築建材、塑膠編織等支柱產業。其中從深圳、溫州等 地引進的塑膠編織廠、有色金屬冶煉廠和軋花廠等新興工業企 業,為東王集鄉經濟注入了活力。
東王集鄉已成為商賈雲集和中外客商及有識之士競相投資 的一片熱土,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今年我們擬招塑膠模具、 油製品加工等10個項目,鄉黨委政府將以更加優惠的政策,更 加寬鬆的環境,更加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信譽,竭誠歡迎國內 外有膽、有識、有志之士和各方朋友前來觀光考察、投資開發、 洽談貿易,共謀發展大計,共創錦繡前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