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樹華烈士

在他的影響下,先後有三十多名學生參加革命。 1942年,杜樹華被任命為陂安南抗日民主政府副縣長。 解放後,1951年經浠水縣人民政府追認為烈士。

早年教書,思想進步,贊成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經常向學生傳播革命道理。在他的影響下,先後有三十多名學生參加革命。1940年新四軍浠水、黃岡游擊隊指揮長於保成住在他家。1941年5月,由於保成介紹,杜樹華及其子杜崇傑、女兒杜崇國、兒媳楊崇新都參加了革命,被派往陂安南工作。1942年,杜樹華被任命為陂安南抗日民主政府副縣長。同年秋,他身患重病,加之鬥爭環境惡劣,上級責成黃岡縣黨組織送他到鄂城縣燕磯麻羊腦雲孟寺隱蔽。養病期間,他繼續從事革命活動。他以《適陂集》為題寫作了大量的詩歌。在一首七律中寫道:“孤鶴遼天久失群,特來窮谷仿小僧,妙高不許人常往,第一峰頭見德雲。”表達了對革命事業的必勝信心。1944年9月26日,病情惡化,不幸逝世。解放後,1951年經浠水縣人民政府追認為烈士。骨灰盒安放在鄂城縣烈士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