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人龍舞

東海人龍舞是廣東省湛江市最具濃郁紅土風情文化特色的民俗藝術,被譽為“東方一絕”,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地方志記載,東海島人龍舞起源於東海島東山鎮,始於明末清初,是流傳300多年的民間大型廣場表演藝術,其結構分為龍頭、龍身和龍尾,由大人和孩童結合而成,規模可大可小,節數多少不等。

簡介

“2007中國湛江東海島人龍·沙灘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上,由188名表演者共同創作的76米長的“東海島人龍舞
“2007中國湛江東海島人龍·沙灘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上“2007中國湛江東海島人龍·沙灘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上
,在公證人員監證下,被載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紀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代表當場向東海島管委會頒發了認證書;於2006年5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證為“中國第一長灘”的連綿長達28公里的東海島沙灘,也同時舉行了揭幕儀式。
湛江市全力構築“彩色湛江”旅遊大格局,積極打造“濱海度假聖地、海鮮美食天堂”的活動中,由東海島經濟開發試驗區管委會與湛江市旅遊局等單位共同舉辦的“2007中國湛江東海島人龍·沙灘旅遊文化節”,在“五一”黃金周期間於東海島龍海天旅遊度假區舉行。風光旖旎的東海島,天然海鮮遠近聞名,民俗風情獨特純粹,其中最具濃郁紅土風情文化特色的民俗藝術——東海島人龍舞,被譽為“東方一絕”,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地方志記載,東海島人龍舞起源於東海島東山鎮,始於明末清初,是流傳300多年的民間大型廣場表演藝術,其結構分為龍頭、龍身和龍尾,由大人和孩童結合而成,規模可大可小,節數多少不等。昨天表演的東海島人龍舞,就是由當地188名大人與孩童組合共同創作的。他們的精彩表演,博得了現場數萬觀眾的喝彩和掌聲,在公證人員現場監證下,被載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紀錄。
 
東海島人龍舞東海島人龍舞
 東海島“人龍舞”表演的人數可多可少,少則三四十人,多則三四百人,可謂人多勢眾。龍的構造分為三大部分:龍頭、龍身、龍尾,龍頭是龍的精髓所在,體現龍的精神。它由一個彪形大漢身負三個小孩組成,分別表示龍角、龍眼、龍舌、龍身是龍的主體部分,用人相繼倒臥分節連線而成,演員經過化妝打扮,穿上黃色或青色服裝,龍就變成黃龍或青龍。舞龍時,演員按照鑼鼓的節奏舞動,龍頭雙眼閃閃發光,龍身左右翻滾,龍尾上下搖擺,煞是壯觀,隨著龍頭昂首前進,遠遠望去,真是龍騰飛舞,人顯神威,從中可以看出舞者不可戰勝的群體力量和聰明才智。
“人龍舞”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東海“人龍舞”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其遠流長,獨具特色,被譽為“東方一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