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寧

李艷寧,女,1962年出生於廣西南寧市,畢業於廣西醫學院,研究方向為淺表器官超聲診斷、皮膚疾病超聲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艷寧,女,主任醫師,教授,醫學碩士,1962年出生於廣西南寧市

簡歷

1984年7月畢業於廣西醫學院(現廣西醫科大學)醫學系,五年制,本科,獲醫學學士學位。1984年7月起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診斷科從事腹部超聲診斷、教學及科研工作。2008年12月晉升為主任醫師。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在廣西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進修班學習。2010年6月獲廣西醫科大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醫學碩士學位。

1998年9月至2006年11月,廣西醫學會第四、第五屆超聲分會委員會常委兼秘書。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廣西醫學會第六屆超聲分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第三屆眼科超聲委員會委員。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第九屆廣西區人大代表。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專業特長

腹部、淺表器官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超聲診斷,開展介入性超聲診斷及治療。

研究方向

淺表器官超聲診斷、皮膚疾病超聲研究。

科研著作

在國內專業期刊發表論文21篇(1997年始)。1999年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獲一項,排名第二。2006年5月獲廣西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為主要負責人。

項目研究方向:皮膚疾病超聲研究。

大學教授

個人經歷或學術經歷

1991年7月,雙學士,天津大學分析儀器專業和工業管理專業。

1994年3月,碩士,天津大學分析儀器專業。

1997年3月,博士,天津大學精儀學院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專業。

1997年3月~1998年2月,摩托羅拉天津手機廠,高級產品質量工程師。

1998年3月~2000年3月,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原通商產業省工業技術院),博士後。

2000年6月~2001年8月,奧地利林茨開普羅大學實驗物理系,博士後。

2001年9月~現在,天津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研究方向

微納測試與加工技術;掃描探針顯微技術與儀器;現代分析儀器。

科研項目、成果和專利

作為主持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資金項目1項,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攻關項目和科技支撐項目各1項;參與中奧科技合作項目3項,天津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1項。另有軍口合作項目6項,企業合作項目8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5篇,EI收錄15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

主要項目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基於原子力顯微鏡的生物分子間作用力和細胞彈性表征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雙反饋和數字Q微梁調控方法及AFM高速成像技術的研究(編號:5067515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質量放大型微懸臂樑液體生物感測器的研究(編號:50305025)。

天津市科技攻關重大項目,高速旋轉噴霧系統測控系統的開發。

中奧合作研究項目:差分反射光譜儀的開發及套用研究。

中奧合作研究項目:差分反射光譜儀的開發及套用研究。

天津市科技支撐重大項目:建築節能工程導熱係數現場檢測方法、技術與儀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