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化與和諧商道

《東方文化與和諧商道》主講:釋果寧

組成:6盤VCD 出版社: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封面圖片
講師:果寧法師
 字戒淨,廈門南普陀寺出家。禮從上聖下輝大和尚剃度出家,於上學下誠大和尚處受比丘大戒。 現任廈門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兼職教授。法師淵博的學識、圓融的智慧、無處不在的禪機,已讓社會各階層人士受益匪淺,先後受邀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移動、美贊臣、力諾集團、中外管理論壇、國際金鑰匙組織等眾多高校機構發表演講數百場。果寧法師希望通過他的演講能夠幫助大家明心見性,尋求到人生的智慧。
果寧法師中國人民大學演講實錄
果寧法師結合古人古訓,禪宗妙理,當今實例,旁徵博引,全方位地揭示了“禪學”魅力,深度剖析了“人性”真義。
法師用禪的智慧解釋“和諧商道”,指導我們首先要認識自己,求得自己的身心和諧,追求與家庭伴侶的和諧、企業社團的和諧、自然與國家的和諧,從而獲得一個成功的人生,助你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宏願。開啟我們生命與智慧的源泉,引導我們回歸寧靜、安詳、自在的心靈家園。
在商品經濟的高速發展的今天,不要再不斷一味地餵養那個難以餵飽的頭腦和欲望,要對我們的心靈加以重視,讓我們的心靈不斷淨化,重新獲得屬於我們生命的那份和諧。
《東方文化與和諧商道》各集主要內容:
第一集: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人們越富裕,人心越不安,精神上不能平靜。果寧法師提出“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心生萬法,心態決定人生,學習禪法,能更好地認識人生。
第二集:東方文化的智慧都是在講“道”,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實質就是“和諧”。果寧法師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學習國學,用“和諧商道”去看待這個世界,經營這個世界。
第三集:一切利與義,其實都是內在和外在的關係,在禪者看來都是沒有區別的。“超越了對立的兩面來看萬物一體,叫隨喜”,要做“禪商”,要知道“小商取利,大商取道,得道者得天下之利。”
第四集:“仁”一定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體現出來的,要成為“仁”,須做到“恭、寬、信、敏、慧”,果寧法師提出須先做一個儒商,然後得“仁”進入“禪商”。
第五集:內在的升華很重要,要從得失之間感悟人生。學習孔子的理念,古人的知識,人應該擁有“敬畏天地、感恩天地”的心態,人需要一個“信仰”、“有一個道德底線”,社會才會安定。
第六集:人世間最好的一種美德莫過於“寬恕”,寬則得眾。寬恕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度量,反過來是一種強者的心態,正由於寬恕,才能夠使我們成就一番大業,一番霸業。
第七集:《金剛經》有一句話:“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忍”,不斷打開你的心量,按照這樣的方法去修,就會慢慢了解什麼是“禪”。
第八集:一個人能不能活得快樂和健康,就看他能不能接受和感激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我們需要一顆感激的心。大智慧講的是“順應”,要自信地接受和擁有。
第九集:“家”不是一個人,是一個群體,要成為一個“企業家”,需要很高的修為,果寧法師提出成為一個“儒商”,一個“禪商”,這就需要誠信,“信則人任焉”。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企業都是需要“誠信”的。
第十集:敏則有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果寧法師教育我們“用心靈去感受”,“慧則足以使人”,“不要執著,要享有人生, 不要占有人生”。我們要成就人生就必須竭盡全力。

相關作品

《禪--生命的和諧》《果寧話西遊》《禪--心歸何處》《禪--生命健康與養生》《禪商--企業家修煉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