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林匹克景氣

東京奧林匹克景氣

1964年日本東京舉辦第18屆奧運會,接待了94個國家和地區的5140名運動員,使用衛星向全世界轉播實況後,日本的新形象開始被世界所接受,GNP由奧運會前的每年增長10.1%猛增到26.1%,日本人稱其為“東京奧林匹克景氣”,經濟學家甚至認為這屆奧運會是日本進入世界工業強國的里程碑。

概念由來

1964年日本{東京}舉辦第18屆{奧運會},接待了94個國家和地區的5140名運動員,使用衛星向全世界轉播實況後,日本的新形象開始被世界所接受,GNP由奧運會前的每年增長10.1%猛增到26.1%,日本人稱其為“東京奧林匹克景氣”,1964年,在日本東京舉辦第18屆奧運會,唄稱其為“東京奧林匹克景氣”。
1951年,作為二戰戰敗國的日本恢復了國家主權。在此之後,日本開始通過一系列措施,謀求經濟政治上的國際地位。雖然日本經濟在戰後很快恢復起來,然而當時在很多外國人的眼中,日本還是戰後的一片廢墟,日本製造也往往與“價格低、質量差”的印象聯繫在一起。

當時,日本強烈地意識到,必須改變國外的成見,而舉辦奧運會就是他們選擇的宣言方式。在東京奧運會上,日本體育實現了崛起。日本隊共獲得了16枚金牌,一舉超越西德等體育強國,金牌數在美蘇之後列第三位。這次奧運盛會不但使日本擺脫戰敗國形象,重新走向國際世界,還恢復了國民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它還成功地帶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為了成功舉辦這屆奧運會,日本一舉投入30多億美元,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運輸、通訊等行業的強勁發展,使日本出現了經濟的持續繁榮。東京奧運會開啟了日本二戰後最大的經濟成長期,從1965年到1970年,日本經濟持續增長57個月,在這段時間內,日本經濟整體增長122.8%,工資上漲幅度達到了114.8%,史稱“東京奧林匹克景氣”。


經濟影響

在此屆奧運會上,日本首次採用全球衛星直播,通過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成就的展示,樹立了嶄新的形象,成為日本走出二戰陰影的重要一步。日本產品從此一改人們心目中粗糙低劣形象,一些產品如精工、西鐵城開始走向世界,成為世界名牌。

奧運會後,日本的國民經濟總產值在1967年超過英法,1968年超過西德,成為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東京奧運會因此被視為日本進入世界工業強國的里程碑。

文化影響

壽司走向世界

抓住東京奧運會這個機會,日本將其民族優秀的一面巧妙地向世界做了一個傳達。日本的壽司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東京奧運會召開時,所有奧運場館的各個角落都擺放了可供免費品嘗的壽司。正是藉此東風,日本壽司推廣到了144個國家和地區,全世界都接受了這一美食。此外,在奧運會期間,日本還舉辦了數千場文化的專場演出,就連從中國學來的茶文化也推向了極致。

電視機的普及

東京奧運會之前,擁有電視機的家庭很少。而在奧運會之後,所有人都想要買電視機,而且他們也開始能夠承受電視機的價格,人們的收入在那段時間內增長了很多。

在東京奧運會舉辦的這一年,日本的收音機產量達到2437萬台,位居世界第一。東京奧運會也刺激了電視機產業在日本的發展,根據日本銀行調查統計局的數據,在東京奧運會舉辦10年之後,日本電視機產量達到世界第一,1974年1340.6萬台的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24.9%。

新幹線“縮小”日本

新幹線開通儀式新幹線開通儀式
1964年7月25日,全長515.8公里的東海道高速鐵路竣工,成為東京與大阪之間的交通大動脈。高速鐵路沒有採用傳統的1.067米軌距,而是採用了1.435米的寬軌制,並創新性地引入了自動列車控制裝置和列車集中控制裝置,使列車的最高時速達到了200公里。

經過幾個月的試運行之後,東海道高速鐵路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舉辦期間正式啟用。為了與東海道地區的傳統鐵路相區別,這一段高速鐵路被稱為“東海道新幹線”。

“新幹線”這個名字,在隨後成為所有寬軌高速鐵路的統稱,它的開通,使東京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整個日本變小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