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先[湖北革命烈士]

李紹先[湖北革命烈士]

李紹先(1905.6.16-1930.8)男,乳名田園,原名祚志,曾用名登甲,化名趙旗。出生在白石團新塘角湖北省蒲圻縣李家(現茶庵嶺白石村)的一個富裕家庭。 1930年5月,被汪子霞帶領顎南赤色游擊隊誤以為是敵人被擊斃,時年二十八歲1982年10月30日,經蒲圻縣(今湖北赤壁)人民政府批准,追認李紹先為烈士

基本信息

革命烈士事跡

1921年,其父自為學東,在七屋設塾館,紹先在館中讀書八年,後在家自學和務農。一九二一年考入蒲圻中學,第二年轉入武漢高中。紹先在學生時代,喜愛結交朋友、樂善好施,剛直不阿,好鳴不平。一九二六年,李買了新店李登甲大學畢業文憑,報考錄取了廣州黃甫軍校,因而更名李登甲。紹先在學習期間,經常閱讀進步書籍,深受革命思想影響,積極參加各種進步活動,後被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

紹先在黃埔軍校末曾畢業,奉命參加北伐,在北伐軍第八路軍政治部任宣傳員。八月,李隨軍進入蒲圻,順便回家看望親人,因當時戰鬥激烈,末能久留,即參加攻打汀泗橋和賀勝橋的戰鬥。十月十日,北伐軍攻破武昌城後,紹先遵照黨的批示,回到家鄉從事地方革命活動。他第一次接見來看他的父老鄉親們時說:“我不是沒有官做,也不是沒有飯吃,我若隨軍去南京,少不了我的師長。可是面臨人民的痛苦,國勢的動盪,只做官不革命,這種局面是難以改變的,革命雖苦,但為了國家和民族,就是萬丈深的井我也願跳”。

1927年春,白石團農民協會,由秘密轉向公開,紹先首先動員了自已的親友李春華、孔耀庭等加入了農民協會組織,並將白石團團總李子貞以族下的關係爭取過來,也加入了農民協會。紹先親自領導了這個農民協會的工作。正在這時,紹先的妹妹巨珍,因丈夫病故回了娘家。其父要將她改嫁與當地有錢有勢的團總彭樹階。彭為人陰險毒辣,橫行鄉里,極端反對革命,民眾恨之入骨,紹先早就想殺掉他為民除害,因條件不成熟,尚末動手,他得知父親要將妹妹送進虎穴,極為反感,他對妹妹說:“你到東到西,那是你的終身大事,我都不管。可是你千萬不能到反革命分子彭樹階那裡去,否則我就要殺了你”。但妹妹一心聽了父親的話,被勢力薰心,終於在

1928年古歷正月14去了彭家。正月15夜,民眾大鬧花燈,慶祝元宵節。紹先與黃昌谷、余共太、李濟平等,組織了一支22人的小隊伍,按事先探好的路線,子夜摸進彭宅,找到彭樹階的宿舍,新婚次夜的彭樹階與巨珍,還坐在床沿上沒有睡,聽到外面動靜不對,忙藏於床後拖櫃內。紹先等破門而入,從櫃內搜出彭樹階,親手舉槍,結果了作惡多端的妹夫彭樹階。燒了他的家俱房屋,並要將其妹妹同時處死,經過隊員再三勸阻,始得饒恕,紹先在處決彭樹階之後,隨即去劣紳彭厚安家,因房屋高大結實,末打進去,便用材草進行圍燒,彭厚安此時藏身於側屋檐內,在火光和月光的照明下,窺視到隊伍的人數和面貌,認出都是本地人,懷恨於心,紹先帶著隊伍,連夜又趕到大田畈去殺團總任綿武,已是拂曉,因任綿武外出未歸,只得砸爛他的家俱,燒了他的房屋,隊伍即返回駐地。

對敵人一夜的鎮壓,造成社會極大的震動,民眾歡快,土劣心驚。彭厚安與大惡霸彭秀峰,據情呈文向縣告急,說地方有匪,請求派兵鎮壓,未迄一月,蒲圻派出軍隊,在白石團的伴旗山、蒼谷山、紙棚溝一帶殺人放火,搶動民財,鬧得民眾不能安生,赤衛隊員李祚悅和馬義清被抓去殺害,土豪劣紳一時氣焰囂張。

紹先為避免無謂犧牲,帶領李春華等一行,轉移到崇陽的柏岩庵杉木坑姚月桂家隱蔽,李紹先與周努力、雷達昌、李春華等1928年4月22日(古歷三月初三)以遊春為名,進行竄聯發動,27日,在該地召開了上百人大會,公開揭露國民黨政府的腐敗政策、號召民眾起來參加革命,反帝、反封建、爭取自由解放,會後在姚月桂家成立了鄂南工作團,由李紹先擔任主任,八月,轉移到沔陽的民志相繼回到蒲圻,工作上的力量不斷壯大,紹先即著手籌建紅色政權,他把趙李橋、茶庵嶺、、柳家山分為三片,派工作團的王金龍(李祚亮)余共太、饒楚材等,到各片負責,組織農民武裝,在一個夜間,各片同時行動,將民憤極大的土豪劣紳,流氓惡棍賀良勛、賀民春、雷克向、祝天啟、張華南、余共豹以及教堂的許神甫等十餘人,進行鎮壓,並以鄂南工農紅軍的名義,書寫標語張貼布告,宣布正式起義。十月,李紹先與余共太等二十餘人,在金峰荷茶亭堂屋召開會議,成立了中共臨時縣委會,選舉李紹先為臨時縣委書記,化名趙旗。

1929年4月,李紹先為了進一步造成革命聲勢,打擊敵人的器張氣焰,發動和鞏固紅色政權,派李濟平帶領縣委武裝特務隊,處決了惡霸彭貴和,彭貴柏等人,在茶庵嶺白石廟建立了金峰特鄉支部,推動了蒲圻革命運動的不斷向前發展。

1925年5月,中共蒲圻縣委正式成立,徐敬之任縣委書記、李紹先任軍事部長。六月,一個私逃的國民黨排長周拐腳,帶了六條長槍,一支短槍和部分士兵,在蒲、崇交界的接雲庵為匪,經常下山攔路搶劫,姦淫婦女,危害民眾,紹先想消滅這股土匪為民除害,取得槍枝武裝和擴大赤衛隊,但是他考慮到自身槍枝太少,力所不及,必須智取,經研究,他派幹部周反將(周長工)與周努力打入敵人內部,時機成熟後,紹先在柳家山倒堂屋設宴招待周排長,表示與其合作共事,周排長不知是計按時赴宴,就此一舉繳了他們和全部武器,紹先對俘虜人員除當場處決了極反動的隊長周世貴外,其餘一律不殺,不願繼續當兵的,每人發給光洋四元作路費,教育他們回家改邪歸正,經務正業,十二月紹先與余共太、周長工、李濟平等帶領赤衛隊三十餘人,夜襲了國民黨茶庵嶺炭局護鐵路的保全分隊,繳獲長槍十四條半(一條打不響),以後他紹先與汪子霞兩支赤衛隊在柳家山合編成三個班六十餘人的鄂南赤色游擊隊,由祝大同任隊長,汪子霞任指導員。

李紹先無限信仰馬克思主義和擁護共產黨,他不但在政治上有鮮明的革命立場,而且在經濟上有毀家獻資的革命行動。蒲圻縣委機關建立後,在狹小的山溝蘇區,幹部和民眾為錢糧發愁。紹先總是派人到他家挑谷擔米,以解決實際困難,有一次他派李濟平帶了四十餘人到他家開倉擔谷,其父正是痛惜,深感不滿,紹先一面出言反抗,一面做說服工作,最後他父親無法,只得讓他們把谷擔走。紹先在解決機關經費上,從不向民間攤物派款,他向土豪劣紳提出,“要錢不要命”的口號,土豪只要見到他的籌款條子,自動將錢送去,如土豪李世華,一次送去光洋七百元,丁明卿一次送去光洋五百元,他還動員其岳母魏新媽除留下自己度日的田外,將多餘的田送給無地少地的窮人。

犧牲戰鬥

1930年5月,紹先與汪子霞等,帶領顎南赤色游擊隊,於深夜包圍了盤駐在益陽橋高橋沈家國民黨蒲圻保全團劉步一部。次日早晨,紹先乘敵人出操完畢,準備開飯之時,命令手槍衝鋒隊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周圍埋伏的部隊,亦同時鳴槍吶喊,敵人頓時慌亂,四處逃竄,繳槍六十多條,匪首劉步一見大勢已去,帶著部分士兵向新店方向突圍逃跑了。同年八月十三日,縣委和所屬各級機關,均收到情報稱:羊樓洞、趙李橋的鏟團要分路進山清鄉,汪子霞、祝大同帶著游擊隊出去肅反沒有回來,機關基本上沒有抵抗力量,恰恰當天夜晚,汪子霞也得知敵人進山清鄉的訊息,帶部隊從南區趕回,行至荷葉山中心坪字堂對門的港邊與李紹先相遇,雙方都以為是敵人進了山。紹先隨即跳到橋下乾港內。戰士孔耀先,見有人跳到橋下,誤以為是敵人逃跑,即用手電筒照射,朝著跑的人開了一槍,紹先被擊斃,時年二十八歲,當時縣委召開了追悼大使大會,將遺體安葬在柳家山倒堂屋李家後山。六個月後,其親屬李祚元再將其遺體搬回老家,改葬在新塘角虎形山。

追認烈士

1982年10月30日,經蒲圻縣(今湖北赤壁)人民政府批准,追認李紹先為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