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佛教思想與文學研究

東晉佛教思想與文學研究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人中國,先是依附於中國傳統思想中的道術、玄學,至東晉時與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融合,影響遍及全國。當時,無論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漸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心靈之中。特別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階層,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東晉文人的詩歌和文學創作。東晉的玄言詩,山水詩、佛理詩中部可以見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學理論獨特的思維方式。佛經故事豐富的想像力,佛教宣揚的神通變化尤其是當時流行的觀音感應故事,為中國古典小說帶來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敘事領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書前言

前幾年,一位學生按期給我寄送《福建畫報》,隨手翻過,常常隨手棄之,沒有刻意存留。其實,這份畫刊圖文並茂,而且登過我的一幅大照片,我是很喜歡的,只是書滿為患,不得不割愛。但是,2004年第7期的那一期至今卻仍然擺放在我的書架上,而且是在顯眼的位置。在這期“感受福建”的欄目里,刊載了越南比丘尼來福建師範大學求學的五幅照片,各占1/2碼的有兩幅,一幅是越南留學生們走在高樓林立的福州街頭,一幅是留學生正在和他們的中國同學相互切磋。另外三幅版面小一點,分別是:釋慧蓮和她的留學生同伴在福建師範大學校門的留影,李小榮教授神采飛揚正在給留學的碩士生上課,另一幅是我在指導博士生釋慧蓮讀書(和慧蓮一起聽課的是來自安徽的博士生)。
釋慧蓮是我招收的第二個境外學生,也是第一個國外的留學生。她在廣西師範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之後,2002年到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繼續讀博士學位,專攻魏晉南北朝文學。能不能指導好她的論文,我沒有把握,首先是她漢語程度到底怎樣?這一點,和慧蓮幾次接觸之後,顧慮很快就打消了。

本書目錄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寫作緣起
第二節 研究思路、範圍與對象
第三節 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第二章 東晉佛教概述
第一節 佛教人華與發展
一 佛教入華
二 佛教的發展
(一)東漢末期
(二)三國時期——醞釀期
(三)西晉時期——發展期
第二節 東晉佛教
一 東晉帝王對佛教的提倡、支持
二 鳩摩羅什及其譯經活動
三 東晉高僧與玄學
(一)支遁與玄學
(二)僧肇與玄學
四 慧遠及其結社念佛
五 竺道生與佛性論
(一)竺道生思想之背景及其淵源
(二)頓悟學說
(三)佛性論-一闡提人皆有佛性
小結
第三章 佛教與東晉文人
第一節 陶淵明與佛教
一 陶淵明的生平和思想
二 陶淵明作品中的佛教思想
(一)人生空幻無常
(二)生死觀
第二節 謝靈運與佛教
一 謝靈運的生平
二 謝靈運和東晉高僧
三 謝靈運《與諸道人辨宗論》
第四章 佛教與東晉詩歌
第一節 玄言詩
一 玄言詩的形成
二 玄言詩中的玄思佛理
(一)玄言詩中的玄佛交融
(二)玄言詩中的本體論
(三)玄言詩中的言意之辨
第二節 山水詩
一 山水詩的溯源與形成
二 東晉佛教對山水詩形成的貢獻
三 謝靈運山水詩中的“頓悟”思想
第三節 佛理詩
一 佛理詩興起的背景
(一)佛學與玄學思想的交融
(二)僧詩創作的開始
(三)偈頌對佛理詩的影響
二 佛理詩的佛教思想
(一)無常與性空思想
(二)言不盡意思想
(三)大慈大悲思
(四)戒律思想
(五)因果思想
第五章 東晉志怪小說中的佛教神通
第一節 東晉志怪小說概論
一 志怪小說的成因
二 東晉志怪小說概述
(一)乾寶《搜神記》
(二)陶淵明《搜神後記》
(三)王嘉《拾遺記》
(四)荀氏《靈鬼志》
(五)《觀世音應驗記》
第二節 佛教的神通
一 佛經中的神通
(一)早期佛教經典中的神通
(二)部派佛教時期經典中的神通
(三)大乘佛教經典中的神通
二佛經中神通的象徵意義
第三節 東晉志怪小說中的佛教神通感應
一 東晉志怪小說中的佛教神通
(一)中國佛教對神通的運用
(二)小說中神通的象徵意義
二東晉志怪小說中的觀音菩薩感應
(一)觀音菩薩感應的來由
(二)《光世音應驗記》中的故事內容與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釋慧蓮,玄宗女貴蓮(釋慧蓮),籍貫越南。1960年7月生,1992年畢業於越南胡志明市第二屆佛學大學(今越南胡志明市佛學院),獲佛教學士學位。1993年畢業於越南胡志明市綜合大學(今越南胡志明市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獲語文學士學位。2002年師從王志英教授,研習中國古代漢語,於中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師從陳慶元教授,研習中國古代文學,於中國福州市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曾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散文、譯著若干篇。現任越南胡志明市佛學院中日韓佛教系副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