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寨港國家自然保護區

東寨港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海南省東北部,處於海口市和文昌市的交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37′,北緯19°51′~20°1′,屬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東寨港國家自然保護區 概況

該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個保護濕地紅樹林生態系統的國家級保護區、第一批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冊》的七個保護區之一。
位於中國海南省瓊山市東部濱海。1980年建立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面積2600公頃。保護對象為紅樹林。且紅樹林樹種之多,為全國之最,全球紅樹林樹種約40多種,中國紅樹林有24種,東寨港有19種,集中成片分布。該保護區的建立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海灣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常見的有木欖紅樹、紅茄冬、秋茄樹角果木欖李海桑桐花樹等。紅樹林生長在泥灘上,鹽生,適應乾旱生理,有眾多的支柱根和呼吸根。漲潮時,樹身大部分被海水淹沒,退潮時,枝幹、根部出露。樹高 8 ~15米,有藤本及附生植物。紅樹林具有防止海浪侵襲、保護海堤、農田的作用。樹枝含有豐富的單寧,可作鞣料、染料。木材為良好建築材料。樹葉可作肥料、飼料。東寨港沿海紅樹林長約 50千米,一般寬度600米,最寬處可達2000米。

保護對象

保護濕地紅樹林、鳥類資源。

占地總面積

33.376平方公里,按保護區功能區劃為核心區面積16.35平方公里,緩衝區11.671平方公里,實驗區5.356平方公里,其中紅樹林旅遊區1.35平方公里。

機構建制情況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立管理局,為省屬事業單位,隸屬省林業局領導,委託海口市林業局管理。編制32名(含派出所編制5人)保護區的人員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保護情況

2000年完成了東寨港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並制訂了東寨港自然保護區管理計畫,設立管理崗位,明確崗位職責,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批准單位

1980年1月批准建立的中國第一個保護濕地紅樹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區。198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組織的《國際重要濕地名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