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業大學水利與建築學院

水利與建築學院,於2000年11月正式組建。目前擁有一支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豐富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學院已主持承擔國家“863”節水農業項目1項,參加和主持國家農業開發科技示範項目多項。

【機構名稱】東北農業大學水利與建築學院【成立時間】1958年【曾用名】農田水利工程專業【上級單位】東北農業大學【機構性質】全民【機構類別】教學【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木材街59號【郵編】150030 【電話】【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neau.edu.cn/index.asp 【負責人】曾賽星【機構設定】設有水利系、建築工程系、專業基礎部、計算中心、水利與建築中心實驗室和農業水利工程設計室等教學、科研和設計部門。【人員結構】職工總數:科技人員:16人高級職稱:11人【業務及研究內容】設有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和工程管理4個本科專業和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等2個碩士點及水利專業本、專科函授站。農業水土工程學科和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學科被國家教委批准為碩士點。1999年經國家審查批准農業水土工程和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開始招收工程碩士研究生。2000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農業工程一級學科。近十幾年來,先後完成了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24項,其中獲省各類獎的17項。如:水井橋式過濾器已在國內廣泛套用;笛形管-差壓計測量裝置及DF-1型水面浮油回收機等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研究成果】獲省各類獎的17項。其中黑龍江省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的試驗研究與推廣獲黑龍江省星火一等獎。
水利與建築學院源於1958年創辦的東北農學院農業水利工程系,後來發展成為東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水利系,2000年11月正式組建水利與建築學院。學院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擁有一支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豐富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全院教職員工36人,專業教師25人,實驗技術人員5人。教職員工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講師7人、助教6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工程師1人;其中有博士學位者8人,碩士學位者15人,在讀博士研究生7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人;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1人。
水利與建築學院的農業水土工程學科於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碩士點,199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查批准開始招收工程碩士研究生,200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和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碩士研究生。同年,農業水土工程專業碩士班開始招生。
學院在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已經承擔的科研項目包括;主持國家“863”節水農業項目1項,參加和主持國家農業開發科技示範項目多項。近十幾年來,先後完成了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24項,其中獲省各類獎17項。如:水井橋式過濾器已在國內廣泛套用;笛形管——差壓計測量裝置DF—1型水面浮油回收機等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黑龍江省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的實驗研究與推廣獲黑龍江省星火計畫一等獎;節能日光溫室結構最佳化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蔬菜疏旺補淡綜合配套技術及產銷對策的研究等成果獲哈爾濱市科技進步獎。
學院下設農業水利工程系、水利水電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水文水資源系、農業建築與能源工程、水利與建築工程實驗中心和農業工程設計室。此外,黑龍江省農墾水利培訓中心也設在本學院。
學院具有多層次培養專業人才的能力,設有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農業建築與能源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水文水資源6個本科專業,有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2個碩士點、具有農業水土工程和環境水利博士學位授予權,具有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網路教育、函授教育站點。
在40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全體教師發揚嚴謹求實、無私奉獻的精神、嚴謹治學、求實創新、身體力行、教書育人,不僅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誠實做人的意識,使學生同時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在專業知識方面精通理論,夯實基礎,在實踐教學中,堅持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面向未來,水利與建築學院將圍繞我校提出的總體目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積極發展成人教育,堅持規模、質量和效益的協調發展,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推動學院的整體發展。經過五年的建設力爭使學院的專業設定含蓋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形成以農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為主體的學科群,培育出自己的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實現二級學科碩士點四個,博士點一個,使學院的整體實力進一步提高,達到同類院校“省內第一、國內一流”的總體目標。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掌握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同時具備從事跨專業(包括水土保持、水電建築工程、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在農業水利工程領域從事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始建於1958年,現為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農業水利工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水利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必要的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工程管理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掌握農業水利工程及其相關專業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
工程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工程水文學、水利計算、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灌排工程學、水工建築物、水泵機水泵站等。
畢業去向
就業領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等。
從業崗位:農業水利科研人員,教師,農業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人員等。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掌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在水利水電專業領域內從事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並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校級重點專業。具有“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的特點,課程結構整體最佳化。強調實踐教學環節,重視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建立了相關專業的選修課平台。實踐教學內容體現綜合性、設計性,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主要課程
水利工程測量、水利工程製圖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建築材料、結構力學、水力學、工程水文學、水利計算、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水利水能規劃、水工建築物學、水電站建築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招投標與概預算。
畢業去向
就業領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等。
從業崗位:水利水電科研人員,教師,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人員等。
工程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工程管理專門人才。使學生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工程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現代工程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工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複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專業特色
本專業以工程項目為切入點,強調對學生進行工程建設全過程整體化管理理念的教育和培養;不斷充實和完善教學計畫,加強工程技術、經濟、管理和法律等四方面的基礎理論教育;加強基本技能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重視學生敬業精神、創業、創新教育。
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較強的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工程管理問題的能力及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學生具有開展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投融資分析與決策、工程概預算、工程契約管理、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工程計畫與控制、施工現場管理以及開展工程諮詢等工作的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工程項目決策以及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的能力。
主要課程
經濟學、管理學、房屋建築學、水工建築物、工程結構、土木工程施工、計算機輔助項目
管理、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學、工程契約管理、工程項目採購與估價、建設監理、項目投資、建設法規、風險管理等。
畢業去向
就業領域:水利與建築高等院校、水利與建築科研院所、水利與建築施工企業和行政機關等。
從業崗位:科學研究人員、教師、工程監理、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等
土木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等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並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套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從事土木工程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及工程管理等工作,具有初步的工程項目規劃和研究開發能力。
專業特色
本專業注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注重加強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計算機在土木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中的套用;同時注重新觀念、新技術、新理論與教學實踐環節的結合,教學緊密結合工程實踐,新材料、新技術及時充實到教學中,使學生的學業與土木工程技術發展緊密結合,畢業生適應性強,初步具備工程項目設計、施工、管理、研究開發等能力和素質。
主要課程
建築材料、結構力學、房屋建築學、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土力學、彈性力學、鋼結構設計、建築施工技術與組織、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砌體結構、基礎工程、建築結構設計、建築工程概預算等。
畢業去向
就業領域:高等院校、建築企業、建築設計院、設計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行政機關等。
從業崗位:教師、科研人員、規劃、設計人員、管理人員、建理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等。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基礎,具備計算機、外語的套用技能,獲得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工程師的基本訓練,掌握水文水資源及水環境等方面的專業基本知識與技能,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
本專業依託於校級重點學科—水文學及水資源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本專業人才培養具有後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的特點,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課程設定以社會需求為嚮導,設定了不同的選修模組,注重套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主要課程
工程製圖、測量學、工程理學、水力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自然地理學、氣象學、水文學原理水文統計、地下水水文學、地下水動力學、河流動力學、水環境化學、水文信息採集與處理、水資源保護與管理、水資源分析與評價、水資源利用工程、水環境保護與修復、水文分析與計算、水文預報、水利水能規劃、水災害防治等。
畢業去向
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設、農林、環境保護等部門。
從業崗位:
與上述部門相關的水文、水資源及環境保護方面勘測、規劃設計、預測預報、管理、技術經濟分析以及教學和科研等。
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備農業生產性建築、設施農業工程、農村新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農業建築與環境、工廠化設施農業系統、農村新能源開發與科學利用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裝備開發與集成、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環境工程、建築工程與農村能源方面的基本理論和鄉鎮建設、設施農業與農村能源建設方面的基本知識,接受必要的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專業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與運行管理等基本能力。
專業特色: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環境工程、建築工程與農村能源方面的基本理論。具備從事鄉鎮建設、設施農業與農村能源建設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建築工程師、農業生物環境與農村能源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專業工程項目建設的可行性論證、工程規劃設計、施工與運行管理等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
土木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
農業生物環境原理、結構力學、砌體結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測量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農業建築設計、農業生物環境工程與農業能源工程等。
畢業去向:
畢業生可以在項目辦、能源辦、建委、科研機構、設計院所、高等學校等部門擔任行政管理人員、建築設計工程師、結構設計工程師、工程管理工程師、教師、科研人員等職務,從事農業生物環境工程、農村能源工程、建築工程等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施工、裝備開發與集成、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