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歷史博物館

杭州市歷史博物館

杭州市歷史博物館坐落於古木參天的吳山中麓糧道山18號,與城隍閣和清河坊古街近在咫尺,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 積近7000平方米,於2001年10月8日正式對外開館,是反映杭州城市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餘萬人次。

基本信息

杭州市歷史博物館杭州市歷史博物館

館舍簡介

杭州市歷史博物館由浙江大學建築系教授張毓峰老師設計建設,坐落於古木參天的吳山中麓糧道山18號,與城隍閣和清河坊古街近在咫尺,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 積近7000平方米,於2001年10月8日正式對外開館,是反映杭州城市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餘萬人次。

基本概況

杭州歷史博物館內展廳共分三層 ,主要由一樓的原始社會——南北朝時期展廳、隋唐五代時期展廳、運河廳,二樓的兩宋時期展廳、元明清時期展廳、百年老店、臨時展廳, 三樓的郵票展廳、書畫廳組成。陳列品以歷年杭州出土的珍貴、精品文物為主,全面又重點地反映了杭州的歷史面貌,並運用先進的聲、光、電技術豐富展示效能,營造出了感性直觀的遊覽認知氛圍。
此外,臨時展廳還經常推出各類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的專題展,向觀眾傳遞多元的文化信息。 杭州歷史博物館是市民、遊客認識城市歷史、感悟杭州輝煌的視窗。作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中小學生豐富家鄉歷史文化知識,開展第二課堂教育的理想場所。 走進杭州歷史博物館,領略杭州歷史文化底蘊 ,感受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新時代人文精神。
杭州歷史博物館是杭州市唯一一座反映杭州歷史的城市綜合性博物館,以館藏豐富,設施先進,綜合性強為特色,自2001年10月8日正式開館以來,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全面生動展現杭州歷史的視窗。2004年被評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管理單位,同年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歷年來,在名勝區(園文局)黨委的領導和市文明辦的指導下,我館的愛教工作基礎紮實,成效顯著。2006年又被評為杭州市愛國主義先進單位。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是博物館闡發歷史文化內涵的有效載體,是博物館盤活存量資源,擴大社會影響力的最佳方式,是博物館體現社會價值,參與城市文化活動的必然途徑。今後,杭州歷史博物館將始終不渝地發揮綜合博物館的優勢,在豐富陳列內容、最佳化展示方式、培育學術成果、擴大社會影響等方面創新舉措,將博物館的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開拓思想,真抓實幹,充分利用一切形式,把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做得更加生動,更有成效。

圖片圖片

內部構造

館內展廳共分三層 ,主要由一樓的原始社會——南北朝時期展廳、隋唐五代時期展廳、運河廳,二樓的兩宋時期展廳、元明清時期展廳、百年老店、臨時展廳, 三樓的郵票展廳、書畫廳組成。陳列品以歷年杭州出土的珍貴、精品文物為主,全面又重點地反映了杭州的歷史面貌,並運用先進的聲、光、電技術豐富展示效能,營造出了感性直觀的遊覽認知氛圍。
此外,臨時展廳還經常推出各類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的專題展,向觀眾傳遞多元的文化信息。 杭州歷史博物館是市民、遊客認識城市歷史、感悟杭州輝煌的視窗。作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中小學生豐富家鄉歷史文化知識,開展第二課堂教育的理想場所。 走進杭州歷史博物館,領略杭州歷史文化底蘊 ,感受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新時代人文精神。
杭州歷史博物館是杭州市首家綜合性展示城市整體歷史文化和鄉土風貌的大型博物館,位於吳山山麓的杭州歷史博物館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共設10個展廳。
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悠久,有“中華文明曙光”之稱的良渚文化就在這裡升起,特別是吳越國和南宋建都杭州時期,留下豐富歷史遺蹟。該館展品中有國寶級文物戰國水晶杯、越窯褐彩青瓷汕燈,展出的國家二級以上文物共200餘件,包括良渚時期玉石器、吳越石刻星象圖等。館內還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展示宋代大運河沿岸模擬景觀、杭州百年老店風情等。

考古發掘

杭州歷史博物館(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是杭州市的主要文博機構之一,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工作機制。 杭州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反映杭州城市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共有正式展廳8個,臨時展廳2個, 按展出內容分為基本陳列和主題陳列,以文物陳列和遺蹟復原布局合理,靜態展示和動態模擬相得益彰為特色,是市民、 遊客認識歷史、感悟輝煌的視窗,也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承擔著市區及杭州市屬縣(市)的田野考古工作,足跡遍布杭城每個角落, 完成了數百項配合城市基本建設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清理了大量的古文化遺址,出土了數以萬計的文物,其中不乏國寶級珍品, 在國內外同行中贏得了極高聲譽,相繼有5項考古項目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杭州市歷史博物館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