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經濟技術開發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杭州東部、錢塘江下游,處於杭州灣的南部位置《是中國國務院於1993年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

位置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杭州東部、錢塘江下游,處於杭州灣的南部位置。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104.7 平方公里,是中國國務院於1993年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

交通

公路: 下沙大橋高架穿越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直接滬杭、杭寧兩條高速公路,南部直接杭甬、杭金衢兩條高速公路,同時還貫通總長為112公里的杭州市繞城公路。在開發區內設有大型互通立交橋,從而使開發區處在五條高等級公路,內通市區主幹道的交通樞紐位置。 浙江省依託高速公路和專用公路為骨架的現代公路交通網路,以杭州為軸心,正實施全省“四小時經濟圈”,輻射覆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四省一市。人口近1億,具有廣闊的市場腹地和較高的生活消費水平。開發區處於"四小時經濟圈"的軸心地位,區域優勢十分明顯。
鐵路: 杭州是華東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滬杭、浙贛、蕭甬、宣杭四條鐵路在此交匯。開發區北面緊臨華東最大的鐵路編組站。
航運: 開發區至上海、寧波的車程均為90分鐘,從而使中國兩大網際深水海港-上海港、寧波港成為杭州開發區對外海運的最佳“組合港”。
寧波港由北侖港區、鎮海港區、寧波港區、大榭港區、穿山港區組成,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海港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現有生產性泊位191座,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萬噸級原油碼頭,20萬噸級(可兼靠30萬噸船)的卸礦碼頭,第六代國際貨櫃專用泊位以及5萬噸級液體化工專用泊位;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通航。寧波港主要經營進口鐵礦砂、內外貿貨櫃、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產品、煤炭以及其他散雜貨裝卸、儲存、中轉業務。2004年寧波港貨物吞吐量超2.2億噸,同比增長22%,僅次於上海港居中國大陸港口第二位;貨櫃吞吐量突破400萬TEU,居中國大陸港口第四位,同比增長44.5%以上,增幅連續6年居中國大陸主要貨櫃港口第一位。詳情進入:http://www.nbport.com.cn/001.php。主要泊位:http://www.nbport.com.cn/001.php?theme=1500。
上海港地處長江口及黃浦江內,位於長江三角洲東端的上海市境內,居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心,臨江面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現有生產用碼頭長度21.43公里,共有生產用泊位137個,其中萬噸以上泊位82個,貨櫃泊位26個,全年貨物通過能力為13660萬噸,貨櫃通過能力為850萬標準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各類裝卸機械2539台,其中貨櫃橋吊66台,生產用倉庫30.1萬平方米,堆場380.4萬平方米,其中貨櫃堆場241.8萬平方米,箱容量28萬個標準箱;糧食圓筒倉2座,容積16.8萬立方米,容量12.4萬噸;運輸船舶9艘,各類港務船舶174艘,以及"新雙峰海"減載船1艘。
空運:在距開發區二小時車程的半徑內座落著三座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虹橋機場(約200公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僅15公里),且均有高速公路直達。
開發區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15公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是國家一類口岸,是國內重要幹線機場、重要旅遊城市機場和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也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主備降機場。機場位於錢塘江南岸,距杭州市中心27公里。機場工程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分近、中、遠三期實施建設。1997年7月,機場工程正式動工。2000年12月30日,新機場建成通航運營。2003年9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杭州航空口岸擴大對外國籍飛機開放。2004年3月,杭州航空口岸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擴大對外國籍飛機開放。
機場一期工程占地7260餘畝。本期工程是按滿足B747-400型飛機起降及年旅客吞吐量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1萬噸的使用要求建設,飛行區指標為4E級,建有1條長3600米、寬45米的跑道。航站樓按高峰小時旅客3600人次的使用要求設計建設,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車場2.2萬平方米),候機大廳共設36個辦票櫃檯,其中國際廳12個,進出港流程順暢快捷;樓內共設定有航班動態顯示、離港系統等12大弱電系統,整體功能和技術水平國內領先;服務設施齊全,候機廳座位數達2900個,並設有貴賓廳和多個頭等艙休息室。其中候機樓內的國際聯檢廳部分面積9500平方米,邊防、海關、檢驗檢疫、外幣兌換、免稅店等口岸配套設施完善。現站坪面積34萬平方米,共有12座登機橋,18個遠機位,並設有飛機泊位引導系統和雙環航空加油管線系統。機務維護具備了所有機型的二類維修能力和波音737、757的三類維修能力。消防救援設施按9級標準配置。機場供電、供水、能源、環保設施配套齊全,各種設備、車輛和作業系統均採用國內外先進產品和技術。場區環境優美,綠化率高達40%,為國內“綠、美、特、秀”的園林式機場。
伴隨著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和對外開放的擴大,以及各方合作協調機制的形成,長三角城市群正在形成國際資本、技術、人才集聚的平台,並規劃打造環杭州灣“黃金產業帶”,這將給航空運輸市場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目前,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直接與滬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相連,與乍嘉蘇、蘇嘉杭高速公路相通,至蘇州1.5小時,至無錫2小時,至上海2.5小時,至溫州3.5小時,地面交通四通八達,交通條件便捷、順暢。今後隨著上海—杭州城際快速軌道交通、杭州--上海浦東高速公路、杭州—寧波高速公路複線、上海—嘉興—湖州(杭州)高速公路、上海--杭州高速公路拓寬、滬杭磁懸浮高速鐵路等一系列項目的建設,杭州與上海的“同城效應”和長三角城市“2小時交通圈”、長三角南部“1小時交通圈”將迅速凸現,杭州有望發展成為長三角南翼的綜合物流樞紐。
目前該空港已開通至日本、香港、澳門、韓國、新加坡、泰國等每周近60次往返國際航班;至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航線也即將開通。
機場運輸生產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各項運輸生產指標連創新高。旅客吞吐量從2001年的298萬人次發展到2004年的63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從2001年的8.7萬噸發展到2004年的16萬噸;起降航班從2001年的36475架次發展到2004年的66478架次。其中旅客吞吐量在全國133個機場中的排名逐年前移,從2001年的第13位、2002年的第11位到2003年的第10位,2004年繼續位居全國十大機場之列;在華東地區僅次於上海浦東、虹橋機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