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上鄉

東上鄉

東上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市,是全市面積最大的鄉鎮,有豐富的花崗岩資源。

基本信息

簡介

東上鄉東上鄉

東上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西部,國土面積125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積最大的鄉鎮,東與龍市鎮毗鄰,南與睦村鄉相連,西與湖南省茶陵縣交界,北與坳里鄉及永新三灣鄉接壤。是個典型的山區大鄉。人口8100人。轄東上、漿山、大亞山、橋頭、坳背、席塘、虎爪坪、蒲隴、瑤前、曲江等10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東上街83號。鄉境西部群山綿亘,東、南丘陵起伏。農業主產水稻,森林資源豐富。縣道龍七公路橫貫鄉境。

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屬城鄉區,1956年撤區並鄉由原東上、漿山、橋頭、瑤前合併為東上鄉,1958年成立東上公社。1968年併入龍市公社,1972年恢復東上公社。1984年改為東上鄉。位於寧岡縣西北部,鄉政府駐東上,距縣城4.5千米。1997年,面積125.4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東上、漿山、大亞山、橋頭、坳背、席塘、虎爪坪、蒲隴、瑤前、曲江10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東上鄉全鄉轄東上、漿山、大亞山、坳背、席塘、橋頭、虎爪坪、瑤前、曲江、蒲隴10個行政村,6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萬餘人,耕地面積7118畝,山林面積1.1萬公傾,森林覆蓋率87.1%。東上鄉蘊藏著豐富的花崗岩資源,已探明儲量達億平方米經化驗和使用,品質優良,品種齊全;礦場交通水、電便利,產品可銷售全國各地。

經濟發展

東上鄉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近幾年來,全鄉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農業產業結構模式進一步最佳化,已經形成了糧、果、豬、漁、糖、茶等多方面共同發展的格局,以沼氣扶貧工程為重點的生態農業也已具雛形,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招商引資成效顯著,近年來,鄉里以“解放思想,注重發展”為指導,以打開山門、降低門檻為突破口,築“巢”引“鳳”,並積極營造親商、安商、富商氛圍。全鄉先後引進恆發水泥製品有限公司、松焦油廠、黃洋界天然花崗岩有限公司、富翔陶瓷有限公司、鉛筆廠等大小企業16家,鄉內企業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解決勞動就業2600餘人;個私經濟迅速崛起,通過招商引資,企業轉軌,企業改制,小城鎮建設的拉動,設立東上工業小區,使一大批企業落戶東上,個私經濟帶來的稅收已占鄉財政的70%之重;水力水電開發成效明顯,靈坑水庫已被立體開發,龍爪沖水電站投入使用並已產生巨大效益,漿山水電站改造已投入使用,投資約1600萬元的白竹園電站在興建。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成績斐然,先後投入資金800多萬元,架通了槳山、大亞山、蒲隴的高壓輸變電路,建立了移動、聯通基站,修建水壩6座,橋樑7座,興修公路里程達15公里,龍市至坳背瀝青油路同時開工,並對坳七林區公路進行維修,大大緩解了交通不便,信息不靈,電力不足等發展難題。

發展規劃

該鄉提出了戰略構想和總體思路:全面實施一大戰略(希望在山);強化兩個基礎(農業、基礎設施);走好三條路子(耕山富民、資源開發、藉助外力發展自己);加大四個力度(招商引資、小城鎮建設、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現經濟發展與效益同步,總量與質量並舉,全面推進東上各項工作的健康、快速、協調發展。面對新形勢下的新任務。

江西吉安井岡山市行政區劃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全市現轄21個鄉鎮場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97萬人,總面積1297.5平方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