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三大殿

東方三大殿

東方三大殿指: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泰山岱廟的天貺殿。

 

太和殿

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後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太和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御筆,為了保護文物,現在的匾額為複製品。
太和殿太和殿

太和殿外景介紹
太和殿面闊十一間, 進深五間,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模最大的殿宇。殿前有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俗稱月台。月台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桿。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築之首。而太和殿之上為建築形式最高的重檐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ɡ的大吻,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小獸依次為騎鳳仙人(但不算在內),後面依次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裡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只是九個小獸。
內景布置
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殿內金磚鋪地(因而又名金鑾殿)(金磚是因其打造時所需的錢很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內地面共鋪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但是金磚並不是用黃金製成,而是在蘇州特製的磚。其表面為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蘇州一帶土質好,燒工精,燒成之後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方可使用,燒煉這種磚的程式極為複雜,一塊磚起碼要煉上一年。太和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徑為一米零六,高為十二米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廣、雲、貴等地,要採取這種木材十分艱難,楠木往往長在深山老林之中,為此官員百姓不顧性命安危冒險取材,民間對此有“進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說法。;清代重建後,用的是松木,采自東北三省的深山之中。太和殿的明間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直徑1.00m的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採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甪端(音錄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甪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臥的巨龍,龍頭下探,口銜寶珠。
太和殿的作用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關於皇帝上朝的地點,其實不在太和殿,縱觀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門、乾清門上朝,稱御門聽政,而當有比較緊急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則在乾清宮召見大臣,2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上朝的地點也因此變為養心殿。
太和殿大修
太和殿歷經歲月的打磨,漸漸殘破不堪,有些構件已經腐爛,起不到支撐大殿的作用。並且,樑上的彩畫也褪色嚴重,因此,太和殿從2006年開始“封閉式”的大修。 經過2年的大修,直到2008年7月中旬,太和殿才重新出現在遊客的眼中。大修後的太和殿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大成殿

大成殿大成殿

大成殿曲阜孔廟位於曲阜城區的中心,是我國祀孔廟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又稱至聖廟。大成殿為曲阜孔廟的主殿後設寢殿,仍是前朝後殿的傳統形式。前庭中設杏壇,此處原是孔子故宅的講學堂,後世將它改為孔廟正殿。宋真宗末年,增廣孔廟,殿移後,此處設壇,周圍環植杏樹,故稱杏壇。金代在其上建亭,明代又改建成重檐十字脊亭,逐成現狀,。東西兩廡各40件,供歷代著名先賢,先儒的神主,到清末共147人。大成殿建於雍正七年(1729),重檐歇山,面闊九間,用黃色琉璃瓦,殿前檐柱用十龍柱10根,高浮雕蟠龍及行雲纏柱,為它處殿宇所少見。內外懸3副對聯。 門外為清世宗書“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鹹尊首出,道隆群聖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聯; 前後內金柱分懸清高宗書“覺世牖民詩書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類拔萃河海泰山麟鳳莫喻聖人”和“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對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起時,大成殿內的文物受到破壞,現存龕像匾聯均為1983年照原樣復原。

天貺殿

簡介
天貺殿天貺殿為岱廟的主體建築,位於岱廟仁安門北側,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今名。“天貺”即天賜的意思。相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於泰山,宋真宗即於次年在泰山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殿主祀東嶽大帝。天貺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
天貺殿天貺殿

天貺殿歷史
公元1008年,宋、遼在澶淵(今河南濮陽)交戰,宋真宗雖大勝遼軍,但無心再戰,卻簽訂了屈辱的條約,歷史上稱為“澶淵之盟”。宋真宗為了平息朝野的怨憤之情,鞏固其統治地位,他採納了副宰相王欽若策謀的“天降昭書”的騙局,於同年十月率領群臣,車載“天書”來到泰山,舉行了隆重的答謝天恩告祭大禮,並定於每年六月初六為“天貺節”。笠年,下昭擴建岱廟,又在原泰山神殿的基礎上,建造了天貺殿。殿內祀泰山神,1928年像毀,1944年重塑;1966年毀,1984年再塑。像高4.4米,頭頂冕旒,身著袞袍,手持圭板,儼然帝君。龕上懸清康熙皇帝題“配天作鎮”匾,門內上懸乾隆皇帝題“大德曰生”匾。像前陳列明、清銅五供各一套及銅鼎、銅釜、鹵簿等。
天貺殿建築
天貺殿東西長43.67米,南北寬17.18米,高22.3米,殿闊九間,進深四間,重檐八角,斗拱飛翹,上覆黃琉璃瓦,檐間懸掛“宋天貺殿”的巨匾,檐下八根大紅明柱,柱上有普柏枋和斗拱,外槽均單翹重昂三跳拱,內槽殿頂為四個復斗式藻井,余為方形平棋天花板。整座大殿欒櫨迭聳,雕梁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
走進殿堂,正面高大的“東嶽泰山之神”彩色塑像是1984年重塑的,坐像高4.4米,頭頂冠冕十二旒,身著袞袍,手持圭板,肅穆端莊,造形生動,大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之感。“泰山神”是道教所信奉的“百鬼之神”,可主宰生死。唐代被封為“天齊王”,宋時封為“天齊仁聖安”,元朝又封為“東嶽天齊大生仁皇帝”,明太祖登基後,認為給泰山神加封號是“瀆禮不經”,故去掉所有封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從此,岱廟的地位也就不可一世,享有“東嶽神府”的盛名了。 塑像兩邊的楹聯為清人吳雲所書,“帝出乎震,人生於寅”。橫額是清康熙帝於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朝泰山時所題“配天作鎮”巨匾。殿堂內擺放著明、清時代的部分祭器。殿內東北西三面的<<泰山神啟蹕迴鑾圖>>傳為宋代所繪。壁畫全長62米,高3.3米,畫面借描繪泰山神出巡時的浩蕩宏偉場面。
大殿東次間有明代銅鑄“照妖鏡”一架,原在遙參亭,1936年移此。
大殿重台寬廣,雕欄環抱。中置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兩側有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謁岱廟詩碑。
重台南有小露台,台上一石卓然中立,名扶桑石,又名介石,俗稱迷糊石。石北14米處,一古柏挺立,傳為唐代忠臣安金藏來泰山神前告武則天滅子之狀,化為此柏,因名孤忠柏。
小露台南有石欄方池,跨道中通,名閣老池。池內及周圍有玲瓏石9塊,金大安元年(1209年)奉符縣(今泰安)令吳侃同母王氏所獻。均具有透、露、瘦、垢、皺、醜、秀等特點。
天貺殿前寬闊的大露台分上下兩層,雕欄環抱,站在大露台上,大有豁然開朗之感。露台兩側各有一座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拜謁岱廟的詩碑。中間是明萬曆年間鑄造的大香爐。露台下古柏相夾的甬道向南延伸,盡頭是一個方形石欄小池,俗稱“閣老池”。皇帝舉行大典參拜泰山神時,群臣就恭候在這裡。池內及周圍9塊姿態怪異的太湖石是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泰安縣令吳銜與其母王氏所獻。每塊石頭各俱特色,仔細觀賞耐人尋味,甬道中間有一玲瓏石卓然而立,名為“扶桑石”。扶桑石北面有一株古柏獨立階下,名為“孤忠柏”。
天貺殿後面是後寢三宮,中為正寢宮,面闊五間,兩邊為配寢宮,各三間,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詔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後,考慮到還缺個皇后,便於同年封了一個“淑明後”,並為“她”修建了後宮,從“嬪妃”則居住配寢宮。封建統治者為了達到“借神安民”的目的,真可謂“用心良苦,處心積慮了”。 今為泰山文物展室。宮前銀杏雙挺,高大擎雲,每年盛夏群鳥集棲,生氣盎然。
天貺殿文化
天貺殿碑立於岱廟天貺殿前西碑台上,現殘缺455字。立於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一月。碑高3.50米,寬1米,厚0. 42米,楊億撰文,尹熙古書並篆額。碑文行書32行,滿行81字,共2184字,字徑2 .5厘米。額篆書“大宋天貺殿碑”,2行6字,字徑15厘米。碑座為正稜台形,上寬1.58米、下寬1.68米,上厚0.63米、下厚0.88米,高0.43米。該碑述得天書建天貺殿經過,是研究岱廟和天貺殿的寶貴資料。碑陰刻明天順五年(1461年)《重修東嶽神廟碑記》,薛宣撰文,陳銓行書,李篆額。
天貺殿兩側為東西碑廊,各種碑碣漢畫像石琳琅滿目,泰山歷代碑刻精品大都集中在這裡。這些碑刻幾乎集中國書法之大成,上追晉代“二王”,下承宋朝“四大家”,真草隸篆,體例俱全;顏柳歐趙,風格各異,其中有七大漢碑的《衡方碑》、《張遷碑》;晉代三大豐碑之一的《孫夫人碑》;造形新穎,書法相異的《雙束碑》;泰山佛教記事名碑《大唐齊州神寶寺碑》等共19塊,均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西側廊內陳列的48塊漢畫像石,是自1960年以來幾次清理大汶口和舊縣東的漢畫像石墓而集。這些漢畫像石,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有的反映車馬出行、樂舞百戲等社會生活;有的描述神話故事;也有反映歷史人物的,畫面圖案工整,造型生動,在雕刻技法上,把中國傳統的畫技同線刻、浮雕揉合一體,體現出古拙質樸、雄健壯美的特點,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和東漢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
殿兩側原有環廊百間,與仁安門兩側的東西神門連線,內繪十殿閻羅、七十二司。東廊中間有鼓樓,西廊中間有鐘樓,均毀於清末。1982年後,陸續重建環廊與鐘樓。今東廊內陳列歷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漢衡方碑》、《漢張遷碑》、《晉孫夫人碑》、《魏齊隋唐造像記刻石》、《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唐鴛鴦碑》、《唐經幢》、《宋升元觀敕牒碑》、《金濼莊創佛堂之記》、《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嶽真形圖碑》、《登岱八首》、《太極圖》、《谷山寺敕牒碑》、《頌岱詩》、《乾隆御製詩》、《望岳詩》、《築橋碑記》等名碑19塊。西廊內陳列漢畫像石48塊。1990年鐘樓更為鼓樓,闢為古幣展室。大殿東側北廊內1989年闢為封禪蠟像館,塑宋真宗、王旦、王欽若等19尊蠟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殿前院,古柏蔽蔭,碑碣林立:東有《宋封祀壇頌碑》、《金重修東嶽廟碑》、清乾隆皇帝御製《重修岱廟碑記》;西有《大宋天貺殿碑銘》、明太祖御製《封東嶽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觀聖作之碑》、清康熙年間《重修岱廟記》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