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鈍綏蟎

東方鈍綏蟎雌成蟎背板長0.36毫米,寬0.25毫米。雄蟎背板長0.29毫米,寬0.21毫米。地理分布於江西、上海、廣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東方鈍綏蟎
拉丁學名:AmblyseiusbrientalisEhara
綱:蛛形綱
目:蜱蟎目
科:植綏蟎科
屬:0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棉葉蟎、柑桔全爪蟎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柑桔

形態特徵

雌成蟎背板長0.36毫米,寬0.25毫米。背毛17對,14、19和m2很長,鞭狀;11為12的4倍,19為14的2倍;其他剛毛短小。S1和S2位於盾間膜上。氣門溝向前伸達D1前方。胸板長大於寬,上具剛毛3對。腹肛板五邊形,比生殖板寬,其上具肛前毛3對。腹肛板周圍的盾間膜上具剛毛4對;V12長,鞭狀。鰲肢鉗定趾至少具齒10個,動趾具齒3-4個。足IV膝節、脛節和基跗節上各具大毛1根。雄蟎背板長0.29毫米,寬0.21毫米。異精趾頂端呈線的分叉,似Y字形。腹肛板三角形,具橫行網狀紋,其上具肛前毛2對,後兩對幾乎排在一直線上。

生物學特性

生活史

楊子琦等(1987)報導,東方鈍綏蟎在江西南昌一年發建約30代左右。在室溫平均21℃,完成一個世代日期為12.19天.其中卵2.52天,幼蟎1.97天,前若蟎2.14天,後若蟎2.36天,產卵前期3.20天;26℃時世代歷期為7.41天,其中卵1.58天,幼蟎1.03天,前若蟎1.27天,後若蟎1.18天,產卵前期2.43天;30℃時世代歷期5.78天,其中卵1.21天,幼蟎0.87天,若蟎1.94天,產卵前期1.76天。

生活習性

成蟎多在早上7-8時羽化。羽化後的雌蟎,即被雄蟎追趕進行交配,交配時間長達1.4-1.9小時,有時雌蟎受驚,便帶著雄蟎奔走。交配後經1-2天雌蟎即可產卵,2-6天為產卵盛期,在10天前產卵最多,以後逐漸減少,卵多散產,一處1粒,也有3-4粒成串產於棉花纖維上。每雌一生產卵最多72粒,最少31粒,平均52粒;雌蟎日產卵量平均1.5-3.5粒。一般以上午卵量較多,下午次之,在柑桔樹上多在蜘蛛網上及棲息植物(紫蘇、蘇麻、藿香薊)毛茸上產卵較多。
東方鈍綏蟎性喜陰濕,行動敏捷。據觀察早上多在樹冠外枝梢葉片上活動,中午溫度較高,常常在樹冠內膛葉背棲息。
東方鈍綏蟎的食性,在田間捕食柑桔全爪蟎及其他害蟎,當柑桔全瓜蟎數量很少時,常以各種花粉作為飼料,其中以絲瓜粉和美人蕉粉餵養效果較佳。但在食料缺乏時,有互相殘殺的習性。
成蟎多在柑桔樹幹裂縫裡越冬,也可在潛葉蛾和蜘蛛網內越冬。
濕度對東方鈍綏蟎卵的孵化率影響較小,對幼蟎的存活率影響較大。在相對濕度為61.3-64%、68.7-72%、88-92.3%時,卵的孵化率分別為75.9%、100%、100%;幼蟎存活率分為13.3%、46%和100。這是因為幼蟎需較高的濕度,同時需要喝水,所適宜的濕度虛為88-90%。因此,飼養時濕度是關鍵。

發生消長規律

在江西南昌3-6月柑桔全爪蟎發生高峰期後的15天,東方鈍綏蟎繼而發生。但由於越冬期間殘存蟲口基數少,3-4月繁殖較慢,其數量跟不上柑桔全爪蟎發生量,5-6月溫濕度最適宜,蟲口數量逐漸上升,7-8月夏季高溫乾旱,也不利於東方鈍綏蟎的發育,蟲口下降,種群數量暫時低落,每葉平均蟲口0.1頭,9-10月蟲口突增,為全年最高峰,平均每葉達0.85頭;12月中、下旬後溫度下降,蟲口迅速減少,逐漸進入越冬場所。

地理分布

江西上海、廣東

商業利用

1984年6月中旬,在江西農大園藝系標本園,選擇生長茂盛一致的桔樹兩株,按1:25比例釋放東方鈍綏蟎防治柑桔全爪蟎,5天后柑桔全爪蟎下降68.86%,而對照區下降11.10%,說明東方鈍綏蟎對桔全爪蟎具有明顯控制作用。

相關文獻

[1]唐斌,張帆,陶淑霞,熊繼文.中國植綏蟎資源及其生物學研究進展[J].昆蟲知識,2004,(6).
[2]鄒志文,夏斌,龔珍奇,余麗萍,朱志民.納氏皺皮蟎消長及空間分布型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3,(6).
[3]甘明,李明慧,胡思勤.東方鈍綏蟎對柑桔全爪蟎捕食效應的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001,(2).
[4]胡思勤,胡泗才,朱學春,陳熙雯.桔園蟎類酶免疫反應的初步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000,(4).
[5]賀麗敏,於麗辰.利用植綏蟎防治害蟎研究進展[J].河北果樹,1996,(4).
[6]李大亂,張翠疃,徐國良.山楂葉蟎的生態學和防治[J].世界農業,1996,(5).
[7]夏斌,朱學春,朱志民.東方鈍綏蟎種群消長規律及與其相關因子的數學模型[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1996,(4).
[8]夏斌,朱志民.東方鈍綏蟎空間格局的研究[J].江西植保,1994,(3).
[9]夏斌,朱志民.東方鈍綏蟎空間分布型及抽樣技術的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1993,(1).
[10]張守友,曹信穩,韓志強,吳偉南.東方鈍綏蟎對蘋果園兩種葉蟎控制作用研究[J].河北果樹,1991,(4).
[11]張守友,王之岑,曹信穩,韓志強.河北北部蘋果樹撲食蟎種類初報[J].河北果樹,1991,(2).
[12]賴永房,朱志民.兩種捕食蟎的生殖行為[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1990,(2).
[13]王之嶺.東方鈍綏蟎卵期發育幾個溫度參數的測定[J].河北果樹,1989,(2).
[14]梁禮趕.保護和利用捕食蟎防治柑桔紅蜘蛛[J].江西農業科技,1986,(6).
[15]?.東方鈍綏蟎研究[J].江西農業科技,1985,(12).
[16]張蓮君,徐春明.柑桔紅蜘蛛天敵優勢種及其利用[J].江蘇農業科學,1985,(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